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山镇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辖镇。坎山古称龛山,位于钱塘江南岸风景秀丽的航坞山西麓,是萧山区东部经济重镇、交通枢纽之一。位于萧山区东部,钱塘江南岸风景秀丽的航坞山西麓,东与瓜沥新城接壤(瓜沥新城:瓜沥新城是航坞山经济区和萧绍边界区域的区域政治、经济、商贸和居住中心——瓜沥镇,同时是萧山区唯一的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瓜沥镇2010年建成区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万,常住人口11万,地区生产总值,56亿。
瓜沥新城将按照省政府关于小城市培育试点的要求,今后三年投入130.3亿元发展工业、商贸、居住、基础设施、环境和保障这六个方面共100个项目,计划在2013年底建成一个建成区增加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5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财政总收入超过20亿的现代化小城市)。
南临衙前镇凤凰山,西连新街镇,北与红山农场毗邻,西距城区13公里。镇域内以北海塘为界,南为水网平原,北为钱塘江泥沙淤积平原。
坎山镇下辖19个行政村、4个社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
坎山镇文化娱乐中心年底人口4.8万,地域面积32.88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坎山自然镇。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25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873元。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2.6亿元,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13095元,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1.9亿元,增长38.8%,是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教育强镇、体育强镇、卫生镇、“省十大新兴花卉乡镇”、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杭州市文明镇、标志性教育强镇、小康乡镇、首批新农村乡镇、萧山区经济发展优胜镇。
坎山是交通重镇,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及机场出口在镇境内,沪杭甬高速公路出口离镇仅2公里。沪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八柯线、衙党公路、新东公路、新红公路和区主干河道北塘河、解放河等纵横交叉,穿越镇境。特别是萧山实施“1918”工程以后,坎山更成为东片地区的交通枢纽,实现了家门口坐飞机、一刻钟到城区、半小时进省城的愿望。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坎山工业区块和杭州钱江科技工业区块,是坎山经济发展的龙头。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服务效能、优惠的投资政策,已吸引一大批企业来坎山投资落户。、
坎山中学、坎山中心小学、光明中心小学和坎山成人学校是浙江省和杭州市级示范学校。坎山卫生院是萧山东片地区规模设施一流的乡镇卫生院。
坎山经济发达,综合发展潜力较大。2004年有5家企业产值超亿元。工业结构日趋合理,有电气电缆、机械五金、纺织印染、建筑建材、化工化肥、蔬菜加工、机电等行业,其中,杭州钱江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钱潮”牌变压器被评为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坎山镇农业基础稳固。围绕“闯新路、创特色、上规模、增效益”的工作方针,适时调整农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集镇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7.5平方公里的集镇框架已基本构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是省级东海文化明珠乡镇。
坎山镇坎山环境优美,有山川毓秀的航坞山等丰富的旅游开发资源和人文景观,有历史悠久的古刹景区,地藏禅寺、极乐寺是杭州人民政府批准的开放寺庙。坎山名人辈出,近代的妇运先驱杨之华、著名的越剧演员张桂凤、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等名扬海内外。坎山还是萧山花边的发祥地,萧山萝卜干的原产地。实力百强乡镇,杭州市小康乡镇、首批新农村乡镇。
坎山原名龛山(“坎”与“龛”谐音),因山而名。其山坐落于镇西,因其形似龛,故名。1914年《萧山县志》中已有龛山的记载。据1931年《萧山乡土志》载:“龛山在北海塘之北,为本县大镇之一。街长5里,以中间的一段最热闹,其他断断续续,也都有市面。南沙经济和自治事业,都以此为中心。上半年的丝茧,下半年的棉花,也以此为集散地。”1951年为新华、劳动、坎山、生产4个乡和凤凰乡部分,1956年为坎山和生产两乡,1958年为坎山公社,1961年为坎山公社和三岔路公社,1962年增设坎山镇,1966年三岔路公社改名为光明公社,1969年坎山镇和光明公社合并为坎山公社,1971年复为坎山、光明公社,1984年为光明乡、坎山乡,1985年坎山乡改为坎山镇,1992年5月光明乡并入坎山镇。2013年与党山、瓜沥三镇合并成新瓜沥镇(瓜沥新城),自此,坎山镇政府正式撤销。
坎山镇坎山工业主体地位突出。以打造工业发展平台为抓手,致力于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占地2.6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达3000万元的坎山工业功能区块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现已成为该镇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平台。2007年,全镇实现工企业总产值90.2亿元,增长23.1%;完成工业总产值84.9亿元,增长18.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7.5亿元,增长20.6%;完成工业利润3.7亿元,增长25.2%;完成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14.4%。与此同时,始终把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技改投入和科技创新作为工业经济扩量提质的有效手段,全镇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已形成了电气电缆、机械五金、纺织印染、建筑建材等四大支柱行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首次实现开票收入超20亿元企业1家,超亿元企业13家,有2家企业进入区百强企业行列,1家企业进入区优势成长型企业行列,规模企业优势明显,充分发挥了规模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新增省级新产品3只,成功创建杭州市名牌产品2只,区名牌产品1只;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钱江电气和万利纺机通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复评,钱江电气还以第一起草人的身份制订电力节能器国家标准。
至1998年底,全镇有264家工业企业,品种涉及机械五金、建筑建材、纺织印染、塑胶化工、蔬菜食品、工艺装饰、机电等7大行业,近3亿元固定资产。为占有市场,加强品牌质量,不断开发新产品。其中钱潮牌电力干式变压器、厢式变压器填补杭州市空白,系列节能电力变压器获杭州市、萧山市科技进步奖及省优产品称号;1600毫米预应力输水管通过国家、省级有关部门验收,填补华东地区空白,成为省重点工程专用产品。还有架空幅照交联电缆,万利牌自动手套机、包覆丝机,钱江牌管子铰板,金河牌钢丝拖丸和花雕酒等抢占市场的品牌。
