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学

目录导航

发展定位

1、 澳门大学致力打造“澳门学”为澳门的“文化名片”,把“澳门学”列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加以建设和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研究规划,争取在三至五年内有一批高质量的成果问世。由澳门大学、澳门基金会、澳门欧洲研究学会主办,澳门社会科学学会、澳门学者同盟合办的“首届澳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举行。

2、“澳门学”是一门以文献档案、文化遗产为基础、以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为研究对象,探寻澳门模式与澳门精神的国际性、综合性学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学者提出了建设“澳门学”的设想,并就“澳门学”的概念、内容、方法和意义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建立“澳门学”,将澳门问题研究提升至更规范、更广泛的国际学术层面,让澳门文化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和效应,在学界已逐渐形成了共识。

3、以全球视野及学科理论,发掘澳门文化的内涵,探索不同文明在澳门“互动相生”的形态、特质和效应,是“澳门学”的主要任务。明代中叶以来,澳门在西方进入中国、中国连接世界的大航海时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以及西学东渐、东学西传的重要枢纽,成为不同文明相互运动并产生新型文明的重要平台。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交流与互动,孕育了新的文明形态,形成了多元、包容、和谐的“澳门文化”。

澳门文化

1、以“澳门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澳门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澳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人类的相处相知提供了有价值的认识,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在澳门的和谐互动、交融相生,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文明互动的模式:不是在征服中求胜利,而是在多元中求和谐;不是在冲突中被毁灭,而是从差异中求大同。这既可以为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化解冲突,和谐共处,以及中国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提供历史智慧,又可以为当今不同国家、民族的和谐交往提供有益的借鉴。

2、从澳门文化的丰富内涵来看,“澳门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区性”学问。研讨会得到国际学术界的热烈反响,八十多位来自中国、葡萄牙、美国、德国、巴西、意大利、日本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汇聚澳门,就“澳门学”的学术范式、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展示近年来“澳门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澳门学意义

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认为,发展澳门学有助加深社会大众对澳门文化的认识,增加市民归属感和凝聚力;澳门学涉及澳门中西文化汇聚的背景,研究工作并不简单,需要社会各界有心人共同努力。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许嘉璐认为,“澳门学”不是研究澳门某一段历史,某一个领域,某一种文化,而是研究澳门社会的形成、变迁和发展模式及精神特质,并揭示澳门模式和澳门精神所呈现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社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所蕴含的意义。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院长认为,澳门学的现实意义也非常突出。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在澳门的和谐互动、交融相生,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文明互动的模式:不是在征服中求胜利,而是在多元中求和谐;不是在冲突中被毁灭,而是从多元中求大同。这旣可以为当前中国有效处理疆、蒙、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团结问题,以及大中国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提供历史智慧,又可以为日益崛起的中国走向世界时与其他民族和谐交往提供实用的经验。

另外,回归后的澳门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在蜕变成为一座颇具知名度的国际都市的同时,澳门也面临着一些比较尖锐的社会问题。政府要有效解决当前各种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性质有准确的把握。澳门学的研究可以为其提供更具历史感和理论上的解释。

最后,澳门在国际社会中的赌城形象太过锋芒而文化形象相对薄弱,这也不利于澳门的发展。为了真正把澳门打造成一个“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我们需要挖掘和提升澳门的城市品位和文化内涵。把澳门学推向国际,可以极大地帮助改善澳门的国际形象。

澳门学网站

澳门学的蓬勃发展趋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成立了专门的澳门学网站来为各位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该网站系民间自发组织组建,非营利性组织,内有“澳门学定义与概念”、“档案古籍”、“期刊杂志”、“澳门老照片”、“澳门掌故”等版块,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和最新的学界研究动态,实为目前澳门学爱好者的最佳交流平台。

学科远景

澳门学的提出虽然已经过去多年,然而其发展依然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澳门大学的郝志东教授对澳门学认真思考后认为澳门学的发展面临着需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如学科内涵、研究队伍、方法意识、澳门学的责任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