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中文名 东北师范大学
现任校长 徐海阳
外文名 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
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5个
院系设置 21个学院(部)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硕士点 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主要专业 数学、化学、生态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学
党委书记 李忠军
本科专业 82个
录取批次 本科一批
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流动站22个
知名校友 郝水、张松如、郑建邦、孙昌璞、杨安娣、何欢、卜钰、朱婧佳、刘维佳、吕远
简称 东北师大、NENU
知名教师 周巩固、高夯、杨玉晨、郑德荣、都兴东、王确、盖笑松、罗兴刚、董灏智、孟宪生、张前、朱文圣、马剑钢、韩东育、田克勤、柳海民、张向葵、宋祥、徐强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

1946年元旦前后,东北局指示著名作家舒群创办“东北公学”,同年2月以“依照民主政府建设新东北之方针,广集各级学员,以造就行政技术及师资等实际工作人才”为目标开始招生。不久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公学”改名为“东北大学”,任命张学良将军的胞弟、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思兼任校长,校址设于本溪。

1946年3月15日,转至安东(现丹东市)后,继续转移经通化、梅河口、吉林,于4月26日到达长春。校址设在当时长春著名的建筑之一“海上大楼”。5月,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向公主岭进犯,学校再度北撤。27日到达哈尔滨市,除留部分师生接收哈尔滨医科大学,继续北撤。6月1日,最后一批师生到达北满根据地佳木斯市。学校定址于“满赤医院”。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2)1948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市,与党在吉林市创建的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为东北大学。

1949年2月,长春大学、沈阳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文、理、法三个学院及先修班教职员与学生,全部合并到东北大学。7月,学校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

1950年4月,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成为一所以培养新型的中学师资为目标的高等师范院校。上世纪50年代,成仿吾校长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

1953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3]

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下放归吉林省领导,同年10月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十年动乱期间,学校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但富于革命传统的广大师生在动乱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学校后来的发展保存了力量。

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4]

199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

1999年,学校顺利完成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与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00年,启动净月校区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同年,学校被批准试办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3所拥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1月,学校成功承办了第六届亚冬会开幕式文艺演出。5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东北师范大学担负起了首届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重任。同年,入选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15]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6]

2012年7月,吉林省第二个“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在东北师范大学揭牌成立。9月,第一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7][18]

2015年,首次入选国家“111计划”。

2017年9月,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8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应用研究型高校A类,根据方案总目标将加快东北师范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19]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东北师范大学入选。[20]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东北师范大学在列。东北师范大学“数学”学科,被教育部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教育学”。[1]6月,作为2022年吉林省高考评卷网上评卷点。[21]

    2023年3月30日,由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发起组建的吉林省乡村振兴高校联盟成立。[22]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9月,学校设有21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82个,学科专业体系覆盖12个学科门类。[9]

    学院

    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数字媒体技术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公费)、法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23]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俄语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音乐学、舞蹈编导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雕塑、表演(服装表演)、数字媒体艺术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信息资源管理、软件工程[20]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48]

    化学专业(普通类)、化学专业(师范类)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公费师范)、地理科学(普通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学院

    金融学、供应链管理、公共管理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海外教育学院)[24] 汉语言专业(非师范类)
    东北师范大学冰雪学院 --[25]

    师资力量

    学院

    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数字媒体技术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公费)、法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23]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俄语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音乐学、舞蹈编导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雕塑、表演(服装表演)、数字媒体艺术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信息资源管理、软件工程[20]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48]

    化学专业(普通类)、化学专业(师范类)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公费师范)、地理科学(普通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学院

    金融学、供应链管理、公共管理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海外教育学院)[24] 汉语言专业(非师范类)
    东北师范大学冰雪学院 --[25]

    学科建设

    校园一角校园一角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其中教授560人、副教授657人;现有本校在岗博士生导师608人,荣誉教授6人,资深教授96人,在聘兼职教授43人,名誉教授33人,在聘外籍客座教授15人,更有毕业于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28名国外专家长期在校授课。[26]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益春[27]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白志东[27]

