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作家

90后作家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90后作家[1]顾名思义就是公元1990年至公元2000年之间出生的作家,主要指程杰,肖子洛,边琼、苜箬小蓿、马东津、泪染红颜、张牧笛、李军洋、陈昂、陈励子、慈琪、李向宇、百花、张浚宁、张佳羽、叶天爱、张培亮等一大批文风个性鲜明、思想活跃、文字功底扎实的作家、诗人等。借用百花的一句话:“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死在下个时代"。这群生长在20世纪末的一代人,给人的印象是不思进取。当他们以傲视群雄的姿态进入文学领域时,就是他们在证明自己的时刻。中国地区文学作家作品展示中心。

主要人物

边琼,代表作《少年伊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出版

肖子洛,代表作《离别[2]

苜箬小蓿,长篇作品:<<45°仰望天堂>>

马东津,长篇小说《五次表白》,《龙潭天下》

泪染红颜,代表作《相信幸福》,

程杰,代表作有:《零上》《棺材》《拂晓》《蝶妃赋》,[3]90后新生代作家与知名博主,1995年出生江苏省连云港市,

吴子尤,作品《谁的青春比我狂》

代煜龙:诗集《看不见的风在吹》、散文集《像南瓜,默默成长》、长篇小说《走走停停》

张元:《那些青灰色逝去的年华》、《陌路花开》、《红鸟》、《红鸟Ⅱ》(合著)、《安然,守护阳[4]光》

陈昂:小说《校园练枪》诗集《鹏》、《天涯诗歌》

李军洋:长篇小说《一路向北》《繁华落尽》

损欲寒:诗集《晓晓》

杨七诗:长篇小说《我们的,他们的爱》

张悉妮:作品《假如我是海伦》

眷尔:长篇小说《蝴蝶飞不过那片海》《若爱,请许我今世今生》等,90后微疼痛言情小说天后。[5]

百花:散文《问路》,小说《末班车》《朱雀》《书生侠客》

阳阳:《时光魔琴》弘志:作品《浪漫七月花》

后博寒:长篇小说《寂寞钢琴》

黄瑞瑞:作品《落花情》

陈励子:作品《月亮船》

许豪杰:长篇小说《一段一段流浪忧伤》

高璨:长篇小说《阳光的脚步很轻》

张佳羽:长篇小说《我的绰号我的班》《千面好男生》文集《最女孩》

常志祥:诗歌《为你写诗》《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南北的极雪》散文《望着生踏上的歌》《星愿》......

郑迪菲,作品发表于《岁月》、《小作家》、《诗选刊》、《星光少女》、《人生十六七》、《秘密花园》、《青春酷酷族》等杂志,部分作品被选入《校园诗人》、《雪国诗人》等。

沈德炳(艺名:诗人沈),男,1998年8月2日生于湖北省十堰市,作家、诗人、作词人、音乐人。湖北师范大学2017级本科生,《新华访谈网》签约作家,《家乡》杂志社签约作家,蓝溪诗社社员,西安市雁塔区诗词学会会员等[6],首部原创音乐专辑《小美好》已发行各大音乐平台。其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作家报》《美文》《美塑》[7]《参花▪青春文学》《山东诗歌》《陶山》《中国诗》《大西北诗人》《广东文学》《华南诗刊》《趁青春年少——高校文集》《九天文学》《文华报》《今日博兴报》《风声华韵——当代爱情诗歌选集》《2018青年优秀诗文选集》《中国诗歌学会》《家乡》《长江诗歌》《中诗报》《湖北诗歌》《青年作家》《寻邬文刊》《安徽诗歌》《陕西诗歌》《定远文学》《情感文学》等纸媒网媒。[8]

其他信息

借用一下作者后博寒的《这是谁的九零》作为90后作家内心的一个呼声吧!

这是谁的九零?作者:后博寒

在这个锋芒毕露的年代,我们用文字诠释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是幸福的,然而,我们又是寂寞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犹如一幅幅连续不断的画面,在脑海飞快地闪现,速度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竞争内容。看着四周的人们忙忙碌碌的人们或是为了名利,或是为了内心的幸福,都在疯狂地奔驰,为了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伫立在街角,静静地聆听人们过往的声音,渐渐地,世界安静了……

这是谁的90我思考着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想要感悟出一些东西来,落到纸上,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从来都不喜欢冷嘲热讽,因为世界上的事物不会因为我的任何言语而改变什么,我不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在别人身上,我知道这是浪费时间。九零后中的许多写手喜欢与八零后对着干,以一个时代的标志来定义一个时代的人的品格,难道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和1990年1月1日出生的人会有多大区别吗?只是我们被归类在九零后而已,至于两个时代的区别,没有太多吧!

