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星期天

台北星期天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塔加路语/英语
出品时间 2010年
中文名称 台北星期天
上映时间 2010年5月7日(中国台湾)
外文名称 PinoySunday
导演 何蔚庭
制作成本 $750,000
出品公司 谷得电影有限公司
目录导航

剧情介绍

台北星期天台北星期天(5)马诺奥与迪爱斯是在台北工作的的菲律宾外劳。年轻单身的马诺奥,一直想追求美丽的菲佣瑟西丽,而在同一工厂上班的好友迪爱斯,个性较沉稳内敛,不时思念着远在家乡的妻小,却又和同在台湾工作的安娜有着难以厘清的情感。这个星期天,两人和往常一样从郊区工厂宿舍搭车到台北的教堂聚会,离开前,警卫还特别提醒他们星期天别玩过头,以免过了门禁时间,将失去继续在台湾工作的机会。没想到这会儿在路边,他们发现了一张被遗弃的红色皮制沙发,光想像舒适地躺靠在上面,就让两人兴奋得不得了,根本忘了还有门禁、追不到的女朋友、看不到的远方亲人等等烦恼,对着沙发,他们开始觉得这个星期天有了新的希望。就这样,马诺奥与迪爱斯,带着被他们赋予梦想的沙发椅,一起穿过大街小巷,展开这段难忘的异乡城市之旅…[1]

演职员表

演员表

《台北星期天》剧照《台北星期天》剧照艾比·奎松Epy Quizon

巴亚尼·阿葛巴亚尼Bayani Agbayani…Dado

林若亚Novia

陆奕静Yi-Ching Lu

张孝全Hsiao-chuan Chang

莫子仪Tzu-yi Mo

曾宝仪Baoyi Zeng

Alessandra de Rossi…Celia

Jeffrey Quizon…Manuel

Meryll Soriano…Anna

职员表

编剧 Writer

Ajay Balakrishnan- written by

《台北星期天》剧照《台北星期天》剧照何蔚庭 Wi Ding Ho- written by

制作人 Produced by

娜塔莎.德维勒 Natacha Devillers- producer

Claude Etienne- associate producer

何蔚庭 Wi Ding Ho- producer

Chih Hsin Hu- executive producer

Mark Meily- line producer

Kenichiro Takiguchi- co-producer

摄影 Cinematography

包轩鸣 Jack Pollack

剪辑 Film Editing

Wei-Yao Hsu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Yeo-Jen Tsai

拍摄花絮

片中四位演员都是菲籍一线明星。其中最出名的是有“菲律宾吴宗宪”之称的巴亚尼和菲律宾喜剧之王的儿子,艾比·奎松。

幕后制作

导演的话[2]

《台北星期天》剧照《台北星期天》剧照过去二十年来我一直是一个异乡人,从最初在北美读书时的十多年,到在新加坡和台湾工作的近十年时间。长久的离乡背井使我不管到什么地方都习惯自己是个异乡人。全世界也有越来越多离家到异地工作的人。在异地,生活的基本条件都变成是一个挑战或是回馈。身为到异地的艺术创作者同时也是外移工作者,许多在生活中像是回到家又像是乡愁的情感就更加鲜明。《台北星期天》正是想要描绘这样内心的冲击。

外国人眼中的台湾

这部片的结构是很标准的喜剧操作,两个个性南辕北辙的男人,一个保守拘谨、一个享乐冒险,一场类似公路电影桥段般的‘搬沙发’之旅,从冲突到和解,自然而然就在过程间激荡出许多笑泪交织的火花。透过这两个外劳一方面是外来者,一方面又得融入台湾生活的尴尬处境,编导何蔚庭反而在写实、夸张甚至到魔幻的风格交织之下,反应出台北人那种焦躁不安、纷乱失序,却又充满活力的生活样貌。从夫妻、警民的街边吵架,到跳楼新闻与媒体疯狂追逐报导的荒谬乱象,还有那无所不在、时时映入眼廉的选举海报,住在台北/台湾的人,也仿佛藉由这两个外劳的眼睛,再重新检视属于自己的生活实境。这部电影反映了台北人独有的诡异:嘴边时时挂记着种种的不满与愤怒,但又好像安然自得地内化并默许这样的畸零氛围。

