张家港

张家港

中文名 张家港市
车牌代码 苏E—F、G、H、Y等
区划代码 320582000
外文名 Zhangjiagang
民系 江浙民系
名人 刘半农、章申
别名 沙洲
火车站 张家港站、张家港北站
机场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WUX)
人均生产总值 22.87万元(2022年)
著名景点 双山岛、香山、凤凰山、东渡苑、恬庄古镇、暨阳湖、金村古镇
设市时间 1986年9月16日
地区生产总值 3302.39亿元(2022年)
港口 张家港港
高等学府 江苏科技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
电话区号 国际:(+86)512、国内:0512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张家港张家港(5)张家港市历史久远,拥有1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们是:东山村遗址、徐家湾遗址、许庄遗址、蔡墩遗址、韩墩遗址、河阳山遗址、凤凰山遗址、西新村遗址、西张遗址、西旸遗址、老烟墩遗址。时间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其中南沙东山村遗址的出土文物是长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商末属勾吴之地。春秋时期属吴国延陵。秦代属会稽郡。

西晋,置暨阳县,县治杨舍镇。南朝梁,在暨阳之墟建梁丰县,属江阴郡。

唐以后,属江阴县。唐宋年间,香山和镇山之间有一涧谷流漕,终年涧水不绝,溪流潺潺。如遇大雨,山洪直冲流漕所在东江湾沙,形成水渠。这条水渠后来竟成为闻名中外的“张家港”。

据南沙镇山村六组张兴生珍藏的《重修张氏宗谱(孝友堂)》载,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有张南山者,自靖江生祠堂卜居香山北麓,此为张氏香山支始迁祖。南山公在此化钱买券,开发圩塘,流渠旁边遂形成村落张家埭。

由于开发的圩田常受山洪的涝渍,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张氏合族集议,子孙齐心协力,将流漕拓宽成河。新河面宽3丈,底宽1丈,长300余米,由此免除了涝渍之苦,但未有河名。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张氏为经营粮米自备木船3条,往返于扬州、高邮之间,数载后获利甚丰。为让木船能停泊到自家门口,再出资募工拓宽此河,并在屋旁河之尽头拓成倒潭1只,以便木船调头。此时河面宽7丈,底宽3丈,重载木船可进出自如,已蔚为大河,但仍无河名。

张家港位置图张家港位置图清代康熙二年(1663年),江阴县衙拟在澄江门和巫山之间修建马路,勘察丈量到此河时,发现此河无名,于是请大桥镇镇董吴翼之提议起名。吴翼之知道此河乃是张氏祖上所开,后来又是张氏裔孙拓宽,遂提名称“张家港”,并报江阴县衙认定备案。康熙三年(1664年)冬,江阴县衙正式批文命名此河为张家港。

由于长江中沙洲积涨迅速,至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大片沙洲与江南古陆接连。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民国,划常通港以北约10平方公里沙地予通州。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一度在北部沿江地区建立沙洲县,南部及常熟、江阴两县的边界地区设立虞西县(县治今张家港市塘桥镇妙桥办事处)。

1949年4月22日,沙洲全境解放。沿袭民国建制,东部属常熟县,西部属江阴县,常通港以北划归常熟县。

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沙洲县,以江阴、常熟两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于1962年正式建立沙洲县。隶属于江苏省苏州专区。

1958年,江阴县人民政府组织6万民工和千名解放军官兵拓浚张家港,河总长达38.11公里。1968年沙洲县人民政府再次拓浚,张家港遂成为内河6级航道。1970年,苏州专区改为苏州地区,沙洲县属苏州地区。1982年,张家港港正式对外开放。

1983年3月,撤销苏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并于苏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沙洲县隶属苏州市。

1986年9月1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设立县级张家港市,由苏州市管辖。市人民政府驻杨舍镇。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张家港市下辖7个镇、3个街道、1个工业园、1个示范区、1个开发区、1个保税区、1个度假区。

区划详情

3个街道:金港街道、后塍街道、德积街道。

7个镇:杨舍镇、塘桥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南丰镇、大新镇。

1个示范区: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个开发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1个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

1个工业园: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

1个度假区:双山岛旅游度假区。

自然环境

辖镇 面积(km2) 人口(2004年数据) 下辖(街道)办事处、社区、行政村、管理区
杨舍镇 152.83 254992 5个办事处,4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51个行政村
塘桥镇 94.42 87523 2个办事处,9个社区、14个行政村。
金港镇 125.98 168672 4个办事处,22个社区、31个行政村。
锦丰镇 113.99 112714 2个办事处,4个社区、28个行政村。
乐余镇 84.88 87700 2个办事处,3个社区、22个行政村。
凤凰镇 78.77 64242 2个办事处,3个社区、15个行政村。
南丰镇 47.50 78300 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大新镇 40.24 36074 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常阴沙管理区 37.43 21361 1个社区、13个农业管理区

地理位置

辖镇 面积(km2) 人口(2004年数据) 下辖(街道)办事处、社区、行政村、管理区
杨舍镇 152.83 254992 5个办事处,4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51个行政村
塘桥镇 94.42 87523 2个办事处,9个社区、14个行政村。
金港镇 125.98 168672 4个办事处,22个社区、31个行政村。
锦丰镇 113.99 112714 2个办事处,4个社区、28个行政村。
乐余镇 84.88 87700 2个办事处,3个社区、22个行政村。
凤凰镇 78.77 64242 2个办事处,3个社区、15个行政村。
南丰镇 47.50 78300 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大新镇 40.24 36074 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常阴沙管理区 37.43 21361 1个社区、13个农业管理区

