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法律传统

作者 陈景良郑祝君
开本 16
书名 中西法律传统
ISBN 9787301220801
出版日期 2013年3月28日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月1日)

平装: 60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301131961

条形码: 9787301131961

尺寸: 20.8 x 14.8 x 2.4 cm

重量: 621 g

作者简介

范忠信,男,1959年8月出生,湖北英山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1975年初中毕业后,先后当过民办教师、民工、农业技术员。1980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1984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先后获法学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任《台湾研究》编辑;1992年调入苏州大学法学院,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班,师从曾宪义教授,1998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调入中南政法学院,同年晋升为教授,并任法学研究所所长。200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后,先后任校党委委员、科研处长、台湾研究所所长、法律史研究所所长、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兼任校教代会副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2003年主持申报法律史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湖北省重点学科成功,任法律史博士生导师组组长和法律史重点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并先后获聘为国务院台办、司法部、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海南大学、广东外贸外语大学等多家单位的兼职研究员或兼职教授,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有关机构的法律咨询顾问。

内容简介

《中西法律传统(第6卷)》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主办、范忠信教授和陈景良教授主编的年刊,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年刊是继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的《法律史论集》之后又一本作为法律史专业学术阵地的连续系列出版物,现已经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文摘资料列为重要文献来源资料之一,在大陆与港台法学界反响良好。

目录

代序

中国法律史研究在台湾:一个学术史的述评

论文

唐律中的家长责任

《唐律》“罪”的观念

唐律与台湾现行法关于“正当防卫”规定之比较研究

南宋狱讼判决文书中的“健讼之徒”

以法为名:讼师与幕友对明清法律秩序的冲击

良幕循吏汪辉祖——一个法制工作者的典范

情欲与刑罚:清前期犯奸案件的历史解读(1644—179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卡迪审判”或“第三领域”?——韦伯与黄宗智的比较

民初平政院裁决书整编初探

书评

南宋地方司法诉讼的动态图景——刘馨珺《明镜高悬——南宋县衙的狱讼》读后

资料

近十五年来台湾学界中国法律史论著目录(1990—2005)

附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成立

编辑推荐

《中西法律传统(第7卷)》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文摘

对于博士期间的学术活动,例如学术会议等,学校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博士生外出参加会议的费用,学校一般会报销规定的限额。另外,与国内博士生制度不同的一点还有:圣安娜没有对博士期间的发表文章数有硬性的要求。从原则上来说,一篇文章不发也是可以毕业的,但多数毕业生都会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
四、后记
对于外籍学生来说,在意大利学习法律首要面临的还是语言问题。毕竟,仅仅掌握日常的意大利语是远远不够的,每位学生都必须在三年的博士课程结束后可以熟练地使用意大利语写作。因此,在博士学习期间,语言的学习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如果意大利语不好,上课就是一个极为痛苦的过程。记得入学后的第一节课,任课教授恰好是我的导师F.D.Busnelli教授。虽然课前已经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但课堂上还是一句话都听不懂,脑子仿佛陷入了停滞状态。但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时候,意大利的课堂上教授经常会提问并要求每个同学作答。当时我急得满脸通红,恨不能找个地洞钻下去。类似的经历在随后的一年里时有发生。因为上课不能听懂,则课下的学习就至关重要了。我通常会厚着脸皮向教授借笔记,然后不懂的单词查词典。但即便了解每个单词的意思,文章的含义往往还是不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