    第三世界科学学院院士:白志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双聘)[27]

    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林笑峰、陈才、朱寰、史宁中、赵毅、黄百渠、张澍军、韩东育、郭建华、苏忠民、刘宝、杨晓慧、冯江、邬志辉、王德利[27]

    净月校区净月校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邬志辉、韩东育、杨晓慧、刘晓东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朱广山、张前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高夯、韩秋红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宝、刘益春、郭建华、朱广山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刘益春、吴东辉、白娥[27]

    国家级教学名师:田克勤、柳海民、史宁中、张向葵[27]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柳絮、刘善槐、谢乃和、白娥、李涛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新龙、汤庆鑫、徐海阳、郑术蓉、毕锡和、周丹丹、白娥、江廷磊、于晓菲[27]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有6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19位,5个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6个(其中A+学科1个)、B类学科15个。[9]

    • 重点学科

    校园一角校园一角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世界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二级学科)、世界史(二级学科)、细胞生物学(二级学科)、生态学(二级学科)

    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工商管理、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28]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教育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

    博士后流动站

    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应用经济学、中国史、数学、化学、地理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世界史、统计学、生态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美术学、物理学、体育学、草学、音乐与舞蹈学[29]

    • 学位授予
    门类、代码 一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代码 备注
    工程学 ★工程学 机电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信息安全
    美学
    海洋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硕点
    西方经济学 硕点
    世界经济 博点
    中国经济学 硕点
    ★应用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国防经济
    法学 ▲法学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
    军事法学
    ★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共党史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外交学
    ▲社会学 社会学
    人口学
    人类学
    民俗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史
    比较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农村教育(自设专业)
    教师教育(自设专业)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自设专业)
    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自设专业)
    ★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体育学0403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0501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对外汉语(自设专业) 硕点
    语文教育(自设专业) 硕点
    ★外国语言文学0502 英语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法语语言文学
    德语语言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印度语言文学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挪威语言文学
    丹麦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
    传播学
    历史学 古典文献学 国家未公布
    ★中国史 国家未公布
    东北民族民俗学(自设专业)
    ★世界史 国家未公布
    古代西亚、北非和欧洲文明史研究(自设专业)
    理学 ★数学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数学教育(自设专业)
    ★物理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
    声学
    光学
    无线电物理
    应用物理学(自设专业)
    ★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与区域规划(自设专业)
    湿地科学(自设专业) 硕点
    ★生物学 植物学
    动物学
    生理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信息工程 海洋信息工程
    ★统计学 国家未公布
    机器学习与生物信息学(自设专业)
    工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博点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路与系统 硕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应用技术
    网络教育(自设专业)
    建筑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硕点
    纺织科学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硕点
    核科学与核技术 核技术及应用 硕点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智能环境分析与规划(自设专业)
    ▲城乡规划学 国家未公布
    ▲软件工程 国家未公布
    农学 林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硕点
    ★草学 国家未公布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博点
    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国家未公布
    ★音乐与舞蹈学 国家未公布
    ▲戏剧与影视学 国家未公布
    ★美术学 国家未公布
    设计学1 设计艺术学 硕点
    “★”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专业学位类型及代码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批获年份 层次
    金融 0251 金融 2010年 硕士
    应用统计 0252 应用统计 2010年 硕士
    保险 0255 保险 2010年 硕士
    法律 0351 法律硕士(非法学) 2009年 硕士
    法律硕士(法学)
    社会工作 0352 社会工作 2014年 硕士
    教育 0451 教育管理 1996年2009年 硕士博士
    学科教学(思政)
    学科教学(语文)
    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化学)
    学科教学(生物)
    学科教学(英语)
    学科教学(历史)
    学科教学(地理)
    学科教学(音乐)
    学科教学(美术)
    学科教学(体育)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与技术教育
    学前教育
    体育 0452 体育教学 2005年 硕士
    运动训练
    汉语国际教育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2007年 硕士
    应用心理 0454 应用心理 2010年 硕士
    翻译 0551 英语笔译 2009年 硕士
    英语口译
    新闻与传播 0552 新闻与传播 2010年 硕士
    文物与博物馆 0651 文物与博物馆 2010年 硕士
    工程 0852 计算机技术 2008年 硕士
    软件工程
    环境工程
    风景园林 0953 风景园林 2010年 硕士
    工商管理 1251 工商管理 2009年 硕士
    公共管理 1251 公共管理 2004年 硕士
    会计 1253 会计 2010年 硕士
    图书情报 1255 图书情报 2014年 硕士
    艺术 1351 音乐 2009年 硕士
    广播电视
    舞蹈
    美术
    艺术设计
    • 学科评估

