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共同宣言》是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中国改革开放,冷战体制彻底崩溃的历史大背景下签订的。
金大中在在野党时期就积极主张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在其就职演说时就表明一有机会就举行朝韩首脑会晤,并在外交场合强调开展南北会晤。金大中的提议得到了金正日的积极响应。朝鲜半岛的和解气氛最终导致第一次朝韩首脑会晤的召开和《南北共同宣言》的签订。
依照全民族渴望国家统一的崇高意愿,韩国(南朝鲜)总统金大中与朝鲜(北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于2000年6月13至15日在平壤举行了历史性的首脑会晤。
南北领导认为双方首脑会晤对促进相互理解、发展南北关系、实现和平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并宣布
英文版《南北共同宣言》韩国(南朝鲜)总统金大中真诚邀请朝鲜(北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访问首尔,金正日委员长将在合适时机出访首尔。
韩国(南朝鲜)总统金大中签名
朝鲜(北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签名
2000年6月15日
在《南北共同宣言》签署后的数年中,双方交流频繁,南北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卢武铉总统称“《6·15共同宣言》是改变朝鲜半岛命运的历史转折点。”[1]朝鲜(北韩)报纸称《宣言》是“民族共同的统一纲领”。[2]
南北韩首次会晤和《南北共同宣言》的签署使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8年2月,新国家党李明博就任韩国总统,开始否定阳光政策。
2008年7月11日,韩国(南韩)53岁女游客朴旺子在区内旅游时,据称因误入相距不远的朝方军事区而被朝方哨兵射杀,韩国(南韩)政府随即宣布暂停韩国游客前往金刚山观光。
2010年3月26日,韩国(南韩)军舰天安号在白翎岛附近海域沉没,即天安号沉没事件。
2010年11月23日,14:30左右,发生延坪岛炮击事件。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去世,金正恩接任朝鲜(北韩)最高领导人(朝鲜劳动党总书记)。
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正式宣誓就任第18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卸任总统职务。
李明博时期因朝鲜核问题,金刚山枪击事件,天安号沉没事件以及延坪岛炮击事件的发生,南北韩关系一直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