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数学科学奖

邵逸夫数学科学奖

中文名 邵逸夫数学科学奖
所属 邵逸夫奖的一种
设立人 邵逸夫
首届颁奖 2004年
目录导航

奖项情况

奖项背景

邵逸夫奖基金会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并设有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数学科学奖,共三个奖项;它是个国际性奖项,形式模仿诺贝尔奖,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作管理。

奖项宗旨

邵逸夫奖为国际性奖项,得奖者应从事于有关的学术领域,在学术或科学的研究或应用上有杰出贡献,或在近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或在其他领域有卓越之成就 [2]

设置目的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语言。数学在二十世纪发展精进,既开创了新领域,亦解决了重大且棘手的旧难题,影响遍及每一门创造性的科学和技术,社会科学亦受其惠。

因为计算器科学、信息科技与统计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数学在二十一世纪对人类将会更加重要。

奖牌设计

奖牌的正面为邵逸夫先生的浮雕肖像,旁边是英文"The Shaw Prize"和中国文字的“邵逸夫奖”称号。奖牌背面展示了奖项,相关颁奖年度及当年获奖者的名字。在右上角为中国名句“制天命,而用之”的印章(引述自荀子-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思想家 - 公元前313-238年),意为“把握自然规律,并利用他” 。

获奖情况

获奖人员

年份

得主

国籍

2004年

陈省身

美籍华人

2005年

安德鲁·怀尔斯

英国

2006年

吴文俊、大卫·曼福德

中国、美国

2007年

罗伯特·朗兰兹、理察·泰勒

美国、美国

2008年

弗拉基米尔·阿诺德、路德维希·费迪夫

俄罗斯、俄罗斯

2009年

西蒙·唐纳森、克利福·陶布斯

英国、美国

2010年

辛康·布尔甘

美国

2011年

德梅特里奥斯·克里斯托多罗、理查德·哈密顿

瑞士、美国

2012年

马克西姆·康采维奇

法国

2013年

大卫·多诺霍

美国

2014年

乔治·卢斯蒂格

美国

2015年

格尔德·法尔廷斯、亨里克·伊万尼克

德国、美国

2016年

奈杰尔·希钦

英国

2017年

亚诺什・科拉尔、克莱尔・瓦赞

匈牙利、法国

2018年5月14日

路易·卡法雷

美国

2019年5月21日

米歇尔·塔拉格兰(Michel Talagrand)

法国

2020年5月21日

亚历山大·贝林森、大卫·卡兹丹

美国、以色列

2021年6月1日

让·米歇尔·比斯姆、杰夫·奇格

法国、美国

2023年5月30日 弗拉基米尔 • 德林费尔德 (Vladimir Drinfeld)、丘成桐 (Shing-Tung Yau) 美国、中国[1]

注:以上信息参考来源[3][4][5]

颁奖典礼

年份

得主

国籍

2004年

陈省身

美籍华人

2005年

安德鲁·怀尔斯

英国

2006年

吴文俊、大卫·曼福德

中国、美国

2007年

罗伯特·朗兰兹、理察·泰勒

美国、美国

2008年

弗拉基米尔·阿诺德、路德维希·费迪夫

俄罗斯、俄罗斯

2009年

西蒙·唐纳森、克利福·陶布斯

英国、美国

2010年

辛康·布尔甘

美国

2011年

德梅特里奥斯·克里斯托多罗、理查德·哈密顿

瑞士、美国

2012年

马克西姆·康采维奇

法国

2013年

大卫·多诺霍

美国

2014年

乔治·卢斯蒂格

美国

2015年

格尔德·法尔廷斯、亨里克·伊万尼克

德国、美国

2016年

奈杰尔·希钦

英国

2017年

亚诺什・科拉尔、克莱尔・瓦赞

匈牙利、法国

2018年5月14日

路易·卡法雷

美国

2019年5月21日

米歇尔·塔拉格兰(Michel Talagrand)

法国

2020年5月21日

亚历山大·贝林森、大卫·卡兹丹

美国、以色列

2021年6月1日

让·米歇尔·比斯姆、杰夫·奇格

法国、美国

2023年5月30日 弗拉基米尔 • 德林费尔德 (Vladimir Drinfeld)、丘成桐 (Shing-Tung Yau) 美国、中国[1]

社会评价

届份

日期

地点

嘉宾

第1届

2004.9.7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2届

2005.9.2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许仕仁(香港特别行政区署理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3届

2006.9.12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4届

2007.9.11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5届

2008.9.9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唐英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署理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6届

2009.10.7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7届

2010.9.28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8届

2011.9.28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9届

2012.9.17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10届

2013.9.23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杨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11届

2014.9.24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杨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12届

2015.9.24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13届

2016.9.27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14届

2017.9.26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林郑月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15届

2018.9.26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林郑月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16届

2019.9.25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林郑月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20届 2023.11.12[1] 中国香港

注:以上信息参考来源[6][7][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