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缙

胡玉缙

出生地 江苏元和
本名 胡玉缙
去世时间 1940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胡玉缙(1859~1940),近现代文学家、学者。字绥之,江苏元和( 今苏州)人。早岁肄业于正谊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任江阴学古堂斋长。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福建兴化教谕。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幕。次年东渡日本,考察政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补学部主事,升员外郎。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礼学馆纂修,后任京师大学堂讲习。入民国,曾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返里,专事著述。著有《甲辰东游日记》六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六十卷、《四库未收书目提要补正》二卷、《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续编》二十四卷以及《说文旧音补注》等。

作品关联

清永瑢、纪昀主编编纂《四库全书》时,将“著录书、“存目书”逐一 撰写提要,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汇编成此书,二百卷。收录古籍计一万零二百八十九种,是内容丰富、较系统的研究古典文献的重要工具书、解题式书目的代表作。为便于翻检,次年另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不收存目书,提要从简。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新印《四库全书总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简称四库全书总目、四库总目、四库提要,共二百卷,是中国清代纪昀等编纂的一部大型解题书目,是中国古典目录学方法的集大成者。

作品编改

《续四库提要三种》为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而作,旨在补辑《提要》失收之古人著作并增辑《四库》未收之清人著述共一千余种。所撰解题、提要钩玄,考订精核,为清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以后续提要类著作中相当重要之学术成果。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续编》收《四库》应收未收、《提要》之引而未载,《四库》焚毁、《四库》所收非足本、中土久佚而归海外、自《大藏经》、《道藏》钞出之书凡七百四十余种;《许庼经籍题跋》收清人著述共四百余种;《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礼类稿》收书八十六种。书稿整理者吴格据尽归复旦图书馆之胡氏手写自订之遗稿,历经数载录标点,编成《续四库提要三种》稿,并补编目录、索引,以利读者查阅。

生平事宜

  曾任学部员外郎、京师大学堂文科教授,191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主任、处长,接收太学器皿等文物。

  

光绪年间

袁嘉谷故居袁嘉谷故居  袁嘉谷-张一麟-方履中-陶炯照-徐沅-胡玉缙-秦锡镇-俞陛云-袁励准

  第二等共18名

  冯善征-罗良鉴-秦树声-魏家骅-吴钟善-钱鑅-萧应椿-梁焕奎-蔡宝善

  张孝谦-端绪-麦鸿钧-许岳钟-张通谟-杨道霖-张祖廉-吴烈-陈曾寿

  

胡姓起源

  1、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胡玉缙的作品胡玉缙的作品,西周初年,舜的后裔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河南淮阳)后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四散,有的以先公之名“胡”为氏。

  2、出自“归”姓。以国名为氏。周代有异姓诸侯“胡”国,在安徽阜阳县。被楚国所灭。其国人有的以“胡”为氏。

  3、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胡骨氏”(为魏献帝之兄的姓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胡”氏。

  4、据《周书.李远传》所载,敕勒有胡姓。

  5、李改胡姓。大唐王朝皇室后裔,因家族皇权败落,最后一位太子在于幼年逃亡于江西途中由家臣托付寄养与一对好心的胡姓夫妇,自此隐姓埋名。并为其后祠立下家规,不得与李姓通婚等,后祠子孙兴旺,分支甚广,于元末明初时期自江西鄱阳湖瓦片坝一带逃避战祸至今安徽、湖北、陕西等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