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态学出版时间: 2008-7-1字 数: 42000
版 次: 1
页 数: 43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7305811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 >>艺术理论
定价:¥39.00
前苏联美学家莫·卡冈是哲学、美学和文化领域卓越的专家。他在1972年出版了《艺术形态学》一书,这是世界美学史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在该书的序中,卡冈对艺术形态学作了概念界定:“形态学——这是关于结构的学说。” 本书向您介绍了这部著作的精彩之处;它给美学思想史带来的新东自;其理论价值所在。
艺术形态学位应该在美学中占有比迄今为止更为重要的一席地位。本书即是苏联学术中研究美学理论这个分支的一部分。
卡冈和他的《艺术形态学》
自序
第一编 艺术发展史和方法论
第一章 从艺术系统的神话概念到对这个系统的哲学分析
1.古希腊罗马美学中的形态学观念
2.中世纪的教义和文艺复兴时期价值的再评价
3.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美学中的形态学问题
第二章 包罗万象的艺术“系统百科全书”的形成
1.从巴德和门德尔松到克鲁格
2.从A.施莱格尔到黑格尔
第三章 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前半期西方美学中艺术形态学分析的主要流派
1.思辨演绎流派:从威斯到别雷伊
2.心理学流派:从拉查鲁斯到拉罗
3.功能流派:从泽姆佩尔到弗兰卡斯特尔
4.结构流派:从雅科勃到苏里奥
5.历史文化流派:从丹纳到冯特;从尼采到施宾格勒
6.经验主义流派:从艾伦到门罗
7.怀疑主义流派:从洛兹到莫尔普尔戈-塔利亚布埃
第四章 苏联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上对艺术的形态学分析
第五章 美学思想史的教训和马克思主义美学中艺术形态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编 历史 从原始艺术的混合性到艺术的现代系统
第六章 原始艺术的混合性
1.原始艺术的复功用性
2.原始艺术的“缪斯”形式和“应用”形式
3.原始艺术的种类和体裁的无定形性
第七章 古代艺术混合性解休的历史过程
1.民间创作作为艺术创作的独立形式
2.艺术生产的划出和发展
3.艺术样式形成的过程
第八章 艺术世界界限的扩人和缩小
1.艺术史过程的整合力
2.由于技术基础的扩大形成的艺术新形式
3.艺术创作陈旧形式的衰亡
第三编 理论 艺术作为类别、门类、样式、品种、种类和体裁的系统
第九章 艺术的类别和门类
1.艺术分类的本体论标准
2.艺术分类的符号学标准
a)时间艺术中创作的再现型和非再现型的相互关系的活动性
b)空间艺术中创作的再现型和非再现型的相互关系的活动性
c)空间时间艺术中创作的再现型和非再现型的相互关系的活动性
3.复功用艺术和单功用艺术
第十章 艺术样式及其品种
1.造型创作的样式和品种
2.表演创作的样式
3.语言艺术的样式和品种
4.音乐创作的样式和品种
5.舞蹈创作的样式
6.建造创作的样式和品种
7.混合综合型艺术的样式及其品种
第十一章 种类作为形态学范畴
1.文学中的种类问题
2.其他艺术样式的种类划分
第十二章 体裁作为形态学范畴
1.题材方面的体裁分类
2.体裁按其认识容量的分类
3.体裁分类的价值学方面
4.按照艺术所创造的形象模式的类型对体裁的分类
结束语
参考书目
译后记
艺术形态学又称艺术社会学,和艺术一样是一门科学,艺术能反映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它能站在社会的最高点,影射“格式塔”下的所有世态人情。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便有艺术家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杰出的新艺术运动设计家维克多.霍塔说:“只有艺术家才是伟大真理的布道者。”这句话说明了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无意识能够找到当时代的感觉,能够与当时社会产生联系,然后把这种联系反馈到自己的画中,画中所表现的思想就有了社会文化思想的姿态,也可以表明当时社会的一个“精神气候”。一个社会的精神气候在根本上受制于一个特定社会的社会体制及话语秩序。艺术形态的话语构建,并非艺术家的自由表现或者自我表现,而是一种社会话语构建与消解的综合缩略图,是一种浓缩的表象。
所以,这也可以说,不同的社会管理模式造就不同形态的文学艺术形态。艺术形态受社会管理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艺术形态又间接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人生存在社会中,其实是有管理的生存,社会类型不同,管理模式也不同,社会文化体系不同,艺术形态也不同。
