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镇

横渠镇

目录导航

概况

政府驻地位于眉县县城以东25公里处。南依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北依渭河与扶风县划江而治,东与青化乡相接壤,与杨陵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隔渭河相望,西与槐芽镇、汤峪镇接壤。全镇辖14个行政村,49890人(2017),耕地面积 5.1万亩。

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当地特产有猕猴桃,桃,油桃,红提葡萄,辣椒,核桃,草莓,樱桃,杏,李子等,是水果之乡。号召眉县的一村一品政策,各个村子的主要农副产品不尽相同。在县委、县政府、县科技、园艺站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于1998在横渠镇古城村瓜里寨建立首个猕猴桃苗木、果品合作社,村民汪宝山担任合作社猕猴桃育苗、种植技术员。多年来,合作社紧紧围绕我县猕猴桃主导产业,紧密联系果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活动,服务广大果农和苗农,带动苗农和果农通过高接换优和建立新园,大力发展海沃德和金香、徐香、红阳等市场认可,消费者欢迎的猕猴桃新优品种,大幅度地调整猕猴桃的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为示范推广优质猕猴桃生产“好架形、巧施肥、育好果、无公害”等关键技术,实现规模种植,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促使我县猕猴桃面积达到10.5万亩。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主要以西安为主,去往上海,深圳的年轻务工人员呈上升趋势。

镇内有标准化的横渠初级中学和横渠职业综合高中两所学校。眉县是陕西省著名的教育强县,该镇的教育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进步着,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举,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多种人才。

国道310穿越全镇,新修建的关中环线在其南面。村村通的落实,村与村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历史文化

横渠书院横渠书院横渠镇是三秦文化创立地。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世称横渠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关学”创始人,陕西眉县横渠镇张载祠,书院是张载读书讲学著书立说的地方。

张载祠原为横渠崇寿院,(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场所)传说张载15岁居家横渠大振谷口为父守陵,他一面耕种田地,奉母教弟,一面去横渠崇寿院读书,从15岁到38岁考中进士,张载一直就读于崇寿院,后来因他被邀到开封,长安以及武功绿野书院,扶风贤山寺等地讲学,门徒一时聚集,到了熙宁三年(1070年)张载辞去朝中崇文校书回到横渠,正式设馆讲学,关学此时也已基本崐形成,直到张载去世之后,他的门徒们为了怀念他的功绩,才把崇寿院改名为横渠书院。

横渠书院横渠书院(18)所谓“关学”有广义和狭义两重涵义。广义是指关中的学术文化总称,即秦文化,狭义的关学是指北宋张载所创立。

建制沿革

张载张载1949年设横渠乡、青化乡,1958年建横渠公社,1961年建青化公社,1984年改横渠乡、青化乡。1996年,横渠乡面积118.8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横渠、古城、街北、孙家塬、土岭、河滩、豆家堡、坡下、潼关寨、王家堡、武家堡、万家塬、文谢、大镇、响泉15个行政村;青化乡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辖跑窝、咀头、安沟、西寨、石马寺、风池村、宣窝、青化、河湾、金家庄、李家庄、曹家村、魏家堡、油房堡15个行政村。1997年,将横渠乡所辖的潼关寨村划归汤峪乡,横渠乡改为横渠镇。2011年,撤销青化乡并入横渠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