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潭乡

黑龙潭乡

中文名 黑龙潭乡
下辖地区 14个行政村
人口数量 3.1万人(2006年)
目录导航

乡镇概况

黑龙潭乡隶属于 漯河市 郾城区,截止到2006年底下辖14个 行政村,36个自然村,142个 村民小组,3.1万人,32546亩耕地,总面积32平方公里。 地缘优势突出,水陆交通便利。黑龙潭乡位于中原腹地,南与漯河市接壤,西与 107国道、 京广铁路毗邻,境内有 京珠高速公路漯河北站上下道口,距 郑州国际机场不到100公里,东紧临沙河,境内正在筹建纳入 “十一五”规划的沙河水 旱码头。漯{河}开(封)省道和市区新北环咱纵横贯穿全乡,乡村公路相互交织,密布成网,沙、颖、塔、柳四河纵横,粮基、旱保区片相连,水陆交通便利, 水利资源极为丰富。

乡镇沿革

悠久的历史,美丽的传说。 黑龙潭乡原名 青龙镇,自古就是众多客商的集散地,素有“水旱码头”之称。相传沙河黑龙潭 段深潭内住一青龙,历尽艰辛保佑两岸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为表感激之情,遂以“青龙”命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1958年建黑龙潭公社,1984年改乡。

下辖村庄

河沿李村 土城王村 南街村 北街村
西街村 黄赵村 半截塔村 姚庄,村
生杨村 老应村 张德武,村 田庄村
坡杨村 何庄村

乡镇优势

河沿李村 土城王村 南街村 北街村
西街村 黄赵村 半截塔村 姚庄,村
生杨村 老应村 张德武,村 田庄村
坡杨村 何庄村

经济概况

地缘优势突出,水陆交通便利。黑龙潭乡位于中原腹地,南与 漯河市接壤,西与 107国道、 京广铁路毗邻,境内有 京珠高速公路漯河北站上下道口,距 郑州国际机场不到100公里,东紧临沙河,漯(河)开(封)省道和市区新北环咱纵横贯穿全乡,乡村公路相互交织,密布成网,沙、颖、塔、柳四河纵横,粮基、旱保区片相连,水陆交通便利, 水利资源极为丰富。

农业概况

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黑龙潭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强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统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以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社会进步为目标,以找准定位,优化方略为前提,以现有及潜在的资源优势为依据,以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为杠杆,以灵活方位、创新机制为动力,以 优化服务、优良环境为保障,主攻二产、壮大一产、启动三产、开创了全乡“ 三个文明”共同进步, 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截止到2006年底,全乡 工业总产值达6.8亿元, 农业总产值达4.1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00元。

特色农业

绿色养殖发展迅速, 养殖基地享誉中原,养殖业作为该乡独具特色的 主导产业,呈现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之势,养殖基地享誉省内外,先后受到 罗干、 费孝通、 马忠臣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自视察和高度称赞,截至到2006年底全乡千只以上规模鸡场已突破 900座,蛋鸡饲养总量已达300万只,居全市第一位;万头以上猪场2座,3000头以上猪场4座,确保“漯河养殖第一乡”向“ 河南省养殖第一乡”的新跨越。

工业发展

小麦,玉米,花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