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形肥 大,体长50厘米左右,体重3~6公斤。尾短而略扁,其长不超过后足长的2倍。头粗短,耳廓短,眼极小。四肢粗壮。前足拇指退化,其爪很小,其余四指爪长而弯曲,后足趾爪较短。吻部有黑灰色田,吻侧淡棕色,下领棕灰色。两颊至耳基为灰黄色,并杂以黑灰色。背部及四肢外侧淡黄色。腹部淡棕黄色。足背淡灰黄色。尾端棕褐或黑棕色。毛色随产地、个体有所变异。
日间活动,有冬眠习惯。
它与别的 啮齿动物一样,胎生,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点。
分布 青藏高原、四川、甘肃、云南等地。本动物的骨( 雪猪骨)、肉(雪猪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栖于高山草原。穴居,群栖。洞穴多筑于阳坡。
雪猪骨、脂肪可治风湿痹痛,痒疮,体癣,臁疮。
旱獭全身均是宝:其肉可食;脂肪可入药,内可治 咯血,外可治烧伤,还可加工制成高级化妆品,具有润肤、护肤作用。副作用:其性燥,温热,有小毒。
旱獭 毛皮的皮质较好,坚实耐磨,旱獭绒毛的色染性能较佳,加工后的毛色光亮鲜艳,用以制成裘时,工艺价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