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长镇

基长镇

目录导航

建置沿革

基长镇基长镇

民国时期建镇,为基长区所驻地。

1953年,划分为鑫雄乡、茶亭乡和基长镇。

1958年,设鑫雄管理区。

1962年,设基长公社。

1984年,恢复基长镇。

1991年,原基长镇辖区与上道乡、狮山乡合并为新的基长镇,辖31行政村、288村民小组。

2007年,基长镇31行政村合并为14个。[1]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基长镇下辖1个社区;基长、秀峰、阳地、尧新、松柏、林盘、茶亭、羊坪、高塘、麻董、董秧、开罗、狮山、兴合14个行政村;下设5个居民小组、269个村民小组。[1]

截至2020年6月,基长镇下辖1个社区:基长社区;8个行政村:阳地村、林盘村、江寨村、水岩村、董秧村、狮山村、茶亭村、秀峰村,[3]镇人民政府驻基长社区。[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基长镇地处独山县东部,东接水岩乡、本寨水族乡,南与荔波县甲良镇接壤,西邻尧梭乡、打羊乡,北接城关镇,[1]行政区域面积278.23平方千米。[2]

地形地貌

基长镇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系喀斯特地貌;地形为低中山宽谷丘陵盆地,多山间平坝,地势平缓开阔,是独山县的主要坝区,坝子规模宏大。[1]

气候

基长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早不冷,夏季多雨清凉,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少雨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无霜期270天。[1]

水文

基长镇境内河流多为雨源型山区河流,主要河流有然仲河、牟尼河等。[1]

自然灾害

基长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倒春寒、春早、夏旱、冰雹、滑坡等。[1]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基长镇有耕地面积2.96万亩。[1]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基长镇辖区总人口4379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63人,城镇化率2.9%;另有流动人口9561人。基长镇总人口中,男性22121人,占50.5%;女性21669人,占49.5%。[1]

截至2017年末,茹村乡常住人口为53834人。[4][2]

经济

综述

2011年,基长镇农民人均纯收人3779元;财政总收入1526万元。[1]

截至2018年,基长镇有工业企业45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3个。[2]

农业

基长镇农业基长镇农业

2011年,基长镇农业总产值25906万元。2011年,基长镇生产粮食15850吨。基长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基长镇牛出栏1614头,年末存栏11082头;生猪出栏7360头,年末存栏29130头;家禽出栏18550羽,年末存栏30860羽。2011年,基长镇畜牧业总产值3701.8万元。[1]

工业

2011年,基长镇工业总产值达到7842万元,比上年增长20%。[1]

金融

2011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25亿元;各项货款余额1.02亿元。[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基长镇有初中1所,在校生892人,专任教师5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6%,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1900万元。[1]

文化事业

基长镇文化基长镇文化

截至2011年末,基长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3个。[1]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基长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6个;病床18张。专业卫生人员36人,其中执业医师11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7人。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5%,农村卫生则所普及率58%。[1]

社会保障

2011年,基长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85万人,参合率96.02%。[1]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8000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000门,固定电话用户0.3万户。[1]

交通运输

截至2011年,基长镇镇区道路总长度5千米,道路铺装面积2.05万平方米。2011年,基长镇客运总量150215人次,日均客运班次100辆次,日均客运量1002人,客车总数94辆,座位总数1818个。[1]

历史文化

  • 地名由来

基长镇因旧时每逢生肖“鸡”日赶集,俗称“鸡场”,后改为“基长”。[1]

获得荣誉

1993年,基长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花灯艺术”之乡。[1]

2003年,基长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