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疗最早起源于环境寒冷的东北,是用高度酒放在盘子里点燃,贴近患处,放出来的热量使患者排汗,火疗可以算是一种温热的外治法,理论上具有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对于一些外邪入侵,特别是外感风寒、经脉痹阻的疾病,如关节、肌肉疼痛等,可能有一定的作用。[1]
火疗未经权威证实其可靠性,其存在诸多风险。
从事中医研究治疗50多年的内蒙古知名中医杨晓东称,“中医的火疗不是谁都能操作的,与中医其他疗法一样,操作者首先必须是经验丰富的医师,其次,具体疗法需要结合具体症状进行中草药的配置,且操作难度极大。最为关键的,世界上绝不可能有一种疗法能够包治百病,火疗也不例外。不论从中医还是西医角度来看,人体绝大多数部位是无论如何不能遭遇高温的,更何况是直接用火烧。比如眼睛,高温灼烧后会立即导致角膜坏死而失明,面部的危险三角区,高温会使这里的神经坏死,甚至直接波及脑细胞,导致坏死,再比如人体中的百会、膻中、章门等俗称死穴的重要穴位,如果遭遇点对点的高温,是致命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