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文名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所属地区 上海市
创办时间 2000年7月
目录导航

学院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于2000年7月作为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设立了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网络教育。

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200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将网络教育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合并为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设立网络教育部,继续举办网络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决定2010年继续招收非全日制计划外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网络教育学生,同时开设第二本科学历教育,由网络教育部负责实施教学及管理。

每年分春、秋两季招生。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由成人教育与远程教育开始合并为继续教育。授课老师均为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总校老师,授课效果等同于全国高考入取学生的授课待遇。同时针对不同专业,专科课程会安排专业领域的讲师结合工作开设讲座。

同年被美国自然基金会评价为世界最好的网络教育平台之一,也是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

办学宗旨

学院凭借上海交大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技术装备,交大教师在校内教学点授课,学生可就近、集中在各教学点学习,采取传统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院采取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业余制授课时间为晚间和双休日。“质量是网络教育的生命线”,上海交大网络教育学院将本着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宗旨,致力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学院未来

“全面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上海交大网络教育学院正积极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教育技术,积极拓展现代远程教育,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科起点本科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 公共英语 高等数学 计算机文化话基础
经济管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行政管理 公共英语 大学语文 计算机文化话基础

高中起点专科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 英语 综合数学 语文
经济管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行政管理

第二本科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自动化
经济管理类 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

相关信息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 公共英语 高等数学 计算机文化话基础
经济管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行政管理 公共英语 大学语文 计算机文化话基础

学校文化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 英语 综合数学 语文
经济管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行政管理

学校校训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自动化
经济管理类 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

学校校歌

上课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新建楼南楼,教三楼. 电话: 5238 9900 6293 2678

学院报名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建楼南楼继续教育学院招生办(华山路1954号),9:00-20:00

浦东报名地址:上海市浦东南路1036号隆宇大厦1403室

闵行报名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沪闵路1785号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

历任领导

相聚在东海之滨,汲取知识的甘泉。交大,交大,学府庄严,师生切磋共涉艰险。为飞跃而求实,为创业而攻坚。同学们,同学们!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宏图在胸,重任在肩。

迎向那真理之光,扬起青春的风帆。交大,交大,群英汇聚,同舟共济远航彼岸。为自强而奋发,为人类多贡献。同学们,同学们! 饮水思源,饮水思源。母校的光荣,长存心田。

校史沿革

校史概述

党委书记:马德秀

校长:林忠钦

党委常务副书记:苏明

党委副书记:孙大麟、徐飞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潘国礼

常务副校长:林忠钦

副校长:朱正纲、郑成良、张文军、陈刚、蔡威、吴旦、黄震、郑成良

党委常委:李建强

校名沿革

盛宣怀(1844-1916)何嗣焜(1843-1901)张元济(1867-1959)

劳乃宣(1843-1921)沈曾植(1850-1922) 汪凤藻(1851-1918)

刘树屏(1857-1917)张美翊(1856-1924) 张鹤龄(1867-1908)

杨士琦(1862-1918)王清穆(1860-1941) 唐文治(1865-1954)

凌鸿勋(1894-1981)张铸(1885- ?) 叶恭绰(1881-1968)

陆梦熊(1881-1940)关赓麟(1880-1962) 卢炳田(生卒年不详)

陈杜衡(1864- ?)李范一(1891-1976) 符鼎升(1897- ?)

蔡元培(1868-1940)王伯群(1885-1944) 孙科(1891-1973)

黎照寰(1888-1968)徐名材(1889-1951)张廷金(1886-1959)

吴保丰(1899-1963) 程孝刚(1892-1977) 王之卓(1909-)

吴有训(1897-1977) 李培南(1905-1993) 彭康(1901-1968)

谢邦治(1916-) 刘述周(1911-1985) 朱物华(1902-1997)

范绪箕1914-) 翁史烈(1932-) 谢绳武(1943-)

张杰(1958-)

李培南(1905-1993) 彭康(1901-1968) 谢邦治(1916-)

余仁(1920-) 杨恺(1920-1986) 邓旭初(1921-)

何友声(1931-) 王宗光(1938-) 马德秀(1947-)

重要荣誉

专业层次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是盛宣怀于1896年(光绪22年)创立的南洋公学,设立了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 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由于19世纪末天津发生义和团运动,因此北洋大学堂的师生被迫转移到南洋公学继续教学,1899年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在这里颁发了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1911年改为南洋大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22年称交通部南洋大学,1928年又改称交通大学。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同年6月15日,接管交通大学。交通大学部分校友迁至台湾后"复校",这就是后来位于新竹的"国立交通大学"。经国务院批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正式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招生对象

名字来源

交通之名取自于《易经.泰卦》,其曰:“天地而万物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之交是最大的“”,是万物大 “”之时。这正是上海交通大学之所以命名“交通”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

1896 - 1904南洋公学Nan Yang Public School

1905 - 1906 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Imperial Polytechnic College of the Commerce Ministry

1906 - 1911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Shanghai Industrial College of the Ministry of Posts and Telegraphs

1911 - 1912 南洋大学堂 Nan Yang College

1912 - 1921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Governmen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the Communications Ministry

1921 - 1922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Nan Yang College of Chiao Tung

1922 - 1927 交通部南洋大学 Nan Yang University of the Communications Ministry

1927 - 1928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First Chiao Tung University of the Communications Ministry

1928 - 1942 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Chiao Tung University(Main Campus in Shanghai)

1942 - 1946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Main Campus in Chong Qing)

1946 - 1949 “国立”交通大学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1949 - 1959 交通大学 Jiao Tong University

195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

1959 - 现今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