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起源

目录导航

内容提要

  一粒种籽与由之长成的参天大树 迥然相异;孩子是母亲生的,但长大成人后与母亲大不相同,甚至有“ 代沟”。《原始意识丛书》从萌生意图到现在成书亦如是。如前所述,我们是从资料开始的,可以说,是由于手头有云南少数民族的大量资料而想到研究原始意识的。可是,研究中却发现,理论上问题太大,我们必须从理论开始;不先弄清楚什么是哲学,什么是道德,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宗教,就根本无从着手其起源的研究,很可能在我们大谈其哲学的萌芽时,别人却认为所谈者与哲学无关,根本就不是哲学的萌芽。而艺术与非艺术的分界亦是如此。于是我们回到理论, 重新开始研究理论,但是这样一来丛书的同仁们在理论上也就各走各的道了。对这种理论分歧,我无法统一,也不想去统一,觉得如此“百花齐放”、 创见迭出,正是我发起原始意识研究的初衷。而当我们深入研究以后,进而发现,不仅理论观点各异,而且对于资料的态度也有不同。有的作者认为,对于起源的研究,考古发掘的资料才是决定性的,而当代少数民族的资料是 不足为据的。这就与我们的出发点 大相迳庭了。但是,我仍以为是好事,它打破了我们对云南少数民族资料的迷信,用一种更为清醒和冷静态度去重新研究我们所熟悉的少数民族资料。现在四本书完成了,它们仍由同一缘起而来,仍属同一丛书,但是,已长大成为风度各异、体态有别、水准不同的四个兄弟。我作为发起者,高举双手欢迎它们!

目录

  一个难度很大的研究课题( 叶秀山)
  第一章 对传统上各种 艺术起源理论的评说
  第一节传统的“ 模仿说”和近代的“ 表现说”
  一、从 古希腊到18世纪欧洲的“模仿说”
  二、近代各种“心理表现说”理论
  第二节 人的问题和艺术起源的问题
  一、人的问题
  二、席勒的“ 游戏说”
  三、 民族学的兴起与艺术起源“ 巫术说”
  四、“ 劳动说”的种种尝试
  五、人类 史前史的发现
  第二章 艺术起源问题的 符号论基础
  第一节  符号学的启迪
  一、当代哲学对语言的关注
  二、 符号学简史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符号论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一、马克思主义符号论的基本问题
  二、从“感性”到(符号的)“意义”
  三、 马克思使用的符号(“象征”)概念及其方论功能
  第三节 “符号”(概念)与“艺术”(概念)
  第四节回到历史中去的道路
  一、历史意识与历史理解
  二、 史前艺术与原始艺术
  第三章 猎人的 艺术冲动
  第一节 工具与人的诞生
  一、人的诞生
  二、工具的意义
  三、文明的最初进步
  第二节 尼安德特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及其工具制造水平
  第三节  克罗马侬人的 艺术创造
  一、克罗马侬人的 艺术形象
  二、从克罗马侬人的工具、 生活方式到其艺术的内容、形式
  三、艺术:第一种符号系统的诞生
  第四章 农耕者的装饰趣味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与新的艺术
  第二节 陶器 装饰艺术的发生
  一、陶器的诞生和器型的第一次分化
  二、器型的第二次分化和装饰纹样的出现
  第三节  阳光下的艺术: 岩画
  ……
  第五章 战士及其 保护神:神话的产生
  第六章 “原始艺术”:对发展的憧憬
  第七章 艺术的基础:历史与逻辑的转换
  后记

编辑推荐

当代摄影艺术大师杉本博司
继《直到长出青苔》之后更宏阔的创作思考与观念呈现

作者简介

杉本博司
1948年 出生于东京下町的御徒町[今台东区],家中是银座经营有成的美容用品商社“银美”,父亲为业余落语家。
1970年 赴美求学,在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学习摄影。
1974年 移居纽约,先后获纽约州政府、古根海姆、美国教育协会奖学金,开始摄影创作。此后约十年间,杉本博司往来日本纽约两地,身兼古董商。此时期的经验养成他日后收藏日本古文物的爱好,也增进了他对日本古美术、建筑、文学、历史的造诣。
1977年 于日本南画廊举行首次个展。
1980年 于纽约Sonnabend画廊举办首次海外个展,并陆续在洛杉矶现代美术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德国古根海姆美术馆、法国卡地亚基金会等地巡回展出,受到高度评价。
2001年 获颁素有“摄影诺贝尔奖”之称的哈苏基金会国际摄影奖。
2005年 在日本东京的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举办了极为重要与成功的大型摄影回顾展“时间的终结”[End of Time],是他一生作品最为完整的呈现,参观人次创该馆纪录。
2009年 获颁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