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拼音 chóu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绸缎

1. 一种薄而软的丝织品:~子,纺~,~缎。

2. 束缚,缠绕:~缪(a.缠绕捆缚,如“迨天之未阴雨,彻波桑土,~~牖户”,意思是没下雨之前,就要把门窗捆绑牢固,后遂用“未雨绸缪”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b.缠绵,如“情意~~”)。

详细介绍

丝绸起源于中国。绸出现于西汉,当时写作“?”,专指利用粗丝乱丝纺纱织成的平纹织品。两晋南北朝时期,绸开始有粗、细之分。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即已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中亚、欧、非各国。明清以来绸成为丝织品的泛称。绸按原料分,除采用桑蚕长丝的以外,还有用绢纺落棉的棉绸,使用柞蚕丝的鸭江绸,用双宫丝的双宫绸,用化学纤维长丝的涤纤绸等。绸可分为生(白)织和熟(色)织,又可分为不提花的素绸和提花的花绸。绸属中厚型丝织物,其中较轻薄的品种可做衬衣和裙;较厚重的可做外套和裤。近代以来,习惯把紧密结实的经向支持面平纹丝织物称作绸,如塔夫绸。具有上述特点的棉织物也常被称作绸,如府绸。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绸

《广韵》直由切《集韵》陈留切,音俦。《说文》缪也。《诗·唐风》绸缪束薪。《传》绸缪,犹缠緜也。

又《诗·小雅》绸直如发。《传》密直如发也。《疏》绸者,绸致之言,故为密也。

又《楚辞·九歌》薛荔柏兮蕙绸。《注》绸,缚束也。

又《广韵》土刀切《集韵》他刀切,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又《集韵》徒吊切,音调。蜩或从糸。蜩蟉,龙首动貌。

相关信息

习惯还把绸和起缎纹效应的缎联起来作为丝织物的总称──绸缎;有时也用“丝绸”作为丝织物的代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名产地:杭州

绸洗涤方法

1. 洗涤时在30度以下手洗,而且要把衣服翻过来洗,如果用滴了几滴香醋的水浸泡一下这样洗出来的衣服柔软又光滑.

2. 洗涤时不宜用碱性洗涤剂和肥皂洗涤,洗后应选择通风处凉干,避免破损丝质衣服的手感及色泽;

3. 汗湿后的丝绸衣服要马上洗涤;

4. 不要将衣服挂在坚硬的金属钩上防止绸面损伤;

5. 不穿时,不宜放樟脑丸,否则容易脆化;

6. 熨烫温度以100度为宜,最好垫上衬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