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肺结核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自1952年异烟肼、利福平等逐渐问世以来,人们欣喜地看到结核病的疗效有了大步的提高,但没过数十年人们又在惊呼:结核病卷土重来

  了!是的,我国现有的结核病患者高居世界“领先”地位,是什么让西药抗痨陷入了目前这样的尴尬的境界?[1-4]

尴尬一:耐药

  严重耐药的现实打破了人们的惊喜,最新资料表明:原发耐药近达三分之一,继发耐药更为严重。如异烟肼单服一个月,痰菌仍阳性者耐药

  者9%,单服3个月者耐药61%,单服4个月耐药者79%,单服 5个月耐药者93%;同时还存在交叉耐药:临床资料提示异烟肼与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

  利福平与利福喷叮之间存在交叉耐药。人类不怕疾病,怕的是患病后无药可用。

尴尬二:西药的副作用

  抗痨西药的副作用所涉及的脏器、部位多且出现的机率高,常见的如胃肠道、肝功损害、过敏等,严重的副反应致使部分患者的间断用药甚

  至有些不能用药.这也是造成继发耐药的一个主要原因。

尴尬三:特殊人群不能正规用西药

  因部分抗痨西药可致胎儿畸形,故孕期的妇女多不愿用药,一般是产后才开始治疗,而产后因人体生理的改变常使肺结核病灶播散加重。

尴尬四:修复病灶能力差

  抗痨西药有较好的杀菌、抑菌的能力,但并没有促使病灶灶愈合的作用,病灶的修复靠的是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尴尬五:后遗症

  我们常见到一些患者肺部病灶已吸收或钙化,但仍时常或胸痛或胸闷或气短等,尤其在天气变化、心情不适、劳累后加重,西医大夫称此

  为结核病后遗症,一般不能消失。只是不适感经常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改变不可以,况且是有方法可改变。

尴尬六:特殊体质不能恢复

  遗留结核复发隐患。临床上有部分患者肺部病灶提示已吸收或钙化,痰检正常,并排除了其它部位的结核,但患

  者仍常感到内热明显,体温温正常,或有口干,或有乏力,或有手足心热,以上症状继续服用西药是改善不了。这在中医学上列为阴虚内热体质,是感染结核菌而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古老中医治疗结核病的不足

  在结核病(肺痨)的治疗上医学大家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鲜活的案例,但因时代的原因,使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受到了约束。

第一:诊断上不足

  中医诊断延续的是望闻问切,也就是说,患者多是因症就诊,只有出现了不适感如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才去就诊,这也才给了医生诊治

  的机会。上医治“未病”,现在临床证明一般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病情多比较重,这也就错过了“早诊断、早治疗”,给以后的治疗造成困难。

第二:疗效判断标准不科学

  中医多以症状是否消失作为考核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症状消失,病即痊愈。而现今是以胸片、痰检测为客观指标,自我不适仅作为参考。

第三:疗程估计不够

  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就发现了结核病“痨病”,也认识到“痨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但多是3个月,长则6个月,致使部分患者反复,成为复治。

第四:生活条件差

  解放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能坚持连续用药三个月的都较少,更别说增加营养,同时这样的条件下还要承担一定的工作。因此当时的大环境是

  影响结核病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