艺术形态学有三个基本形态,它们与社会管理模式一一对应的关系。
家庭管理下的情态逻辑,也就是情态文本,它有“小家庭”特点,是以情感为纽带的管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无论这个对象是个体还是群体抑或是社会,自然现象,它始终是一种个人的情结,具有明显的私有化特性,是一种本我的冲动与超我抑制的自我调节,同时,主体对对象发生了很强的依附性,在对象之中发现自己,评价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个特点也是人的本性,人与生俱来的。中国就是一个情态的管理模式,情态文本中人们相互关爱,但是这种关系是没有根基的,一旦涉及利益,这种关系就面临土崩瓦解。有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说明“取得个人利益”的问题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情态也可以用“感情”来解释,例如对国家的感情、对恋人的感情、对家乡的感情等等,这些都一定是发自肺腑的,它来源与生活,但是却不高于生活,是没有思想的。
情态文本表现在绘画上,可以用米勒的农民画来加以说明。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
组织管理是一个优化的团队,这个团队中优胜劣汰,每一个个体都以组织的原则规范评估自己。组织的存在必须要出成绩。今天典型的组织为企业,它领先于周围自然生存的人口而有成绩的存在。组织管理的特点也表现在“军队”上,它们都是意态的逻辑。军队的管理是严肃的、严格的,能激发人的斗志,监督人们按照规则形式。
组织管理下的意态文本,是以智性体验为精神结构的符号组织,是人类感性经验的秩序化,理性化的升华,是一种经验向超验,自我向超自我飞升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自己所爱之物不存在,但却一直在追求,它打破了情感的线性和定性结构,使其获得较强的独立性和悲剧承受力。意态文本总是主观认为的,表现人的意志或愿望的。它与情态文本不同,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而是与后天的文化有关,是通过外部的“附加”而形成的。类似“竞争”,西方社会就是一个这样的体系,他们把组织从家庭里抽离出来,把人民从百姓的体系中脱离出来,人民或公民不再是一个家,而是以竞争者的身份相互存在。意态文本的人是理性的,做某件事也一定要加一个“有什么目的”,这与情态文本有很大不同。西方社会对基督教的信仰也表现出意态文本的特点。在基督教中,人们崇尚“上帝之城”“价值的彼岸”,这是一种有距离的审美。
意态文本下的人们讲究文学表达,讲究造型的精确,造型的目的是想创造一种理想美的范本。古希腊的文学和艺术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在希腊人的大脑中,文学占很大的比例,但以数学为核心,处处考量,处处以控制论为主,“公理”是希腊人最重要的观点。
社会管理模式下的语态文本,它与情态文本或意态文本都不一样,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立体主义以后纯粹语态文本与零度写作呈现于世,语态文本出现。语态文本具有不明确的主题,是直观的,与情态和意态文本截然不同,其意指功能明显衰退,而显现出现自律功能并居于主导地位。
语态文本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与全球化有直接的联系,它受到信息社会的影响。语态文本的多元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有姿态,它带有游戏的、调侃的成分在里面。游戏的状态可能是茫然一片,可能是若隐若现,也可能是豁然开朗的,游戏会是无限的可能性。因而,游戏是好的,“它可以开动我们的脑筋,能活化我们的思想,它不是死教条。
谈到这个语态文本,我们不得不提到杜尚,他是达达派绘画的典型代表人物。1917年2月,杜尚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解释说:“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以它新的标题,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却获得出了一个新内容。”同样,杜尚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上胡须,都体现了语态文本的特点。达达派艺术家不仅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反对传统,而且否定艺术自身,否定一切。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艺术家汉密尔顿被成为波普艺术之父,他的作品表现了语态文本的特点,带有游戏的、调侃的成分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