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微观点

中文名 微观点
适用领域 微博
目录导航

对员工要求

对员工在微博上的要求 就是公司的《员工守则》,不能说假话,不能说脏话,要得体,要礼貌,不管在任何场合都应该这样。尊重和宽容是人与人相处的美德。

对名人要求

名人 名人影响力比较大,最起码不要爆粗口。宋丹丹的微博,我回过一条。但名人也是人,情绪也有波动的时候,例如心情不好,跟别人吵完架,或者喝点酒,或者身体不舒服,说一些情绪化的言语都是可以理解的。当别人情绪化的时候,你不能跟着情绪化,要相信,别人的动机都是善良的。

用微博的原则

用微博两个原则 技术和技巧不重要,我用微博有两个原则:第一要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微博上有成千上万的人,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智慧,你有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都可以帮助你,而且是免费无偿的解决。第二,有好多人心里有个误区,觉得这些无名的人道德水平不高。其实,经过舟曲泥石流、西南大旱等等一个个大事件,微博上的草根们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和很高的道德水平。所以,我们在写微博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在提问题的时候最后一定要用问号。

潘石屹的技巧

潘石屹还有个技巧 我一直在微博关注的人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不超过40人,我看有的人关注上千人,这个数量就特别大。第二,每个星期整理,增加几个人就删除几个人,要有变化。否则的话,只关注这固定的40个人,可能永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新事情。关注的人还是要换,转发的过程中他也有自己的一个价值判断,所以一个人选择和转发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要换。

国内外差异

国外 如果说在关注榜上名人占据着Twitter和新浪微博,那么在转发榜上就不是这样了。在Twitter上,获得大量转发的条目的最先发布者都不是名人,而是普通人。从主题来看,获得大量转发的主题往往都是Web2.0中新工具的外部功能链接,以及视频(搞笑的或者严肃的),Youtube上的各种视频尤其能获得大量转发,实际上Twitter成了大家分享Youtube视频链接的场所,因为那里的视频实在太多,很多视频只有通过他人的推荐才能被看到。

国外

国内 新浪微博的转发榜中名人的微博条目最多,即便是当中的内容对他人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链接,还有一些名人信息是通过其粉丝团发布的。此外有很多获得大量转载的条目是一些冷笑话,语录,名言,而这些内容的发布者似乎都不是个人,也许是一个团队。

国内

冰火两重天 从总体数目上,国内网民的转发热情是很高的,转发次数过万的条目有很多,而国外相对少。在国内的转发条目中,没有链接的条目很多,而国外正好相反。另外一个重要区别是,在国内获得大量转发的条目的发布者往往需要拥有大量的关注者,而像Twitter上只有308个关注者,却获得了转发榜首位的现象在国内几乎不可能存在。

冰火两重天

国内有价值的内容比较少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发现,虽然对明人的关注地球人都一样,但是在中国显得更加明显和积极。名人获得关注没什么奇怪的,在传统媒体中,名人们是遥远的,神秘的,而微博创造了名人与公众直接对话的可能,公众想要去接近名人,了解名人是很自然的事。然而涉及到转发的时候,事情就不同了,有意识的民众会知道,名人发布的条目虽然对我们了解名人有帮助,却无传播转发的价值。这当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许多公众对此没有意识,二是中国微博条目中有价值的内容比较少,除了名人,少有其他主题值得转发。

精彩微观点

观点之一 路透社关注李娜创造历史引述微博观点影响超奥运金牌。

观点之一

2011年澳网公开赛女单决赛将在墨尔本打响,而中国人的目光将毫无疑问的聚焦在中国金花李娜身上。在半决赛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兹尼亚奇之后,李娜已经成为了首位杀入大满贯单打决赛的中国人,而在决赛中,李娜能否再次创造历史呢?路透社就以《“金花”绽放令中国人为之骄傲》为题对于李娜的成功在中国国内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关注。

李娜在澳网女单赛场上的成功再一次的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情绪,这位中国人口中的“金花”、“娜姐”在创造历史的晋级到了大满贯女单决赛之后也极有可能成为第一位夺得大满贯冠军的中国人。而李娜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必胜的信念以及出色的外语表达能力也让她成为了很多国人心中的骄傲。

“她不仅仅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国家的骄傲和希望。李娜的成功也会带动中国网球的发展。”

“李娜发挥的非常出色,我觉得她在决赛有百分之八十赢球的希望;不过就算输了,亚军也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上述是一些颇具代表性的受访者的观点;而在媒体方面,李娜的图片也登上了很多报纸的头版,而以《中国日报》为例,他们的头条就是这样写的:中国网球攀上新高度。而在李娜比赛的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曾破例中断其他节目,插入了李娜比赛的即时画面。

但凡是中国选手在国际大赛中创造出不俗的成绩,就往往能引发中国人的集体关注,这一次,李娜也不例外。

同时,李娜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在那些曾经被西方选手所垄断的体育项目中获得成功。在新浪微博上就有人提到:“网球曾经是西方的贵族运动,具有非常大的国际影响力。李娜所带来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奥运会50多枚金牌的意义。”

中国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也表示:“李娜是当前体育界的领袖人物。她的成就也许曾经被低估,但是现在她的国际影响力足以媲美姚明和刘翔。”

观点之二 蔡文胜:微博最先冲击的是新闻资讯和时事评论网站,特别是像天涯,凤凰军事这样的网站栏目。如何应对?能自己成长成微博平台是最好的,但机会已经让先行者占领,现在能做的是尽快融入微博平台,成为微博重要应用,要不就是等着慢慢衰落。

观点之二

观点之三 郭洪驰:SNS网站是以关系为核心进行信息传播,而微博是用最简洁的手段以信息为核心进行高效和快速传播。更多的人在意的是有用的信息,不是关系本身。所以微博不仅对SNS网站有冲击,会影响新闻的网站,而且会成为电子商务的必要传播手段。

观点之三

观点之四 叶朋:微博正在使用,逐渐感到其社会化媒体的价值。有太多未知有待我们去探索,微博今后的发展形式以及其社会与经济价值,还很难有个明确的定义。但其实时,交互,开放,分享的特点会对新闻媒体以及SNS网站产生冲击,占用了网民的碎片时间与注意力。唯有拥抱和参与变化才是出路。

观点之四

观点之五 李华兵:微博是我看到的将移动、互联网、SNS及资讯结合的最好的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随着微博的爆发而真正爆发。而传统门户及SNS网站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将不断被客户所遗忘,价值也将不断萎缩。

观点之五

观点之六 许朝军:从创作内容的角度来讲,微薄对博客来讲是一个冲击,为什么呢?因为微薄门槛低,人们会越来越习惯用微薄来表达自己,博客让人感觉创作内容门槛越来越高。人是喜欢变懒惰的,大家更习惯于通过微薄利用碎片时间来表达碎片信息。我的结论是写微薄的人越来越多,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少。

观点之六

观点之七 王建军:微博是对社会草根舆论价值的认同,可以让草根的舆论更加集中化,构造短平快的信息共享和思想交流平台,这是社会的进步。微博对于其他互联网应用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层次的,博客、SNS被影响着,视频、论坛、游戏等,也不例外。对于视频网站来说,冲击谈不上,更多的合作确是必须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