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之初,外研社承接了国家语委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出版工作,以规范、实用为指导原则,在2004年1月推出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量级辞书。在过去的十年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不断修订、完善,不但在汉语辞书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更是在广大的一线教师、学生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词典倡导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理念,在语文教育界引发了深远的影响;词典独创的五千余条“小手提示”,也成为学生学习、备考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外研社社长蔡剑峰
主编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长期主持语文系列规范辞书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原国家语委委员、语文出版社社长兼总编。
几乎所有汉字都可以用于人名,若在词典中普遍标注“用于人名”,没有意义。所以,我典仅对专用于人名的字(或其义项)予以注释,并举叙述例予以印证;对于现一般仅用于人名而语文义已罕用的,仅注“用于人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有些括注出使用范围,不予举例。
百科性词语的注释,确要注重通俗化百科性词语的注释确实要以准确为前提;但是,对于在普通语文生活中使用的百科性词语的注释,释文表述又一定要注重通俗化。即:在语文词典中对百科性词语要做出语文解释,使广大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能够看懂,有用。
如何处理词语选收的系统性、层级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维的手段,而词汇则是语言中位居第一的符号系统。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认识的深入,反映这些认识深入的词汇也在不断地更替、丰富,各类词语逐渐具有了不同程度的系统性和层级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