水文特征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东、东南连常熟市,西、西南接江阴市,北、东北、西北临长江,东南距上海市98千米;南近太湖,分别距无锡市58千米、苏州市90千米;西距常州市55千米、南京市200千米;北隔江距南通市62千米。介于北纬31°43′12″—32°02′,东经120°21′57″—120°52′之间,总面积986.73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0.92%、苏州市面积的11.62%。其中,陆地面积791.0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0.17%;长江水域面积195.67平方千米,占19.83%。陆地东西最大直线距离44.58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33.71千米。北宽南窄,呈三角形。

地势特征

潮汐:张家港港位于感潮河段内,属非正规半日潮,最高潮位6.69米,最低潮位0.74米,平均潮差3.19米

潮流:流态为往复流,但在洪水季节有时为单向流,流向均与岸线走向基本一致,无回流等现象。

大潮平均流速0.32米/秒,落潮平均流速0.48米/秒。航道吃水限制:13-14米,受铜沙金浅滩影响,船舶吃水在淡水9.5米以下可乘潮而进。

气候特征

张家港全境地势平坦,河港纵横,有大小河道6033条,总长4477.3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陆地有河道5.71公里。

地形地貌

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自然资源

张家港市地跨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两个地貌副区,即长江南岸古代沙嘴区和靖江常阴古沙洲区。北面临江,双山沙孑立江中,长江水域宽阔,沿岸滩地绵长。平原上散落着零星山丘。长期的人类活动,使张家港地貌形态复杂多样。

张家港市南部地势高亢,高程(吴淞零点,下同)为5—8米,古代沙嘴的不连续形成了一系列地平田和碟形低洼地,高程4—5米。还有许多不规则的池塘以及弯曲的塘浦。古长江岸线断续地横亘东西,高7—8米,成为全市之脊。北部由江中沙洲和边滩积涨而成,地势低平,高程为3.5—5米,江岸边滩仍较发育,沿岸江中还有浅滩沙洲,水涨淹没,潮落露出。人们为了抗御江潮,围圩垦殖,在沿江圩区留下了纵横密布、鳞次栉比的堤岸,一般高出地面2—3米。沿江的主江堤高程为8—9米。

1986年后,张家港市境内地貌主要发生以下变化:地处乐余镇外江滩10千米处的长江中积涨成高出水面的3个江中沙洲,总面积5平方千米。1987年、1994年、1996年分别在乐余、东沙江边建成南通天生港发电公司、常熟电厂和张家港华宇电力公司堆灰场3处,地块号分别为5709002、4001001、5720001,占地总面积24.97平方千米。1990年、1995年、1997年分别在双山、德积、乐余沿江的沙滩上围成江滩圩、江星圩、九五圩、九七圩等圩田,总面积0.72平方千米。2000年在杨舍城区南部利用修建沿江高速公路集中取土,开挖成暨阳湖,水面面积约0.7平方千米。地处金港镇的镇山因开山取石,至2001年已夷为平地。

张家港市境内地貌根据地面黄海高程(吴淞高程—1.924米),可分为丘陵、高平田、平田、低平田和圩田。其中,南部地区主要为高平田、平田和低平田,北部地区均为圩田,丘陵主要散落在塘桥镇的妙桥地区、金港镇的南沙地区和凤凰镇的少量地区。[6]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张家港市境内水资源丰富。地表水中河港蓄水量丰水年为2.36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为9700万立方米。2016年全市沿江各闸共引水11.58亿立方米,排水38.59亿立方米。其中,汛期沿江各节制闸共引水5.89亿立方米,排水24.33亿立方米。全年实际用水量:地表水9.18亿立方米(火电企业用水量为全口径计算),浅层地下水106.8万立方米。全境河港纵横,土地肥沃,有大小河道9002条,总长4569.51千米。

矿产资源

据张家港市国土资源局统计发布,至2015年年末,全市实有耕地30186.84公顷、园地3470.49公顷、林地203.8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7935.8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256.3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402.72公顷、其他土地416.36公顷。

植物资源

张家港市境内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产品种主要有:砂石、砖瓦黏土、矿泉水、煤炭、天然气等。其中探明的储量有:砂石约6000万吨,煤炭约2010万吨,天然气约8000万立方米,矿泉水约8000万立方米。2003年建成凤凰地热井温泉,水温45摄氏度,日产地热水624立方米。

动物资源

张家港市野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百余科近500个品种,常见的有24科80个品种,分布在田间、山丘、河边、滩地,可用于农、牧、渔业生产,手工编织及疾病治疗。另有常见绿化植物314种。

人口

张家港市境内共有野生动物资源13纲292个品种。其中,鱼纲类有刀鱼、河豚、鲫鱼等96种,爬行纲类有龟、鳖、蛇等21种,鸟纲类有野鸡、野鸭、鹰、雀等104种,哺乳纲类有野兔、刺猬、鼠等8种,另有野生无脊椎动物63种。