    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学科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19位。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6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33位,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档,统计学、教育学、生态学获评A档,世界史、生物学获评A-档;15个学科获评B类学科,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获评B+档,政治学、体育学、中国史获评B档,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心理学、戏剧与影视学获评B-档。34个学科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一流学科A类9个,一流学科B类6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5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12个,新兴交叉学科2个;25个本科专业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其中A类专业20个,B类专业5个。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校本科招生专业数的62%;3个基地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1个专业入选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校本科招生专业数的75%。[30]

    合作交流

    门类、代码 一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代码 备注
    工程学 ★工程学 机电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信息安全
    美学
    海洋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硕点
    西方经济学 硕点
    世界经济 博点
    中国经济学 硕点
    ★应用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国防经济
    法学 ▲法学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
    军事法学
    ★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共党史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外交学
    ▲社会学 社会学
    人口学
    人类学
    民俗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史
    比较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农村教育(自设专业)
    教师教育(自设专业)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自设专业)
    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自设专业)
    ★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体育学0403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0501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对外汉语(自设专业) 硕点
    语文教育(自设专业) 硕点
    ★外国语言文学0502 英语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法语语言文学
    德语语言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印度语言文学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挪威语言文学
    丹麦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
    传播学
    历史学 古典文献学 国家未公布
    ★中国史 国家未公布
    东北民族民俗学(自设专业)
    ★世界史 国家未公布
    古代西亚、北非和欧洲文明史研究(自设专业)
    理学 ★数学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数学教育(自设专业)
    ★物理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
    声学
    光学
    无线电物理
    应用物理学(自设专业)
    ★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与区域规划(自设专业)
    湿地科学(自设专业) 硕点
    ★生物学 植物学
    动物学
    生理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信息工程 海洋信息工程
    ★统计学 国家未公布
    机器学习与生物信息学(自设专业)
    工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博点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路与系统 硕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应用技术
    网络教育(自设专业)
    建筑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硕点
    纺织科学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硕点
    核科学与核技术 核技术及应用 硕点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智能环境分析与规划(自设专业)
    ▲城乡规划学 国家未公布
    ▲软件工程 国家未公布
    农学 林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硕点
    ★草学 国家未公布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博点
    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国家未公布
    ★音乐与舞蹈学 国家未公布
    ▲戏剧与影视学 国家未公布
    ★美术学 国家未公布
    设计学1 设计艺术学 硕点
    “★”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学术研究

    专业学位类型及代码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批获年份 层次
    金融 0251 金融 2010年 硕士
    应用统计 0252 应用统计 2010年 硕士
    保险 0255 保险 2010年 硕士
    法律 0351 法律硕士(非法学) 2009年 硕士
    法律硕士(法学)
    社会工作 0352 社会工作 2014年 硕士
    教育 0451 教育管理 1996年2009年 硕士博士
    学科教学(思政)
    学科教学(语文)
    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化学)
    学科教学(生物)
    学科教学(英语)
    学科教学(历史)
    学科教学(地理)
    学科教学(音乐)
    学科教学(美术)
    学科教学(体育)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与技术教育
    学前教育
    体育 0452 体育教学 2005年 硕士
    运动训练
    汉语国际教育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2007年 硕士
    应用心理 0454 应用心理 2010年 硕士
    翻译 0551 英语笔译 2009年 硕士
    英语口译
    新闻与传播 0552 新闻与传播 2010年 硕士
    文物与博物馆 0651 文物与博物馆 2010年 硕士
    工程 0852 计算机技术 2008年 硕士
    软件工程
    环境工程
    风景园林 0953 风景园林 2010年 硕士
    工商管理 1251 工商管理 2009年 硕士
    公共管理 1251 公共管理 2004年 硕士
    会计 1253 会计 2010年 硕士
    图书情报 1255 图书情报 2014年 硕士
    艺术 1351 音乐 2009年 硕士
    广播电视
    舞蹈
    美术
    艺术设计

