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教育部批准,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于2007年正式成立。学院坐落在东北财经大学主校区内,由东北财经大学与 萨里大学共同建设,具备东北财经大学以及萨里大学的学士及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学院目前共开设工商管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 旅游管理(休闲与服务管理方向)2个本科专业(方向),及企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旅游管理(休闲与服务管理方向)2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目前,学院共有在校生1700余人。
学院以“人文精神与专业素养并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管理人才,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为自己的办学使命,以人才培养作为一切活动的主线,在坚持我国高等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按照国际商科标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师资队伍、课程安排、学习方式的国际化水平。2011年,萨里国际学院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萨里大学学位)专业获得美国国际管理联合会( AACSB)认证;同年,在由教育部组织的辽宁、天津、江苏、河南四省范围内开展的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中,我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评定为辽宁省优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此次评估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声誉及影响力,也标示着教育部对萨里国际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充分肯定。
经过五年的发展,萨里国际学院的师资队伍已初具规模,拥有全职中外籍教师51人。其中萨里大学长期派驻教师7人;萨里国际学院全职教师44人,其中外籍教师34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中籍教师10人。从授课范围看,学院专业课教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人数的85%以上,毕业于包括 剑桥大学, 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悉尼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学院通过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来推动科研成果的国际化和高水平。学院成立了 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室和组织与创新研究室,大力推动国际化学术平台建设,吸纳国际知名学者,在学术型科研与教学型科研两个方向上不断发展。
萨里国际学院开展了具有国际特色的学生活动,形成了“以爱的教育为主题,体现尊重与平等,追求梦想与超越”的学院文化。通过运动会、迎新等大型集体活动,形成了学院强大的凝聚力和 集体荣誉感;开展英语活动月,举办迎新晚会等活动,锻炼学生的 组织协调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精英案例策划大赛,Surrey Cafe旅游/ 商务管理实训基地竞标大赛等,加强学生的专业修养和实践能力;组织“文化下乡”、“爱心支教”等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聘请包括汇丰、花旗等知名企业高管在内的校外导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更兼具深厚的人文功底和人格修养。
学院比照AACSB国际标准建立内部治理机构,由教师代表、管理人员和学生组成不同的委员会进行各项决策。其中,执行委员会负责学院重大决策,学习和教学委员会制定学院各项教学政策,考试委员会全面审核考核标准和考试结果,学生沟通委员会对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图书管理委员会负责教材和图书馆建设等。这种结构促进了信息在教师、学生及行政人员的流转,保证教师、学生的决策制定权与信息知情权,使学术权力、学生权力得到根本体现。
萨里大学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萨里国际学院的发展,并将学院的发展列为萨里大学“2010-2020十年发展战略”的核心环节。2008年,东北财经大学与萨里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将双方的合作提高到了战略伙伴的关系。为此,萨里大学在校本部成立“萨里大学——萨里国际学院战略发展小组”,组建核心合作团队。同时,萨里大学自2007年始连续四年向学院派驻评估小组,提出改进建议,并监督各项战略措施的落实情况, 萨里大学于2009年派驻教学副院长Gary Rivers博士常驻我院,监督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质量。
2011年,我院迎来第一届毕业生,共计137人,截至2011年12月底,学院总体就业率达到97.81%。其中,89人选择直接就业,占总体毕业生人数的64.96%。工作行业按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金融咨询类、装备制造类、贸易进出口类、房地产类、政府公共事业类、航空类、通信类等;工作企业性质按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等。另有45人选择继续深造,占毕业生总体人数的32.85%。其中,赴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41人,于国内攻读硕士研究生4人。赴国外读研的学生深造学校包括 伦敦国王学院、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萨里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伯明翰大学、 纽卡斯尔大学等,以及 德国科隆大学、德国舍根大学等。
人文精神与专业素养并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管理人才,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兼容并蓄,睿思敏行。
Engage-globally
Debate-critically
Discover-creatively
萨里国际学院由东北财经大学与 萨里大学合作设立,并于2007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学院坐落在东北财经大学主校区内,自2007年开始招生,具有颁发中外双方合作大学学位的资格。目前,学院共开设工商管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 旅游管理(休闲与服务管理方向)2个本科专业(方向),及企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旅游管理(休闲与服务管理方向)2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
工商管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
旅游管理(休闲与服务管理方向)
企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
旅游管理(休闲与服务管理方向)
萨里国际学院目前共有全职中外籍教师共计52人。从教师国籍看,其中外籍教师41人;中籍教师11人,且全部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从授课领域看,其中语言教师22人;专业教师3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85%以上,毕业于包括 剑桥大学, 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悉尼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从教师来源看, 萨里大学选派教师7人;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教师45人,为学院教学提供质量保障和教学支持。目前学院仍在比照国际标准,加大教师招聘力度,致力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萨里国际学院按照“人文精神与专业素养并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管理人才,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智力支持”这一办学理念,改造东北财经大学原有课程,引进 萨里大学专业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着重强化英语教学,大量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并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接受程度使用双语授课或全英文授课。学院实施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行过程考核、 互动教学、 案例教学等。学院增设了包括实验、实训等形式的实用型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院所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获得了2009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萨里国际学院以教师和学术力量为决策主体、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行政人员为主要的支持力量,这一体系构成了我院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通过委员会制度、教师 参与管理等方式建立起 质量保证体系,设有考试委员会、学生沟通委员会、图书管理委员会等。萨里国际学院在依照东北财经大学和 萨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依据自身实际,建立了本学院的一系列教学管理规定,对学院教学工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目前,我院在教育研究、专业研究和教学研究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学院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在教育研究方面,依托我院成立了校级研究中心——东北财经大学 跨境教育研究中心,中心设立了组织与创新和 中外合作办学两个研究室,同时拥有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教育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治理、知识经济、组织与创新等。成立两年来,中心已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等课题十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教育研究》等国内教育类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在SSCI检索期刊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这些研究成果中多项已直接用于我院教育及人才培养实践。
在专业研究方面,我院已拥有中外籍专业教师三十余人,围绕工商管理、应用经济、 旅游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目前我院专业教师已参加Academy of Management(AOM),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AIB)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多次,在S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同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多项。我院专业教师科研梯队日渐形成,科研实力不断提高。
在教学研究方面,我院教师根据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教改研究,目前已发表教改论文多篇,编纂教材多部,承担省、校级教改课题多项,同时获得了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未来,学院将加大力度支持教师从事教改研究,设立学院教改课题,鼓励教师从事案例研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萨里国际学院给予学生广泛的发展空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学院下设学生会、义工站、Blue Wings 英语俱乐部、学生团委、 职业发展协会五个学生社团,组织不同领域及方向的学生活动。学生社团各司其职,使学生能够投其所好,为其搭建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广阔平台。
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院开设学生咨询中心,打造“四效合一的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跨文化学习与沟通、心理咨询及就业等方面的咨询与指导。
“学生园地”版块下设学院各学生社团、学生咨询中心及生活指南等栏目,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相关信息参考,方便其在大学期间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