政治

2022年末常住人口144.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2万人,增长0.5%。城镇常住人口107.67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4.4%,比年初提升0.28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92.73万人,出生人口3863人,死亡人口7708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5‰。[1]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韩卫
市委副书记 蔡剑锋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蔡剑锋
副市长 张志明、梁曦、翁羽人、万资平、蒋鹏、钱飞、蒋新峰、张庆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王亚方
副主任 黄亚平、王松石、丁学东、卢懂平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卞东方
副主席 陈世梅、顾放、徐平观、徐江、王文伟

参考资料来源:张家港市人大会网、张家港人民政府网、杨子晚报

综述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韩卫
市委副书记 蔡剑锋

固定资产投资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蔡剑锋
副市长 张志明、梁曦、翁羽人、万资平、蒋鹏、钱飞、蒋新峰、张庆

财税收支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王亚方
副主任 黄亚平、王松石、丁学东、卢懂平

生活收支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卞东方
副主席 陈世梅、顾放、徐平观、徐江、王文伟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2.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0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671.11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1600.68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比重为0.9∶50.6∶48.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87万元,增长0.8%。

2022年,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07亿元,还原留抵退税后同口径下降5.8%。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0.15亿元,其中用于民生的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88.92亿元,占比82.1%。

2022年,全年新设市场主体24805户,其中新设企业8367户。年末全市共有市场主体21.70万户,其中企业7.50万户,比上年增长12.3%,个体工商户14.20万户,比上年增长12.4%。

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59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354个,本市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9%以上,其中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100%。全年采用“免申即享”的经办模式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50亿元,涉及25952家企业,惠及职工33.39万人。[1]

第三产业

2022年,张家港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5.08亿元,下降1.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19亿元,增长24.9%;第二产业投资214.13亿元,增长0.8%;第三产业投资329.76亿元,下降3.4%。2022年,张家港市完成新兴产业投资221.24亿元,增长11.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0.6%,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智能电网和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204.6%、98.9%、56.3%、30.0%、9.0%和6.1%。[7]

文化

2022年,张家港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07亿元,还原留抵退税后同口径下降5.8%。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0.15亿元,其中用于民生的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88.92亿元,占比82.1%。[7]

地方特产

2022年,张家港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81元,增长3.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11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45元,增长5.7%。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660元,增长2.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924元,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786元,增长5.7%。[7]

方言文化

202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82亿元,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36.01亿元,林业产值5.54亿元,牧业产值3.54亿元,渔业产值2.7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94亿元。全年粮食实现稳产目标,播种面积47.13万亩,增长4.7%;总产22.14万吨,增长3.1%。主要农产品中,蔬菜产量26.33万吨,增长0.6%;猪肉产量2434吨,增长98.9%;水产品产量9250吨,下降5.8%。

2022年,全市启动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3万亩,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28.05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30.1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99.6%,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77.5%。农业电子商务销售额18.03亿元,新增苏州市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3家,农业物联网推广应用面积11551亩。[1]

革命传统

工业

张家港张家港

2022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28.14亿元,与同期基本持平。全市五大主导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2.0%。其中,冶金行业产值2517.77亿元,下降8.2%;机电行业产值1216.83亿元,增长18.2%;化工行业产值868.54亿元,下降0.8%;纺织行业产值496.49亿元,下降3.9%;食品行业产值353.02亿元,增长3.1%。

2022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08.22亿元,增长1.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9%,高于同期0.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增势强劲,分别增长47.8%和46.8%,两大领域合计产值占比为14.2%,比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432.26亿元,增长8.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1.0%,高于同期2.4个百分点。[1]

建筑业

张家港建筑张家港建筑

2022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1.91亿元,增长9.4%。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240.99亿元,增长9.4%。竣工产值152.14亿元,下降5.6%,竣工率为62.9%。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737.31万平方米,增长7.5%,其中新开工面积556.32万平方米,下降8.0%。[1]

交通

张家港市风光张家港市风光(19)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5.08亿元,下降1.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19亿元,增长24.9%;第二产业投资214.13亿元,增长0.8%;第三产业投资329.76亿元,下降3.4%。

2022年,全市完成新兴产业投资221.24亿元,增长11.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0.6%,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智能电网和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204.6%、98.9%、56.3%、30.0%、9.0%和6.1%。

2022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9.92亿元,下降28.0%。房屋施工面积1329.53万平方米,下降0.8%,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74.69万平方米;本年房屋竣工面积137.92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09.20万平方米,下降7.6%。[1]

国内贸易

2022年,消费市场从6月开始逐月回暖向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跌幅连续收窄,全年完成789.34亿元,下降1.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分类零售额中,汽车类下降7.9%,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增长162.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粮油、食品类下降12.2%。[1]

开放型经济

2022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66.72亿美元,增长8.0%。其中,进口总额262.80亿美元,增长5.2%;出口总额203.93亿美元,增长12.0%。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409.91亿美元,增长9.0%,占比为87.8%。

2022年,全年新批外资企业62家,新增注册外资6.9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08亿美元,完成目标进度100.9%。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4个,协议投资总额3.79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3.72亿美元。实际投资额(含再投资)7.09亿美元。[1]

金融保险

2022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205.85亿元,比年初增加966.57亿元,增长22.8%;本外币贷款余额4144.37亿元,比年初增加637.01亿元,增长18.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88.68亿元,比年初增加350.28亿元,增长20.1%;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78.44亿元,增长5.8%。

2022年,全市新增上市企业3家、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09亿元。年末全市上市公司累计达31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9家,科创板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76家。