然而,80后与90后还是有区别的,从物质上讲,90后的应该比80后更富足吧!从小,我生活在父亲和母亲的疼爱中,生活在爷爷奶奶幸福的手心里,我在他们的爱护下,渐渐成长了,爱如空气,却让我寂寞地透不过气来……竞争的压力让我们整天忙碌在题海中,有时想得实在痛苦,就走到外面去散心,想找一个朋友倾诉心声,却意外地发现,原来身边没有真正的朋友……这是谁的九零?谁将会在逆境中顽强,成为真正的胜出者?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我们都在为了飞黄腾达而努力,呵,努力啊……

每次开始写文章前,我都会喝一杯淡淡的绿茶,一来可以暖身子,二来可以激发灵感,然后很安静地坐在台灯下写文,有时,我也会直接在电脑中写文章,两种方式,缺一不可,不同的心境需要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我会靠我的努力来写好每一篇文章,不枉费我的心思。

自从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时,我便拥有了文字的梦想,我想让我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我是一个在尘埃中欲摆脱尘埃的人,而我又不想完全脱离尘埃,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尘埃,我没有这种傲视一切的本领,一个作者最大的安慰只是读者的一句鼓励的言语……

黑暗中的我想要灯光洒在脸上的辉煌,文字如身体般清瘦,然而,这些外在的柔弱并不能掩饰刚毅的灵魂,寂寞的最终结果便是不断奋斗,成为一个时代的骄傲,成为父母的骄傲,我并不想所谓的崭露头角,但是,我希望我走过的路不会背叛我,我想要向那些曾经冷落的双眼能够仰望这个寂寞的少年!

一个人的崛起所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只有自己真正了解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心快乐是不可以与别人分享的,自己文字的风格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是世界上唯一的,无二的!

九零后的文学是怎样的文学?是千军万马的华丽词句搭起的舞台?还是冷嘲热讽的千言万语叙述着怨愤?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属于以上两种作者的任何一种,我欣赏别人有创意的风格与说法,同时,我也保留我自己的意见,或好或坏,不要想着每个人的言语都符合自己的胃口,总有一些是自己不喜欢的。

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说自己寂寞,我说我不知道,可能是孤傲和倔强的性格让自己变得寂寞吧!几乎每一篇我写的文字中,都会透露出寂寞的气息,是的,我的寂寞已经不是简单的内心郁闷,而是渐渐形成一种气质,与别人不一样的独一无二的特别的气质!

很欣赏一位女子所说的话:不死在窒息中,而是死在奋斗中!她的清高足以让很多人为之赞叹,文字到达这种不做作的地步才算是到达了一种别人不可到达的高度,这种高度只能让我们仰视。

保持充足的自信和独特的风格是一个作者得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保证,因此,我时刻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从不会因为别人的华丽而认为自己寒酸,从来都是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获得本来就拥有的尊严!

这是谁的九零?

相关报道

边琼,笔名水波依诗,生于1995年12月7日。2012年“《时代邮刊》人物;[7]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作者被评为有代表性的参赛作家之一[8],其作品《美之剪影》荣获大赛一等奖;共青团江苏省委‘大学生成长故事会’作者被提名为‘文学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中国青年网发表其散文《祭祖》。

2010年7月,在北京“90后”作家第一次联谊,李军洋被推选为联谊会主席。“这个组织的成立,就是应对‘90后’出现的众多问题,让社会以正确的方式关注我们。”

第一次联谊会后,李军洋觉得这些自称“90后”作家的人功利性太强。

在联谊会里,一大半的人都在弄杂志,做网络等等,尽力的通过一些虚无的东西来表现自己。现在随处见到一个“90后”,名头上就是某某杂志主编、某某电子杂志社社长。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份虚荣而已。“比如最近出版的《绝版》,其实就是几个‘90后’作家自己掏钱办杂志,印刷后自己卖,我听到这些事情相当心寒。现在真能静下心来写作的‘90后’并不多。”

这一点,吴洲在制作榜单的过程中也感受得到:“我所接触的一些90后里,有些人太浮,沉不住气。还没写出什么东西,就在网上叫喊自己是XX派代表。如果有时间在网上叫喊标榜自己,还不如多去写点东西,多赢取一些掌声岂不是更好。”陈胜、刘争争、李泓业这些已有些名气的“90后”作家也承认:“90后”写手并没有被大众所认可,要像“80后”那样集体迸发,还需要很长时间。

2008年,图书策划人陈平曾策划出版了《横空出世90后:90后作家文学作品精选》,但让他很不满意的是,“没有找到一些好的作者。”两年后,他想再次出版一些90后的作品,“在网上搜寻了大半年,只找到一两位值得关注的作者。”“90后作家的作品进入图书出版行业主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需要更多重量级作品,现阶段只能说,基础是很好的。”邓光标如此解释“90后”作家。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很理解这样的一代人和写作的姿态:“如果我们实在忍不住要把一个人群仅仅凭着他们都出生在那十年而命名为‘90后’的话,那么,我拒绝演绎而期待归纳,我要看看一个个的人。”关于“90后”的一些故事,也许已有人听说过了,也许有人还根本没有注意到。但不管怎样,他们要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开始宣告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生存方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