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川乡远景蒲川乡辖米果、向阳、清河、龙朝、下甲、平山、大曼别、小曼别、茅草地、曼朵、坝外、户弄12个村委会,132村民小组,168个自然村,2006年末,全乡有农户6518户,人口27070人,其中:少数民族2641人,占人口总数的9.8%,阿昌族375人,占人口总数1.4%,劳动力15893人。乡内最高海拔1875米,最低海拔970米,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全年有霜期56天。全乡现有耕地面积17995亩,其中水田9465亩,旱地8530亩,人均占有耕地0.65亩,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乡。
蒲川乡农民收入以茶叶、粮食、畜牧业收入为主,2006年全乡经济总收入6026.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1元。
蒲川乡-基础设施 蒲川乡中心学校教学楼蒲川乡已基本实现五通其中清河、下甲两村通有线电视,有4500户通自来水,2000户还在饮用井水,还有近300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6300户通电,50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15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5500多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000户。
主干道腾蒲路口至下甲段为四级弹石路面交通便利,通往米果、向阳、清河、曼朵、4村为砂石路面,小曼别、茅草地、大曼别、平山、坝外、户弄为泥土路面,路面较差,晴通雨阻。全乡共有152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 “一池三改”的8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850户;农业灌溉依托大蒲窝河及沟渠,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000亩,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000亩。
蒲川乡有中、小学20所,校舍建筑面积37600平方米,拥有教师267人,在校学生4225人,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3599人,其中小学生人数2253人,中学生人数1972人。
蒲川乡-特色产业 蒲川乡生态高产茶园 茶叶是蒲川乡的支柱产业,辖区内的云南省腾冲清凉山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是省重点龙头企业,现有资产总额37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880万元。
腾冲在古生代处于广泛的海相沉积环境,九十九座火山多次喷发,构成特殊的火山地貌。第四纪全新统火山锥及溶岩台地上,是一种成土年代不长的幼年土址,与水稻土相比有机质含量高6倍,碱解氮高5倍,速效K高4倍。火山灰富含磷、钾、钙、镁等矿物质,是难得的天然肥料,由于其特殊构成的火山灰土质、水质及局部气候,其茶叶味道特佳而闻名中外。
蒲川乡国土面积为179.4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3096.45亩(其中:田17604.6亩,地15491.85亩),人均耕地1.26亩,主要种植水稻、包谷、油菜、大麦等作物。拥有林地151596.6亩,森林覆盖率59.34%,经济林果地21650亩,主要种植茶叶、柑桔、草果、核桃等作物,有水面3672平方米,草地面积71.7亩,待开发的荒山地39396.3亩。
蒲川乡高稳产农田1978年,蒲川乡公社辖米果、向阳、清河、龙朝、蛮别、下甲、蛮朵、坝外、户弄9个大队。1979年,蒲川公社由蛮别大队分为茅草地、小蛮别、大蛮别大队,下甲大队分为坪山、下甲大队。1984年3月体制改革,设区建乡,蒲川公社改称为蒲川区公所,米果、向阳、清河、龙朝、大蛮别、小蛮别、茅草地、下甲、平山、蛮朵、坝外、户弄乡12个小乡政府。1986年,蒲川区仍辖12个小乡政府。1988年撤区建乡,蒲川区公所改称为蒲川乡人民政府,原12个小乡政府改称为村公所。2000年10月全乡12个行政村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村级体制改革,成立了12个村民委员会。
蒲川乡是以粮油、茶叶、畜牧为主的农业大乡,依靠科技兴乡、富乡是蒲川乡的发展思路重要内容,近年蒲川乡利用“千百万”工程为契机加大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市场意识,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收益,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