2022年,全口径保险业务收入73.72亿元,增长9.7%。保险理赔支出19.62亿元,下降1.8%。[1]

房地产业

2022年,张家港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9.92亿元,下降28.0%。房屋施工面积1329.53万平方米,下降0.8%,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74.69万平方米;本年房屋竣工面积137.92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09.20万平方米,下降7.6%。[7]

旅游业

2022年,张家港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15.65亿元,下降18.9%;接待国内外游客598.83万人,下降15.5%。[7]

张家港张家港

张家港钢铁工业发达张家港钢铁工业发达

综合描述

港口

长江三鲜

张家港特产丰富,其中“长江三鲜”尤其引人垂青。“三鲜”之首鲥鱼堪称水中贵族,明清两代被皇朝定为贡品。鲥鱼色白如银,肥嫩清鲜,关于鲥鱼之美味,苏东坡曾有诗作赞誉:“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而诗句“扬子江头雪作涛,纤鳞泼泼形如刀。”说的则是“三鲜”中学名“刀鲚”的刀鱼,每当春季,刀鱼成群溯江而上,形成鱼汛。刀鱼或清蒸,或红烧,或将鱼肉馅包成馄饨。还有河豚,宋《明道杂志》曾称它为“水族中之奇味也”。

长江蟹

学名中华绒螯蟹,养殖历史较久。长江蟹营养丰富,每100克蟹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维生素A为5960国际单位,热量139千卡,为一般水产品之冠。由于其所含脂肪为不饱和脂肪,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血管硬化有预防作用,蟹黄中富含的卵磷脂对智力发育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优质的长江蟹外观表现为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在肉质与口味方面表现为肥、鲜、腥、甜。曾获首届中国“华东杯”河蟹评比大赛“最佳种质奖”和“优胜奖”。

鹿苑鸡

因产于鹿苑而得名,相传已有200年的饲养历史。鹿苑鸡的毛、皮、嘴、脚均为黄色,颈羽、尾羽和翅羽间有稀疏黑毛。公鸡脚杆高壮,傲然挺立,大的体重可达到4千克以上,有“九斤王”之称。母鸡脚杆粗矮,浑重壮实,重2千克以上,年产蛋在140个至200个之间,平均蛋重54克。该鸡肉质细嫩、肥美、香鲜、味浓。民间传说,清代同治、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常把鹿苑鸡作为特产,带至京城赠送亲友和同僚。2014年,鹿苑鸡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血糯

又名“呕血糯”,或称“红莲糯”,是一种名贵的糯稻。谷粒皮壳呈浅紫色,其米殷红如鸭血,蛋白质含量高,有强身补血功效,清代列为“御米”,民间视为营养和滋补食品,是制作八宝饭的主要原料。境内塘桥镇金村、凤凰镇一带均有种植。清《常昭合志·物产志》载:“血糯,亦名红莲糯,宜粥。”金鹤翀所撰《金村小志》载:“糯米之佳者曰‘落霜青’,曰‘红莲糯’。江阴人亦来购取,云:唯产金村者为佳。

凤凰稻

是凤凰山附近长期培育成的优良粳稻,谷粒基部有双翼(护颖),似凤凰展翅,故名凤凰稻。清代《常昭合志》中列为著名物产。凤凰稻碾成的米,色洁白如珍珠,煮饭烧粥,性黏腻,香软适口,为粳米中的上品,载誉江南。

常阴沙大米

自2009年起,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常北社区和常沙社区种植“南粳5055”、“南粳46”等优质水稻良种,生产有机大米。水稻生长阶段完全不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每公顷产量稳定在6吨以上,经南京检测中心抽样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并超过有机大米标准,达到“无化残、无药残、低重金属”要求。常阴沙有机米圆润洁白,煮饭烧粥,性黏腻,香软可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绿色食品A级认证。2014年2月,常阴沙大米又获2013年度苏州名牌产品称号。

凤凰水蜜桃

在1952年引进无锡水蜜桃的基础上,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有白凤、白花、黄皮、小青等主栽品种,皮色有淡黄、乳白、微红色,具有果大、肉嫩、鲜甜、多汁、果皮易剥等特点,受到苏州、南京、上海等地居民喜爱。凤凰山和鸷山山麓是主要产地。

凤凰白茶

2008年,凤凰山茶园批量引进安吉白茶良种,针对其适应性要求高的特点,改革栽培技术,创新加工工艺,形成“采摘把关、重视萎凋、注重杀青、回潮揉捻、薄摊二青、扬去末子、搓条整形、足干提香”的独特工艺流程。凤凰白茶以“叶白、脉绿、香郁、味醇”独树一帜,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2倍至5倍,味鲜爽不苦涩。

弄里芹菜

凤凰镇金谷村朱家弄种植的水芹,品质优良,历史悠久。在上海、苏州等地享有盛名,称“弄里芹菜”。相传宋代名将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带兵驻守庆安,被金兵围困,军中缺粮,梁红玉率部遍寻野菜,至弄里一带见有大片野芹,味清香,采食充饥。以后,人们把野芹移植家种,称为“玉芹”,并精心培育,世代栽种。芹菜品种有大青种、小青种、红种、麻栗等,具有嫩茎(俗称白头)长、叶柄青、质地脆、香味浓、存放时间较久等特点。无论是清炒,或与豆制品素炒,或与肉类混炒,都味道鲜美,各具风味;若在开水里稍烫后,浇上酱油、麻油等佐料,拌作冷菜,则香脆、鲜嫩、爽口,能去腻、舒胃。