    科研平台

    • 教学成果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根据2020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东北师范大学共获得1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1年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005年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09年二等奖3项;2014年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8年二等奖4项。截止到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共获得10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2001年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2005年1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2009年1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2014年1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

    时间 项目 奖项
    2018 立足世界史一流学科,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动能转化,培育史学英才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1]
    2018 面向造就卓越教师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新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1]
    2018 “本硕一体·全科·融通”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1]
    2018 以教育优质发展为目标的U-A-S区域学校改进模式探索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1]
    2014 文史哲复合型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 思想政治理论课集成式改革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 “U-G-S”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 教师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2]
    2009 面向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专家型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2]
    2009 构建实施应用《大学文科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推动文科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2]
    2005 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教材)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 历史学科网络资源(素材)库建设与应用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 《中国历史》(六卷本)教材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 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3]
    2001 历史专业本科基础课“世界通史”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3]
    200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邓小平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3]
    2001 面向基础教育,实施“优师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4]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3个。[9]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金融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舞蹈编导、美术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体育教育、新闻学[35]

    国家级特色专业:心理学、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科学、小学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教学团队(史宁中)、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黄百渠)、教育学原理教学团队(柳海民)[36]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实验教学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类别 获批时间
    邓小平理论概论 田克勤 精品课 2003年
    世界古代史 周巩固 精品课 2005年
    教育概论 柳海民 精品课 2005年
    细胞生物学 黄百渠 精品课 2006年
    数理统计 史宁中 精品课 2007年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李雁翎 精品课 2008年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韩秋红 精品课 2008年
    生态学 杨允菲 精品课 2008年
    环境科学概论 盛连喜 精品课 2009年
    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热点专题 柳海民 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3年
    古代世界文明漫谈 周巩固 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3年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观 杨海军 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6年
    学校组织与管理 杨颖秀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马云鹏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尹爱青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路海东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袁孝亭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世界古代史 周巩固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生态学 杨允菲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李雁翎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细胞生物学 曾宪录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青少年心理学 张向葵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4年

    科研成果

    时间 项目 奖项
    2018 立足世界史一流学科,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动能转化,培育史学英才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1]
    2018 面向造就卓越教师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新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1]
    2018 “本硕一体·全科·融通”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1]
    2018 以教育优质发展为目标的U-A-S区域学校改进模式探索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1]
    2014 文史哲复合型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 思想政治理论课集成式改革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 “U-G-S”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 教师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2]
    2009 面向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专家型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2]
    2009 构建实施应用《大学文科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推动文科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2]
    2005 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教材)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 历史学科网络资源(素材)库建设与应用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 《中国历史》(六卷本)教材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 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3]
    2001 历史专业本科基础课“世界通史”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3]
    200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邓小平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3]
    2001 面向基础教育,实施“优师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4]

    学术资源

    国家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类别 获批时间
    邓小平理论概论 田克勤 精品课 2003年
    世界古代史 周巩固 精品课 2005年
    教育概论 柳海民 精品课 2005年
    细胞生物学 黄百渠 精品课 2006年
    数理统计 史宁中 精品课 2007年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李雁翎 精品课 2008年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韩秋红 精品课 2008年
    生态学 杨允菲 精品课 2008年
    环境科学概论 盛连喜 精品课 2009年
    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热点专题 柳海民 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3年
    古代世界文明漫谈 周巩固 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3年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观 杨海军 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6年
    学校组织与管理 杨颖秀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马云鹏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尹爱青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路海东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袁孝亭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世界古代史 周巩固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生态学 杨允菲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李雁翎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细胞生物学 曾宪录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青少年心理学 张向葵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4年

