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校名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
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华北医科大学。
1951年,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
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
2000年,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新的吉林大学。
2003年,成立了白求恩医学部。
2007年,成立了白求恩医学院,增加了其对三个附属医院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和协调职能。
2012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部直属高校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教直〔2012〕1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赋予了白求恩医学部实质性的管理职能,由具有医学背景的副校长兼任白求恩医学部学部长,分管医学教育工作。学校党委在医学部设立了党工委和纪工委,党工委书记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兼任。
校园风景据2023年8月学部官网信息显示,白求恩医学部现有在编职工近8000人,附属医院聘用制人员10000余人。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0人,外聘杰出教授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专家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4人,国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入选13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1]。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平亚
全国模范教师:迟宝荣
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杨宝峰[4]
国家教学名师:李玉林[5]
省级教学名师:迟宝荣、李玉林[5]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杨弋、于永利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李娟、杨弋
吉林省教学新秀:倪朝辉、莽靖、赵佳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徐晓薇、胡正、王国庆
白求恩名师:叶琳、金顺子、于双成[6]
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护理学教学团队
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病理学教学团队(李玉林)[7]
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内科临床思维及综合运用教师团队(郑杨,第一医院)、同舟抗疫临床诊断与创新实践教师团队(张捷,第二医院)
据2023年8月学部官网信息显示,学部下设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白求恩口腔医学院8个学院。拥有9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
院系名称 | 专业设置 |
---|---|
基础医学院 |
生物医药科学 |
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 |
放射医学 | |
药学院 |
药学 |
临床药学 |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康复治疗学 | |
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
|
临床医学 |
|
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临床医学 | |
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临床医学 | |
白求恩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5+3一体化) |
口腔医学 |
院系名称 | 专业设置 |
---|---|
基础医学院 |
生物医药科学 |
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 |
放射医学 | |
药学院 |
药学 |
临床药学 |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康复治疗学 | |
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
|
临床医学 |
|
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临床医学 | |
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临床医学 | |
白求恩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5+3一体化) |
口腔医学 |
校园风光据2023年8月学部官网信息显示,白求恩医学部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个,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6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1]。
国家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神经病学[9]
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9]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兽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10]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管理[11]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特种医学、医学技术[12]
据2023年8月学部官网信息显示,白求恩医学部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获国家级精品课4门,省级精品课41门;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1项[1]。其中《临床医学课程整体优化研究》和《病理学系列教材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分别获2001年和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3]。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放射医学[1]
国家级精品课:病理学、病原生物等学
省级精品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等
据2015年11月学部官网信息显示,白求恩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有5篇博士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校园风光学部始终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已先后同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英国、荷兰、瑞典、香港、台湾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和学术团体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近年来,医学留学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学部以中国医学教育标准和国家相关规范性文件为指导,以“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为参照,积极采取多项举措,不断提升医学留学生培养质量。生源国别实现多样化,涵盖亚、非、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办学层次实现全覆盖,涵盖本、硕、博以及高级进修生等多个层次,建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医学留学生培养格局[1]。
学部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7个,省级科研机构195个[1]。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器官再造与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14]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子生物学Ⅲ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Ⅲ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代动力学Ⅲ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生物工程Ⅲ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Ⅲ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免疫与分子生物学Ⅲ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细胞生物学Ⅲ级实验[15]
校园风光2021年,白求恩医学部到校科研总经费28324.4万元;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共4项,其中合同经费超千万项目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批准经费2881.4万元,其中面上项目27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项,国合项目1项,联合项目1项,专项项目1项;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14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20年全国高校及相关单位科技论文产出数量排行情况,白求恩医学部发表SCI收录论文2228篇,其中高水平论文(吉林大学期刊分类D类论文及以上)148篇[16]。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医学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设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医学、影像学、调查研究、技术交流及综述等栏目,被荷兰《医学文摘》和《 CA》等20余种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核心期刊。创刊于1984年3月,内容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他神经内外科的疾病以及临床各学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主要栏目有:论著与经验总结、治疗通讯、短篇与个案报告、综述、教学园地、论著摘要、学会建议、学术动态、专题讲座、临床病理讨论、护理经验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等中国国内数据库收录。并且还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A)、英国《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GH)、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瑞典《期刊开放获取指南》(DOAJ)来源期刊,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瑞士《世界卫生组织HINARI数据库》收录。
据2023年8月学部官网信息显示,白求恩医学部有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附属医院4所,其中综合医院3所、口腔专科医院1所,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医院还设有分院区6个。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76821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16395.17平方米;床位数11737张;固定资产净值总计68亿元。设有216个临床科室、51个医技科室。2022年附属医院门诊就诊7836584人次,总出院病人数436913人次;手术量299423例。共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7个,吉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38个。三所综合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惠及更多百姓[1]。
团结 求实 敬业 创新
学部校庆日定于每年的七月十三日
校园风光学部常年举办的文化讲坛为医学人文大讲堂,以帮助该校学生在求学路途中准确定位自我;明确价值取向,在实践探索中努力完善自我;树立高尚情操,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