高庄豆腐干

凤凰高庄豆腐干始于清咸丰年间,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原料选用经精心筛选的地产小黄豆,制法独特,一般要经过磨豆、滤浆、点卤等11道工序,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清末民初,已畅销常熟、江阴、无锡等地。高庄豆腐干有厚型、薄型两种,呈绛色,质地细实。

拖炉饼

杨舍、塘桥等地的著名传统风味小吃,已有150余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烘烤时需用两口炉,下面为底炉(平底),上面为顶炉(尖顶,呈锥状),烘烤时两口炉同时加热吻合,并以顶炉的热量将饼吊熟,大有顶炉拖底炉之势,故称拖炉饼。拖炉饼采用上等面粉、白糖、净板油(加工过的生猪油)、荠菜、芝麻、桂花等为原辅料。口味油而不腻,甜而不黏,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

沙洲优黄

又称后塍黄酒,始酿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原料选用优质大米。其制作需经过过筛、浸渍、摊冷、落缸、发酵、压榨、澄清、勾兑、煎酒等十几道工序,工艺精细。所酿黄酒具有色泽金黄、酒体协调、清亮透明、醇厚爽口等特点,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在文化、工艺、保健和药用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已形成系列150余种黄酒产品,酒龄为2年、3年、5年、6年、7年、10年、15年、20年等不同规格,沙洲优黄被誉为中国半甜型黄酒的典范。“沙洲”、“沙洲优黄”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铁路

张家港通行吴语。张家港话主要有五种吴语口音,包括澄东话、澄要话、虞西话、老沙话、常阴沙话。张家港南部是江南古陆,已有八千年历史。张家港话具有全浊音,分尖团音,有入声韵和8个声调,平上去入因清浊而各分阴阳。

张家港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澄东话、澄要话、老沙话划属毗陵小片,虞西话、常阴沙话划属苏沪嘉小片。澄东话、澄要话、虞西话合称为江南话,使用人口约占张家港人口的51.93%。老沙话、常阴沙话合称为沙上话,使用人口约占张家港人口的43.89%。吴语人口占张家港户籍人口的95.82%。

1、澄东话、澄要话:澄东话以市区杨舍话为代表,澄东话分布于杨舍、泗港、塘市、闸上、后塍,接近江阴东乡话,与江阴新桥、华士、周庄、北漍、无锡港下一带方言类似,属于毗陵小片,实际上是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与苏沪嘉小片的过渡地带。港区、南沙、中兴、后塍西部方言更靠近江阴市区话,算澄要话。澄东话和澄要话占户籍人口的26.4%。

2、虞西话:以东南部重镇塘桥话为代表,属苏沪嘉小片,与常熟市区及西部话基本一致,俗称“常熟话”,分布在东南部靠近常熟市的塘桥、凤凰、港口、西张等镇和杨舍的东部。虞西话占户籍人口的25.53%。

3、老沙话:以德积、大新为代表,分布在西北部晨阳、德积、合兴、大新等镇,后塍镇北部,锦丰镇部分地区和原港区镇靠近德积镇的部分,使用人口约占20.76%。老沙话含有江淮官话的一个特征,“没有”说成”没得”。老沙话发音上有趋近江阴市区话和靖江话的特征,也归入毗陵小片。

4、常阴沙话:也称“沙上话”、“崇明话”,以东北部锦丰为代表,分布在东北部沿江的锦丰、三兴、乐余、兆丰、南丰等镇和常阴沙农场,使用人口约占23.13%。与崇明、海门、启东方言基本一致,属于苏沪嘉小片。

5、江北话:包括如皋话(分布在锦丰、乐余两镇沿江部分,大新镇段山村委会一带和德积、双山、合兴、三兴等镇的少数地区)、南通话、扬中话等被称为江北话的方言。江淮官话人口约有3万余,占4.18%,属于客籍移民方言。

机场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家港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沙洲农民暴动起义,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积极配合渡江作战,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境内重要的纪念设施有:双山渡江战役纪念碑、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香山烈士陵园、巫山渡江战役登陆纪念碑、学勤广场、毋忘国耻纪念碑亭、南丰之战纪念广场等。重要革命机构旧址有:民国十五年(1926年)中国共产党金村支部旧址、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沙洲县办事处旧址、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地旧址、蔡悲鸿办公旧址、重建后的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活动地旧址、江南保安司令部警卫一团成立地、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后方医院第一疗养所旧址、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修械所旧址、地下情报站、交通站旧址等。重要历史事件纪念地有:农民暴动纪念地(后塍农民暴动纪念地、占文桥农民暴动纪念地、杨舍农民暴动纪念地、店岸福利垦殖公司暴动纪念地)、拦门沙江心遭遇战纪念地、常家埭地洞旧址、恬庄“千人坑”纪念地、谭震林抗战动员讲话纪念地暨年旺街小学党支部旧址、血战南横套纪念地、收缴伪军武装纪念地等。重要人物故居及纪念地有:孙逊群烈士纪念地、谢恺烈士故居、茅学勤烈士纪念地、范醒之故居、田平故居、许亚故居、孙洁人故居等。

