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村碑”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卓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北、西、南靠丘岭,东面靠大山,山青水秀,环境幽美,民风古朴,风景秀丽。当时建村人希望将来子孙能够发达成功,故取名“后成村”。后来慢慢的又将“成”演变为“城”。该村有卓、吕、池、李、朱、张等姓,其中以卓姓人口居多。
据《莱芜市志》记载,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后城子村为五区;1949年至1957年为八区;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属辛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为办事处;1985年11月又改为镇至今。
后城子村曾立过集。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向山东发动了重点进攻,为避开敌机的狂轰滥炸,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经辛庄区委决定,辛庄集临时转移到后城子村。
后城子村中有5棵大槐树,据老人传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从面上看树身已无皮,像是干枯,但树上许多枝叶长的还非常茂盛。该村附近有皇子沟、金銮殿,据老人传说:几百年前,有一个皇子路过此处,以后人们就把此处叫皇子沟。路过的这位皇子坐在一个高15米、直径9米的土堆上休息过,这个土丘为皇帝的宝座,以此命名为金銮殿。另外还有一座北石山:整个山全是石头,所以叫石山,有十五六米高的大石头如门一般,人们常叫南天门,南天门的下面有一石涧,能容下20几人。在战争年代,民兵、游击队多次在此隐藏躲过了敌人的搜索。
后城子村被当地人民誉为“状元村”,主要因为其是莱芜市山区考取大学生较多的村子之一。20世纪60年代为国家输送空军飞行员1个;70年代后城子村考取了3名中专生,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自1980年至2002年20多年间共考取大中专学生68人,是前30年的17倍,而且多数是本科生。吕同玲是辛庄镇唯一的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