    文化传统

    东北师范大学校园东北师范大学校园(3)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15年,与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合作设立了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纽瓦克学院。学校在韩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蒙古建立了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及外交部分别在我校设立了“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教育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设在我校。[9]

    2017年9月29日,东北师范大学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37]

    2023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加入吉林省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联盟。[38]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东北师范大学校内设施东北师范大学校内设施(18)截至2023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部委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等部委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10个。[9]

    国家级科研机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东北师大)、“111计划”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东亚研究院、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女性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教育法治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心、国家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

    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植被生态科学重点实验室、多酸科学重点实验室、应用统计重点实验室、分子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与医药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历任领导

    截至2023年9月,近年来,学校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其中材料科学领域2项、统计学领域1项、化学领域1项;获得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其中历史学领域3项、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1项。

    近年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其中材料科学领域2项、统计学领域1项、化学领域1项;获得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其中历史学领域3项、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1项。 2013年至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0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项。[9]

    东北师范大学校园风采东北师范大学校园风采(20)2006年至2013年底,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257项,科研经费总额8.23亿元。其中人文社科领域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及部委重大委托项目92项,自然科学领域承担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教育部和科技部重大项目117项。2006年以来,CSSCI论文5000余篇,SCI论文数3900余篇,2013年11月《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显示,该校ESI论文被引总次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33位。2001年以来,人文社科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99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2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自然科学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共8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项。近五年,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9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1项。[39]

    时间 项目 奖项
    2017 多金属氧酸盐团簇光催化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6 环境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在生物质转化和有机污染物控制中的应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5 低维氧化锌材料的载流子调控与功能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5 随机生物数学模型动力学行为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4 功能导向的多酸设计与合成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4 电纺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功能化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2 大维随机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校区环境

    时间 项目 奖项
    2017 多金属氧酸盐团簇光催化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6 环境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在生物质转化和有机污染物控制中的应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5 低维氧化锌材料的载流子调控与功能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5 随机生物数学模型动力学行为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4 功能导向的多酸设计与合成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4 电纺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功能化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2 大维随机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学校荣誉

    • 馆藏资源

    图书馆

    图书馆一角图书馆一角截至2020年12月,图书馆和各学院资料室藏书总量约377.4万册。图书馆馆藏古籍资源丰富,古籍收藏量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有线装古籍32万册,内有善本书4200余种、50000多册,明版书800余种、清代禁毁书数十种、钞本近百种。日伪时期东北地方文献、解放前的重要期刊、东北解放区出版的期刊收藏较全。目前,有4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168部古籍入选“吉林省珍贵古籍名录”。前后有两批4部古籍进京参加全国古籍特展。有电子图书254.4万种,电子期刊50093种,订购各种网络数据库203种,本馆自建特色数据库25个。图书馆引进集成管理系统(Aleph500)、知识发现系统(Primo)、上下文超链接系统(SFX)、数字资源管理系统(TRS)等,实现了资源一站式发现与获取,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与科研提供以数字资源为主、纸质资源为辅的多种资源融合的立体化文献资源保障体系。[40]

    档案馆

    截至2022年12月,东北师范大学档案馆藏总量为20万卷,其中党群、行政、教学(研究生档案、本科教学)、科研、产品、基建、出版、设备、外事、财会、物业、人物、资料等纸质综合(普通)档案近15万卷,学生人事档案4万卷、教工人事档案9000余卷。其中档案管理系统中拥有电子文件10万余件;声像档案1万余件;实物档案1000余件。[41]

    • 学术期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1年,双月刊。期刊为中文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编辑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51年创刊,季刊,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分子科学学报

    《分子科学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和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源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源刊、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源刊、全国高校优秀编辑质量科技期刊和吉林省第八次全省期刊等级评审“自然科学类十佳期刊”。

