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尤婉云与于魁智1994年10月为纪念梅兰芳百年诞辰,在香港、北京,她主演了梅氏晚年力作《穆桂英挂帅》,自饰穆桂英,由谭元寿(杨宗保)、马长礼(寇准)、尚长荣(王强)、刘长瑜(杨金花)、叶少兰(杨文广)、王树芳(佘太君)等合作演出。她嗓音甜美,唱功娴熟,夫妇二人合作的严丝合缝,声情俱妙、博得赞许。此剧是梅氏一生艺术的最高峰,身份、气质的要求和唱、念、做、打的难度很大,专业演员能得其神韵者也不多;而作为一个业余演员,能够演得距专业水平“庶乎近焉”,实属难能可贵。同年12月30日,又以该剧《挂帅》一折演出于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观看和接见。1995年11月在天津举办的首届中国京剧节,1997年7月在香港的“庆回归京剧大汇演”上,她都演唱了《穆桂英挂帅》,表演技艺愈加成熟,为国内外观众所称赏。
深得梅派神髓真传,其唱腔被誉为正宗梅派,不带任何“杂质”。对梅派艺术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更为内行人士所推崇。
多年来,李氏伉俪为振兴、推广京剧,不惜出钱出力,积极支持票房活动,力主培养小观众、小戏迷,取得了深远的影响。
1990年10月,农历庚午年:香港举行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香港举行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大陆与台湾京剧演员首次同台合作。
参加者有大陆的杜近芳、李世济、梅葆玖、谭元寿、张春华、叶少兰、刘长瑜、景荣庆、吴钰璋、梅葆玥、王树芳、于魁智、张学津、孙毓敏、马长礼、俞大陆、张曼玲、马玉璋等(中国京剧院、天津京剧团、战友京剧团和北京京剧院共130人)和台湾的郭小庄、王海波及香港名票李尤婉云等,阵容硬整,剧目众多。
剧目有:
《铡美案》(王海波,于魁智,尚明珠)
《红鬃烈马》(于魁智,许嘉宝等)
《四郎探母·交令出关》(于魁智等)
《徐母训子》(王晶华,于魁智)
《文昭关》(于魁智)
《打金砖》(于魁智)
《群借华》(张学津,孙岳,叶少兰,景荣庆)
《穆桂英挂帅》(梅葆玖)
《玉堂春》(李世济)
《霸王别姬》(郭小庄,景荣庆)
《淮河营》(张学津)
《黄金台》(马长礼)
《借扇》(董文华)
《洪羊洞》(孙岳)
《红娘》(孙毓敏)
《红楼二尤》(孙毓敏)
《金玉奴》(孙毓敏)
《霍小玉》(孙毓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