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学刊

诸子学刊

品牌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方勇
译者 《诸子学刊》编委会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7532553221、9787532553228
定价 90.00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诸子学刊
  作 者:《诸子学刊》编委会合者: 华东师范大学 先秦诸子研究中心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ISBN: 9787532551620
  开本: 16开
  定价: 90.00 元

内容简介

  《诸子学刊(第3辑)》由 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办的有关我国古代诸子学术、生平研究的论文集刊。此为第三辑,共收入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士等国家与地区研究学者如 陈鼓应、 曹础基等的论文30余篇,体现了近年来诸子研究的主要成果。读者对象: 中国古代哲学爱好者和研究者。

图书目录

  老、庄及 《易传》的重要哲学议题——论 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之二
  试论 庄子的 宇宙观
  试论庄子的超前意识
  庄子归根意识浅说
  庄子道家“无用之用”的价值制高点
  “ 天弢”与“ 天刑”——生命的 社会属性与庄子的生存焦虑
  庄子自由精神与 独立人格的再认识——与平等意识偕行的精神追求
  梦迷与觉悟: 《庄子》的梦
  天下有 至乐——论《庄子》之“乐”
  《庄子》思想中“游心于和”的美学意涵
  《庄子》 生态美学思想资源探析以明乎 已明乎——释《庄子》的“明”义
   知北游:文本的意义分析
  宇宙意识与文学特色—— 庄子哲学观念的文学转化
  《庄子》文学的厚重与轻妙——向内沉潜与向外飞翔之交错
   庄子思想的历史定位
  《庄子》山人考论
  《庄子》词语零剳(之二)
   荀卿论说源出 庄周证
  试析庄学之“火不热论”及其与 玄学 本体论之关联
  论 郭象的“适性逍遥”说
   张载 天道观中的《庄子》影响
   林希逸 《庄子口义》的散文评点特色
  宋代庄学的 文献学研究
  船山庄学中的以庄释儒
  以“大”为逍遥——论 清人阐释庄子 逍遥义的基本指向
  清人刘凤苞庄子散文研究述论
  中西贯通 揭示 新义——论严复用西学对《庄子》的阐释
  世界 庄子研究动态
  庄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庄子
  近二十年来台湾的 庄学研究
  韩国《庄子》研究:回顾与反思
  现代韩国的庄子研究动向
  近三十年来日本的《庄子》研究
  关于西方庄学的几点反思
  会议综述与书评
  首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庄子学史》序
  一部具有 路标性的巨著——评 方勇的《 庄子学史》
   编后语
  ……

编辑推荐

《诸子学刊(第2辑)》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文摘

借鉴西方诠释学(hermeneutics)的概念研究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所谓哲学的诠释研究,应该兼顾文化与历史的层面进行探讨。这裹,我们不妨借用克罗齐(Crocc)那个关于“一切真实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命题。依照克罗齐的观点,历史学家总是从他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关怀来考察以往的历史。以此类推,那些古代经典的诠释者也同样站在这样的历史出发点。他们的思想和视点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与文化环境的制约。因此,所谓经典诠释学的研究,毫无疑问,应该立足于文化和历史的语脉之中。本文将通过对《论语》中一个鲜为人注意的语汇——“朋”字的语义追踪,进一步阐明此一立场。
“朋”字在《论语》中首先出现于开篇第一章——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朋”在此处的语义不言而喻。它显明易懂,毫无歧义,更无所谓哲学内涵。然而,如果从《论语》注释的发展脉络来考察,我们将发现:“朋”在《论语》中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意义;而且,它曾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裹,受到诠释者的特别关注,不断被再诠释。本文将通过对汉唐以来,直至清初的《论语》诠释的研究,重新阐释这一被广泛误解的语词,从历史和文化的脉络中,考察“朋”的最初语义及其衍变过程,从而揭示这一过程背后所隐含的时代关怀。

后记

2008年11月7曰至10日,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了“首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士等国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共11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气氛十分热烈。《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上海)文汇报》、《(香港)文汇报》、《(上海)新报》等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导。本届盛会是历来庄子研讨会中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必将在庄子研究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届会议聚集了全球庄学界几乎所有知名专家。会议主要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策划、组织并主持,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陈鼓应(台湾)教授作主题讲演,熊铁基、陆永品、崔大华、杨国荣、王葆珐、孙以昭、涂光社、谢祥皓、王锺陵、陈静、强昱、刘生良,以及池田知久(日本)、毕来德(瑞士)、何志华(香港)、金白铉(韩国)、简光明(台湾)等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也都作了重要发言。曹础基先生虽因身体不适不能与会,同样提交了会议论文。“专家们交流了各国庄子学动态,探讨《庄子》文学特征和哲学思想价值、如何用西方思想理论恰当阐释《庄子》,以及庄子学术研究如何面向大众等问题。由华东师大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新近着成并出版的《庄子学史》受到与会者赞誉。该著作近200万字,从思想史的角度总结了先秦至民国庄子研究的历史、特点与规律。”(《华师大举办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解放日报》2008年11月9曰第3版)
会议收到论文共60余篇,总体学术水平令人满意。经会务组和《诸子学刊》编委会的多次协商,遴选近一半篇目,编为《诸子学刊》第三辑(“首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号”)。为了确保此辑《诸子学刊》的质量,入选的这些篇目大多又经过作者的认真修改或扩充,使其学术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