    外国教育研究

    《外国教育研究》于1974年创刊、1982年公开发行,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科专业学术刊物。该刊为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来源期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创刊于1985年,由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管,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入编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现代中小学教育

    《现代中小学教育》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办的基础教育学术理论期刊,1985年创刊,月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中文教育类核心期刊、北方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

    中小学教师培训

    《中小学教师培训》创刊于1984年,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先后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北方优秀期刊奖”、吉林省一级期刊,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NSSD)、“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ED)、《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期刊。

    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物理类),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会刊。杂志主要刊载物理实验成果,交流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动态.开设的栏目有:前沿动态,近代与综合实验,普通物理实验,实验讲坛、专题(包括竞赛、物理学史、专题实验讲座、国外实验介绍、实验误差、学科教学论、典型实验剖析、实验技术与技巧、问题与讨论等),互联网+物理,学生园地,基础教育。

    外国问题研究

    《外国问题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以凸显世界史学科特色为主的的学术期刊。1964年创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季度末出版。

    古代文明

    中文版《古代文明》(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是由东北师范大学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亚洲文明研究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学术季刊,自2007年开始经由全国邮局发行。《古代文明》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JAC)是由东北师范大学主管,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主办的西文版学术刊物。所刊论文先后被意大利《古代东方学研究》(Orientalia)、德国-奥地利《古代东方研究档案》 (Archiv für Orientforschung) 以及法国《古典学年鉴》 (Annéephilologique)列入论文索引,全文被“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

    获得荣誉

    学校标识

    • 校名

    东北师范大学校名东北师范大学校名

    • 校徽

    东北师范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为椭圆形,外围由学校的中英文名称环绕,中间是以笔尖、五星、书籍和表示学校建立年份的数字“1946”组成的图案。中文为郭沫若字体。学校标准色为深蓝色。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东北师范大学校徽东北师范大学校徽

    • 校旗

    校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央位置印有校名,并配以学校徽志。校名与学校徽志颜色为深蓝色。

    东北师范大学校旗东北师范大学校旗

    • 校训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 校歌
    《东北师范大学校歌》作词:公木,作曲:吕远烽烟滚滚,雪海茫茫,东北群英融汇一堂。越过平原,跨过松江,智慧的大队在战斗中成长。燃烧着青春的火焰,沐浴着党的阳光,扬起那科学的风帆,泛游知识的海洋。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向着未来;前进,前进,向着东西文化的高峰。培育英才,成就辉煌,祖国大地桃李飘香,屹立长春,面向太阳,智慧的鸿儒在日夜中成长。播种希望的园丁,塑造灵魂的工匠,高举那真理的火炬,照亮前进的方向。前进,前进,向着四化,向着世界;前进,前进,向着共产主义理想。
    • 社团文化

    东北师范大学红烛志愿者协会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并曾3次荣获“全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获得排名

    《东北师范大学校歌》作词:公木,作曲:吕远烽烟滚滚,雪海茫茫,东北群英融汇一堂。越过平原,跨过松江,智慧的大队在战斗中成长。燃烧着青春的火焰,沐浴着党的阳光,扬起那科学的风帆,泛游知识的海洋。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向着未来;前进,前进,向着东西文化的高峰。培育英才,成就辉煌,祖国大地桃李飘香,屹立长春,面向太阳,智慧的鸿儒在日夜中成长。播种希望的园丁,塑造灵魂的工匠,高举那真理的火炬,照亮前进的方向。前进,前进,向着四化,向着世界;前进,前进,向着共产主义理想。

    报考条件

    知名校友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李忠军[2]

    党委副书记、校长

    徐海阳[3][4]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马晓燕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兰恒斌

    党委副书记

    王延

    副校长

    韩东育、常青[3][42][43]

    总会计师

    耿秋华[44]

    词条图册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李忠军[2]

    党委副书记、校长

    徐海阳[3][4]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马晓燕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兰恒斌

    党委副书记

    王延

    副校长

    韩东育、常青[3][42][43]

    总会计师

    耿秋华[4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