影片看点

《台北星期天》剧照《台北星期天》剧照片中四位演员都是菲籍一线明星。其中最出名的是有“菲律宾吴宗宪”之称的巴亚尼和菲律宾喜剧之王的儿子,艾比•奎松。

本片演员网罗了有「菲律宾吴宗宪」之称的喜剧演员巴亚尼、实力派英俊演小生艾比奎松,还有陆奕静、曾宝仪、张孝全、莫子仪、林若亚等等逗人发笑的惊鸿一瞥,张力十足、喜剧效果绝佳。再看看本片的製作班底包括摄影师包轩鸣、以《脸》得遍各个美术奖项的美术设计李天爵,如此风格迥异、来自四面八方的製作团队,在导演何蔚庭的统合之下,以平稳的步调呈现出异乡人心中的欲望和挣扎、对台湾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柔性批判,显得朴实轻鬆又处处深藏功力,绝对是今年难得一见的国片佳作。

从《呼吸》以回收零碎胶卷为材料呈现出高反差、粗粒子、快速剪辑的强烈个人风格,到《夏午》以黑白底片、四个超长镜头大玩场景调度及魔幻写实可能性的惊人实验,《台北星期天》回归古典电影的叙事语法,更以喜剧形式将国片推向观众。然而,此片在行销过程却遭遇极大阻碍,面临全台北只有光点电影院愿意上映的荒谬情景,真实往往比电影更荒谬,台湾人的狭隘心态值得反思,想看的大台北地区朋友只能呼朋引伴攻佔光点了。除却这些当初不曾设想到的困难,导演在发想、拍摄时是如何思考的呢?

相关影评

《台北星期天》剧照《台北星期天》剧照《台北星期天》以两位菲律宾籍外劳为主角──胖子迪艾斯和瘦子马诺奥──如同大多数生活在台北的外劳一样,他们礼拜一到礼拜六拼命工作,礼拜天就要为自己安排一个悠閒的短暂假日,出门上教堂、和漂亮女生约会。想家时,马诺奥会幻想自己拥有一张漂亮的沙发,工作结束后可舒服地躺在上面看星星、喝着台啤。这个星期天,马诺奥被心仪的女孩拒绝、迪艾斯和女朋友分手,一个平凡无奇、百无聊赖的阳光星期天,被一张突如其来的沙发开启一趟荒谬又奇幻的冒险旅程。导演何蔚庭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台北星期天》,不只内容扎实、影像风格到位、兼具娱乐性与深度,更因为自己的马来西亚身份,将影片视野拉高至亚洲和国际,展现不同于以往国片的宽阔格局。

2006年,郑有杰的剧情长片《一年之初》让台湾观众看见一股影像新势力,同辈工作者、也是有着拜把兄弟般交情的导演林书宇、何蔚庭、摄影师包轩鸣慢慢在国片领域中深耕细耘,到了《九降风》、《阳阳》大放异彩,累积出亮眼的成果。这几位导演都有类似的背景:先以短片磨练导演功力、累积人气,再寻求拍摄长片的资金和机会,郑有杰的《私颜》、《石碇的夏天》,林书宇的《海巡尖兵》,何蔚庭的《呼吸》、《夏午》均展现拍摄实力,让人感受到台湾新锐导演不可轻忽的一波浪潮。

何蔚庭导演推出个人第一部剧情长片《台北星期天》,不只内容扎实、影像风格到位、兼具娱乐性与深度,更因为自己本身的马来西亚身份,在片中展现不同于以往国片的宽阔格局,将视野拉高至亚洲和国际。英文片名「PinoySunday」意味着「菲律宾的星期天」,和中文片名「台北星期天」两相对照,别有从不同观点解读的趣味。此片以两位在台湾工作的菲律宾籍外劳为主角──胖子迪艾斯和瘦子马诺奥──如同大多数生活在台北的外劳一样,他们礼拜一到礼拜六拼命工作,礼拜天就要为自己安排一个悠閒的短暂假日,出门上教堂、和漂亮女生约会。想家时,马诺奥就幻想自己拥有一张漂亮的沙发,工作结束之后就可以躺在上面看星星、喝着台啤,将自己的小小梦想寄託在沙发上。这个星期天,马诺奥被心仪的女孩拒绝、迪艾斯和女朋友分手,一个平凡无奇、百无聊赖的阳光星期天,被一张突然从天而降的沙发扭转命运,开启了一趟荒谬又奇幻的冒险旅程,而台北也因为这两个外来者的眼光,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魅力……

获奖记录

台湾电影金马奖(2010;第47届)提名:

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蔡曜任 Yaoren Cai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台北星期天》剧照《台北星期天》剧照1.长和有限公司[中国台湾]

2.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NHK)

3.法国小卢米埃尔制片公司[法国]

4.Spark Films

发行公司

1.谷得电影有限公司[中国台湾]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中国台湾Taiwan2010年5月7日

日本Japan2009年10月24日 ...... (NHK Asian Film Festival)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