社会

人居环境

2022年,全市货物运输周转量完成68.61亿吨公里,下降14.2%,相较上半年降幅收窄10.5个百分点。口岸完成货物吞吐量2.44亿吨,下降5.3%,其中,外贸吞吐量6427.68万吨,下降2.5%,集装箱吞吐量84.54万标箱,下降2.7%。

2022年,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51.74万辆,其中,汽车50.42万辆。全市公交运营汽车达753辆,其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达492辆。公交路数达70路。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977万人次,下降39.8%。高铁列车停站对数66.5对/天,铁路客运总量177.79万人次。[1]

环境保护

张家港境内有天然良港张家港港,不冻不淤,深水贴岸,安全避风。现有万吨级泊位34个,年吞吐量超4000万吨,已开通19条国际航线,每月40多个国际航班,与世界150个港口有货运往来。张家港保税区是全国15个保税区中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面积4.1平方公里,主要功能为国际贸易、出口加工和保税仓储。

文化事业

港区内尚未铺设铁路专用线,但港口后枕京沪铁路,已与无锡站建立了联运,沟通了铁水口转业务渠道。江苏省在港区兴建铁路已有规划。港口与苏南地区均有公路相通,澄扬公路拓宽40~60米竣工后,公路运输将更为通畅。

规划有沪通铁路,沿江城际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

沪通铁路与规划中的沿江城际铁路共用张家港至安亭部分,远期分线建设。

医疗事业

距港口57公里的无锡与常州,分别建有硕放机场和奔牛机场,空中运输便捷。

体育事业

人民生活

在“整体城市、一城四区”的构架下,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

在全国第一个制定实施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纲,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全面完成两轮环保“三三三”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复核验收。高标准推进“蓝天碧水”、“三清三绿”工程,张家港市林木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14.98%和43.5%,获评中国十佳绿色城市,高标准完成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现场考察。积极倡导绿色人文,普及生态教育,建成生态教育馆、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等一批生态教育基地,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成比例达85%以上,率先在全省批量投用LNG清洁能源公交车,市区建成全国首个清洁能源使用区。市财政从2011年起,3年投入10亿元,支持镇(区)街景整治、路灯安装及老住宅区综合改造。市区雨、污水分流工程全面完成,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5座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竣工。

2022年,张家港市24个民生实事项目、355个民生微实事项目推进。安置房竣工面积53.9万平方米,安置过渡户2914户。新增城镇天然气配套用户2.3万户,完成老住宅区天然气改造5373户。完成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3家。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完成“三定一督”四分类小区升级改造498个。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城镇新(改)建市政环卫公厕72座。新增公共停车位8000个。[7]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市PM2.5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82.5%。综合整治劣V类水体91条,疏浚河道341条,建设幸福河湖100条。成功入选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13个国省考断面及19条主要通江支流水质优Ш比例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22年,全市完成农村造林401.7亩,其中长江沿岸造林143.7亩,建成1个省级绿美村庄。深入推进“三优三保”拆旧复垦土地面积1500亩。获评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荣誉称号。获得2022年度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资金奖励。[1]

科技事业

2022年,全市累计建成24小时图书馆驿站53个;市级图书馆总藏量304.88万册,其中,图书293.41万册;博物馆共有文物藏品5904件(套);剧团总计演出2299场次。成功举办央视中秋晚会;“5+2”馆社研学项目入选国家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凤凰镇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年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疫情防控志愿者储备队217支,全市有7.3万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累计服务时长近400万小时。[1]

基础建设

2022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508个,其中,医院38所;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13897人,卫生技术人员11746人,其中,医生4763人,核定床位数9671张。全市村(居)民医疗互助覆盖199个村(社区),参加人员总计60.85万人,累计补助2.11亿元。八大类慢性病患者配药不出镇(区)比例达80%,不出社区比例达50%。[1]

邮电通信

2022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5.67平方米,万人体育健身设施拥有数95.03件。义务教育阶段累计建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4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4所、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3所。成功创成江苏省唯一的全国首批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创成长三角一体化全民健身示范区联盟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获评“2018-2021年度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获评省体系化建设运动促进健康机构试点县(市),为全省唯一获评县级市。荣获江苏省县级体育重点工作督查“四连冠”;张家港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案例被国家体育总局作为全国全民健身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1]

教育事业

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81元,增长3.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11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45元,增长5.7%。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660元,增长2.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924元,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786元,增长5.7%。

2022年,24个民生实事项目、355个民生微实事项目高效推进。安置房竣工面积53.9万平方米,安置过渡户2914户。新增城镇天然气配套用户2.3万户,完成老住宅区天然气改造5373户。完成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3家。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完成“三定一督”四分类小区升级改造498个。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城镇新(改)建市政环卫公厕72座。新增公共停车位8000个。

2022年,全市接受居家服务的老年人49045人,占全市老年人人口的18%;年内建成6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家标准型老年人助餐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点)实现村(社区)全覆盖率,社会化运营率100%。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2个,总床位10102张,护理型床位数占比100%。[1]

旅游

2022年,全年新增社保参保人员5.1万人,年末累计达61.29万人。全年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416.18万元,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生活救助金393.40万元,特困人员供养资金893.80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242.42万元、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补贴744.85万元、困难家庭学生慈善助学金206.1万元。新增医保参保人员5.8万人。享受医疗救助的特定困难人员12.7万人次,发放救助金0.22亿元;享受大病保险1.27万人,发放大病保险补偿款1.19亿元。享受长期护理保险5430人,待遇支出0.37亿元。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3.67万人,净增个体工商户缴存586人、自由职业者缴存33人。[1]

