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剖宫产术

腹膜外剖宫产术

中文名 腹膜外剖宫产术
禁忌症 胎头嵌入过深
目录导航

手术介绍

腹膜外剖宫产术是剖宫产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手术方式,以腹壁纵切口或横切口切开腹壁各层后,切开膀胱前筋膜,分离膀胱左或右三角区,部分游离膀胱子宫颈间隙,将围绕膀胱的筋膜与膀胱进行锐性分离,直接暴露子宫下段,切开子宫下段各层取出胎儿、胎盘和胎膜组织的剖宫产术。其特点是手术在腹膜外进行,不暴露腹膜脏器如肠管、大网膜等,术后腹部疼痛可减轻,肠蠕动恢复快,术后恢复好等。[1]

麻醉方式

硬膜外麻醉。

术前准备

(1)腹部准备与一般开腹手术相同。

(2)如为选择性剖宫产手术,术前晚进流质,手术当日晨禁饮食。

(3)术前放置保留导尿管。

(4)早期破膜或有感染的孕妇,术前应用抗生素。

(5)术前两小时禁用呼吸抑制剂。

(6)术前备血。

适应病证

腹膜外剖宫产的手术适应症比较广泛,包括:1.孕晚期合并症;2.分娩期出现的相对头盆不称;3.瘢痕子宫或腹腔严重粘连;4.体弱及内外科疾病不能经阴分娩者;5.产时感染,包括阴道试产,产程超过24小时,胎膜早破或有宫内感染的可能,产前、产时发热,临床上出现其他感染的临床症状如泌尿道感染、尿瘘、粪瘘等,妊娠末期出现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又需剖宫产终止妊娠者。[1]

禁忌症

腹膜外剖宫产的禁忌症较少,包括:前置胎盘、先兆子宫破裂、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子宫下段形成不良或下段血管曲张、胸腰椎畸形、脐带脱垂、胎头深入骨盆以及当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心脏病、糖尿病合并巨大儿时。[1]

手术步骤

1.切开腹壁。

2.切开膀胱前筋膜。

3.游离膀胱显露膀胱三角区。

4.显露子宫下段。

5.切开子宫下段、取出胎儿胎盘胎膜、缝合子宫切口,缝合腹壁。

并发症

1.术中并发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子宫异常出血、脏器损伤、羊水栓塞。

2.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率与感染、腹壁与子宫切口感染、子宫腹壁瘘、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后护理

1.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阴道流血及腹部伤口情况。

2.应用缩宫剂。

3.术后平卧6小时即可改为半卧位,鼓励早期下地活动。一般术后24小时即可起床下地走动。

4.输液。

5.留置尿管12~24小时。

6.抗生素预防感染。

注意事项

1.寻找三角区的技巧。

2.分离膀胱前筋膜。

3.遇有困难随时改为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4.剥离膀胱侧窝。

术后饮食

手术后一般不需禁食,但在肛门尚未排气前暂进流质饮食。排气后改进半流质。逐渐恢复普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