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坊耀日”是新近评出的“明湖十景”之一,它也是济南解放以来新出现的明湖美景中的精华,被视作泉城明珠——大明湖的标志性建筑。 当你来到大明湖公园的正门,也就是“老济南”们俗称的大明湖“南门”时,迎面矗立着一座高大雄浑而又极富民族风格的牌坊。整个牌坊为“五间七彩重昂单檐式”建筑,由六根红柱支撑,每根柱子前后均有高大的石鼓挟抱,另有十二根朱红柱为斜撑,因而称为 “丹坊”。
丹[1]坊高8.38米,阔14.7米,立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石砌台阶之上。坊顶呈“三阶错落”式,上覆金黄色琉璃瓦,显得富丽堂皇。它飞檐起脊,造型优美,脊上和微翘的檐角上,各饰有脊兽;檐下有云头斗拱。黄色琉璃瓦覆盖,檐下云头斗拱承托,额枋彩绘着“旭日云鹤”、“金龙戏珠”、“西番莲”等五彩缤纷的图案。丹坊正中匾额上书有“大明湖”三个浑厚古朴的镏金大字。整个建筑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金碧辉煌,熠熠生辉,格外宏伟壮观,于是人们誉称它为“丹坊耀日”。
提起丹坊的修建历史来,“老济南”们记忆犹新。原来,大明湖公园南门一带在解放前是一处大大的砖木结构的穿堂门厅。门厅东西有山墙,玻璃门窗。厅里有许多小贩在夏秋季节叫卖莲蓬荷花、脆萝卜、嫩藕之类的明湖特产。解放后,为建造大明湖的南大门,1952年特地从芙蓉街北端济南府学文庙,将其木质结构的牌坊移来。1984年因原木制建筑腐朽,于是就依据牌坊原样改建成目前这种钢筋混凝土七彩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