坎山镇农业基础稳固。围绕“闯新路、创特色、上规模、增效益”的工作方针,适时调整农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中国花木城为依托突出花木特色,外拓基地、内提档次,实施和完善集种植、营销、工程、养护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花卉苗木面积达16643亩,从业人员有12000多人,产值达一个多亿,被省林业厅、省花卉协会命名为“浙江省十大新兴花卉乡镇”。光明蔬菜加工厂的产品已获省优质农产品银奖,“水祥”牌黑鱼已成为萧山区农业名牌产品,并成立了全区首家黑鱼合作社杭州东江黑鱼合作社。
坎山镇坎山集镇建设初具规模。继续按照《坎山镇城镇总体规划》加快城镇建设,根据机场二期扩建和集镇发展需要,调整置换建设用地99.2公顷,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集镇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东升丝厂生活区块14亩土地已挂牌出让,完成商贸路和荣新路部分路段店面房开发设计,城镇雏形进一步显现。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以创建富裕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示范村、整治村、生态村创建为平台,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出台了《坎山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扶持政策》,全年新农村建设补助资金达500万元以上。在已有10个区农村整治村的基础上,国庆、张神殿两个村创建为区农村整治村,八大村通过杭州市园林绿化村验收,工农村创建为区生态村,民丰河、三盈两个村被评为区富裕和谐新农村竞赛优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完成了1座标准水库建设,改造和维修危桥9座,砌石护岸3000米,绿化河道10000米,疏河2500米。19个村和4个社区全都创建为杭州市规范化老年人协会。“千企结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蓬勃开展,全镇有110家企业与24个行政村(社区)结对,村企结对实现全覆盖,实现到位资金331.6万元,到位率达98%,有力地促进了公用设施、助学养老、环卫保洁等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坎山镇坎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坎山镇党委政府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在着力提升人的素质,打造都市文明的同时,为民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营造安居乐业环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用于教育、文化、娱乐等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居住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镇已形成“一所初中、四所中心小学”的良好布局。教育资源继续优化。镇财政继续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联兴、三盈两所分校升格为中心小学,实现“一所初中、四所中心小学”的良好布局。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坎山初中中考成绩又创佳绩,102名同学被省一级重点中学录取,坎山成校被命名为杭州市农民素质培训示范基地。文体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品质坎山”第二届全民运动会暨文化艺术节,成为坎山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文体盛会,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节会中,3000多名群众参加了各种体育比赛,10000多名群众观看了文艺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16个村创建为区级文化村,19个行政村全面完成广播网升级改造,入户率达到95%以上。2个村被评为杭州市农村小康体育特色村,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成功创建为杭州市卫生强镇,完成10个村卫生服务站建设,7个村顺利通过杭州市卫生村验收,镇、村、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同时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深入开展“最清洁城乡”工程,投资200万元的镇垃圾中转站已竣工。加快生态镇建设,顺利通过“811”摘帽验收,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地藏寺坎山是千年古镇,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有历史悠久的古刹景区,地藏禅寺、极乐寺是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开放寺庙。有山川毓秀的航坞山等丰富的旅游开发资源和人文景观,历代文人墨客如李白、刘禹锡、萨都剌、徐渭等足迹所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坎山名人辈出,近代的妇运先驱杨之华、著名越剧演员张桂凤、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等名扬海内外。坎山还是萧山花边的发祥地,萧山萝卜干的原产地。龛山亦名航坞山,主峰海拔299米,为萧山东部最高峰。古时该山地处钱塘江口,形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民国3年《萧山县志》载:“吴越钱武肃王屯兵于此;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参将汤克宽大破倭寇于龛山;三十五年(1556)督臣胡宗宪又打败倭寇于此。”此山原寺庙较多,有白龙寺、天医殿、地藏寺、极乐寺、宝善庵等。龛山亦名航坞山,主峰海拔299米,为萧山东部最高峰。古时该山地处钱塘江口,形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民国3年《萧山县志》载:“吴越钱武肃王屯兵于此;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参将汤克宽大破倭寇于龛山;三十五年(1556)督臣胡宗宪又打败倭寇于此。”此山原寺庙较多,有白龙寺、天医殿、地藏寺、极乐寺、宝善庵等。
坎山镇辖甘露亭、勇建、荣新、工农、沿塘、东社、八大、孙家弄、群谊、凤升、昙华、双桥桥、张神殿、建盈、国庆、农丰、永新、三岔路、农新、振东、梅仙、振华、万安、三盈24个村委会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振兴6个居委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48496 |
男 | 24052 |
女 | 24444 |
家庭户户数 | 13560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46387 |
家庭户男 | 22752 |
家庭户女 | 23635 |
0-14岁(总) | 9315 |
0-14岁男 | 4697 |
0-14岁女 | 4618 |
15-64岁(总) | 34481 |
15-64岁男 | 17175 |
15-64岁女 | 17306 |
65岁及以上(总) | 4700 |
65岁及以上男 | 2180 |
65岁及以上女 | 2520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43975 |
总人口 | 48496 |
男 | 24052 |
女 | 24444 |
家庭户户数 | 13560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46387 |
家庭户男 | 22752 |
家庭户女 | 23635 |
0-14岁(总) | 9315 |
0-14岁男 | 4697 |
0-14岁女 | 4618 |
15-64岁(总) | 34481 |
15-64岁男 | 17175 |
15-64岁女 | 17306 |
65岁及以上(总) | 4700 |
65岁及以上男 | 2180 |
65岁及以上女 | 2520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43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