旅游概况

2022年,年内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3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955家。新开工科创孵化载体面积61.96万平方米,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增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8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58项。引进科技招商项目1256项。年内获评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获评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优秀”等次4家,数量列全国县(市)第一;科创孵化载体工作获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通报表扬;获批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氢能技术创新中心。

2022年,全市全年新增张家港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61名,引进落地张家港市重大创新创业团队2个。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人才10人、省“双创计划”人才13人、“姑苏计划”人才58人,长期引进外国专家62人。[1]

著名景点

2018年,张家港市实行轮作休耕7.98万亩。实施美丽城镇建设项目266个,3个苏州市康居特色村、6个特色田园乡村、97个三星级康居乡村、30条美丽河道加快建设。获评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最佳实践奖。

文物古迹

2022年,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2.17亿元,增长20.9%。邮政函件业务48.30万件;包裹业务1.36万件;快递业务10561.67万件,快递业务收入8.49亿元。通信业务总收入21.77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96.3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75.93万户。[1]

著名人物

2022年,全市各类学校181所,在校学生22.94万人,专任教师15490人。其中,高校2所,在校学生16697人,专任教师501人;普通中学45所,在校学生57075人,专任教师4703人;小学40所,在校学生100562人,专任教师5909人;幼儿园88所,在园幼儿40764人,专任教师3268人。通过江苏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县(市、区)实地验收,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为苏州市唯一获评地区。[1]

2024年5月,经组织开展质量监测、社会认可度调查、指标审核和实地核查等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程序,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认定苏州的张家港为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8]

高校

沙洲职业工学院:1984年创办,全国第一家县办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占地856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规划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规模为5000人,教育软硬件设施极为雄厚。

高中

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星级):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江苏省四星级中学(省重点中学):

张家港塘桥高级中学、张家港暨阳高级中学、沙洲中学、张家港高级中学

江苏省三星级中学:

张家港乐余高级中学、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私立高中:

常青藤实验中学、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荣誉

城市荣誉

境内有“三山一苑”(双山、香山、凤凰山、东渡苑)等主要景区。有苏东坡与梅花堂、徐霞客三游香山等历史文化等传说典故。景点有世纪广场、暨阳湖公园、张家港公园、沙洲公园等游乐场等。双山岛旅游度假区建成了全国首家江岛型水上高尔夫球场。

2022年,全市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工业旅游区3个,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1个,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5.65亿元,下降18.9%;接待国内外游客598.83万人,下降15.5%。[1]

城市排名

香山

香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张家港市西陲南沙镇境内,西接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大桥和江阴市区,北靠国际贸易商港张家港港和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的张杨路,与长江边的长山、巫山相对,南傍东横河,与稷山相望。东距张家港市区15公里,交通便捷,全山占地面积4.3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1 36.6米。山体呈菱形状,由大、小香山组成,为张家港市之冠。北坡险峻,南坡平缓,顶部开阔,素有江南名山之誉。清康熙《江阴县志》中赞:“香山突出平壤,高峻磅礴,甲于他山。”

香山,因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而得名。宋代诗人苏东坡游香山时曾为梅花堂题匾额;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小香山梅花堂序》中赞叹曰:“千年迹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梦亦香,可谓不负此山矣!”

香山有广为人知的“十八景”:钓鱼台、采香径、梅花堂、洗砚池、石虎门、圣过潭、观音殿、荷花茶厅、圆寂塔、听松吟、桃花涧、圣清池、毗陵井、巫山夜雨、天台石、归云洞、烽火墩、藏军洞。

南沙还拥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具有八千年历史的东山村古遗址。

桃花涧

位于香山北麓。清乾隆《江阴县志》载:“香山左岗有涧数十丈,夹涧绯桃四植,名桃花涧。”涧从上至下,纵贯青龙岗,全长约800多米。涧水源头出自山顶泉眼,常年不涸,现为中峰之巅的天然湖泊鹿女湖。

采香径

位于香山东南麓,清乾隆《江阴县志》载:“由麓而上,曲蹬盘行,攀萝扪石,足底云生,相传吴王尝遣美人采香其上,曰采香径。”全径沿山由东南向西北曲折蜿蜒长约五华里,几乎横贯了整个香山。。

听松吟

位于香山南山坡上,百亩山地上满坡松林,千株万株,蔚然成海民国年间,中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回故乡省亲,也专门游览听松吟,而后激发了创作灵感,其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情愫一脉。

圣过潭

又名舜过潭,传说古时大禹治水东南途经香山少憩,取泉水解渴,觉泉水清澈味醇,遂解佩剑拓成潭,故名舜过潭。位于香山顶峰中部。潭大体呈圆形,直径约2米,四周皆由山石围成,看上去就仿佛是一口大井一般。此潭下有泉眼,所以水甚清澈,常年不涸。潭中长有无屁股螺蛳,成为香山一奇。

藏军洞

位于香山主峰老虎背之巅的东侧,有一石板盖顶的洞口,约80厘米见方,这就是香山著名古迹——藏军洞。据史料记载,香山藏军洞最早大约建于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吴王阖闾称霸于诸侯,攻越伐楚,大动干戈,出于攻防战术需要,即在长江之滨的香山、长山一带挖建了许多藏军洞。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香山西北坡的藏军洞发现大量具有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几何纹陶器和红陶器,证实了这一历史记载。

