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续编》收《四库》应收未收、《提要》之引而未载,《四库》焚毁、《四库》所收非足本、中土久佚而归海外、自《大藏经》、《道藏》钞出之书凡七百四十余种;《许庼经籍题跋》收清人著述共四百余种;《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礼类稿》收书八十六种。书稿整理者吴格据尽归复旦图书馆之胡氏手写自订之遗稿,历经数载录标点,编成《续四库提要三种》稿,并补编目录、索引,以利读者查阅。
曾任学部员外郎、京师大学堂文科教授,191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主任、处长,接收太学器皿等文物。
袁嘉谷故居 袁嘉谷-张一麟-方履中-陶炯照-徐沅-胡玉缙-秦锡镇-俞陛云-袁励准
第二等共18名
冯善征-罗良鉴-秦树声-魏家骅-吴钟善-钱鑅-萧应椿-梁焕奎-蔡宝善
张孝谦-端绪-麦鸿钧-许岳钟-张通谟-杨道霖-张祖廉-吴烈-陈曾寿
1、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胡玉缙的作品,西周初年,舜的后裔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河南淮阳)后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四散,有的以先公之名“胡”为氏。
2、出自“归”姓。以国名为氏。周代有异姓诸侯“胡”国,在安徽阜阳县。被楚国所灭。其国人有的以“胡”为氏。
3、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胡骨氏”(为魏献帝之兄的姓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胡”氏。
4、据《周书.李远传》所载,敕勒有胡姓。
5、李改胡姓。大唐王朝皇室后裔,因家族皇权败落,最后一位太子在于幼年逃亡于江西途中由家臣托付寄养与一对好心的胡姓夫妇,自此隐姓埋名。并为其后祠立下家规,不得与李姓通婚等,后祠子孙兴旺,分支甚广,于元末明初时期自江西鄱阳湖瓦片坝一带逃避战祸至今安徽、湖北、陕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