暨阳湖景区

国家AAAA级景区。是张家港的城市客厅,利用先进的生态理念和技术把自然引入城市,人工打造了自然的生态湿地风景,暨阳湖生态园分7块区域,分别为欢乐世界、假日公园、假日广场、濒水休闲公园、螺洲岛、镜湖生态公园、暨阳湖湿地。

梅花堂

原坐落在小香山竹林深处,初建于宋代。相传苏东坡晚年仕途失意,因江阴友人葛氏邀请,曾数度来梅花堂怡情养生,并题书梅花堂匾额。堂后洗砚池,因东坡洗砚而得名。由于紧靠大小香山间的石虎门古战场,梅花堂一度遭到战火破坏。明朝末年,爱山成癖的徐应霞(徐霞客之兄)重建梅花堂,并在山上广植梅竹。

南沙十八景

合并图册合并图册(2)临近张家港港口的南沙乡,由于山多景胜,早在明代前就有“香山八景”之说。清圣祖康熙、高宗乾隆以后,又相继增补十景,称“南沙十八景”。这里原有梅花堂一座。从香山湾翻山而上,便是“采香径”。采香径从香山西北坡起至东南麓止,长约5里,相传是春秋吴王夫差偕西施及嫔妃玩乐的地方,建育“采香禅院”作行宫。

香山,有大香山与小香山之分,在两山衔接处,陡似峭壁,形成石门。因远看似一猛虎张口守隘,故有“石虎门”之称。这里四面环山,原来两山接岗不分,后因军事需要,官府命百姓凿山开路长达50余米,形成石门。在香山附近,有长山,凤凰山、镇山等山,有藏军洞(又名将军洞)。出江阴东门,有凤凰山最高峰的烽火合,最初建于春秋期间。大香山原名桃花山。藏军洞、烽火台、桃花涧等古迹尚存,被列为张家港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渡苑

国家AAA级旅游区——东渡苑景区位于张家港市东郊的古黄泗浦畔,是唐代高僧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的启航处,总面积300余亩。整个景区分东西二区,东区是寺庙和休闲区,西区是鉴真纪念馆区。

永联小镇

国家AAAA级景区,挖掘本地资源,建成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永联垂钓中心、永联水上乐园、江鲜美食街等旅游资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美食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江南乡村生活体验地。一年四季皆可游玩:春游农耕园,夏玩水世界,秋采瓜果蔬,冬泡氟温泉。小镇拥有一条特色鲜明的江鲜美食街,集聚了沙洲风情、江鲜大酒店等江鲜餐饮名店。每年还会举办江鲜美食节。景区土特产品种有永联大米、自酿米酒、手工油、长江白丝、草头干、鹿茸酒等20多个品种。

常阴沙景区

国家AAA级景区。位于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东临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是一个集餐饮住宿、商务会议、休闲娱乐、烧烤垂钓、采摘观光、度假疗养为一体的滨江风情休闲区。建立了“优质稻米、果蔬园艺、特色水产、休闲旅游”四大产业,“滨江风光、乡村风情、生态农业、知青文化”四大旅游品牌。

凤凰山

凤凰山,古称河阳山,位于港口、凤凰、西张三镇交界处,山体由西而东走向,犹如丹凤展翅,故称“凤凰山”。主峰高86米,周4公里,占地千余亩。山上有大片松林、竹林,树木葱郁,景色秀丽;山坡辟有成片桃、梨园,出产的水蜜桃汁多鲜甜,颇有盛名。山之南麓有,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解放后被拆。山之西南有鸷山,占地400亩,西北面树大葱郁,果园繁茂,著名凤凰水蜜桃源出于此。旁邓家宕的稀有名木红豆树,相传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所种,距今已1500余年历史,为江南一绝。2000年5月6日红豆树突然开花,10月结得形似鸡心、鲜红颜色的果实百粒,与上次开花之日相距30余年。旧志中载:“盖以大江东下,山势西来,凤凰实导诸山以赴于虞者也。”凤凰山迤丽多姿,风光佳丽,名胜古迹众多。曾有内外八景之说。“内八景”有三潭、四井、古桧、空杨、秀峰、醴泉、丞相墓、状元读书台;“外八景”有湖下书声、坊基酒肆、港口渔歌、柴场牧唱、桑岸啼鸣、莲塘游鱼、松林落照、精舍飘幡。几经沧桑变迁,“内外八景”中绝大部分景点早已湮灭,唯秀峰、醴泉、状元读书台尚存。2013年5月被评为国家4A景点。

友好城市

张家港市历史久远,拥有1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们是:东山村遗址、徐家湾遗址、许庄遗址、蔡墩遗址、韩墩遗址、河阳山遗址、凤凰山遗址、西新村遗址、西张遗址、西旸遗址、老烟墩遗址。时间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其中南沙东山村遗址的出土文物是长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词条图册

丘崇 沈瑀 钱谦益
钱朝鼎 庞钟璐 庞鸿书
钱陆灿 缪希雍 缪昌期
蔡悲鸿 曹楚南 杨岱
赵用贤 叶廷甲 许蓉
徐恪 王敬则 孙承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