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渭北工业区

西安渭北工业区

中文名 西安渭北工业区
下辖地区 高陵、阎良、临潼
行政区类别 陕西省西安市渭北工业区
面积 851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总体情况

渭北工业区位于西安市渭河以北区域,规划范围851平方公里,规划用地298平方公里,分设高陵装备工业组团、阎良航空工业组团、临潼现代工业组团。工业区以打造西安现代工业聚集区、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生态新城、经济新增长极为定位,重点发展汽车、航空、轨道交通、能源装备、新材料、通用专用设备制造等工业产业。其中:高陵组团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汽车、专用通用装备、新材料等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阎良组团规划面积109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大中型飞机制造与产品配套、通用航空、航空服务等产业,着力打造国际一流、中国第一的航空工业基地;临潼组团规划面积101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新型科技建材等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工业基地。

工业区的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链条全面形成,聚集效应显著增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约占全市的40%,成为全国、全省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的工业承载区和西安经济新增长极。

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发展工业。生态环境优美。区内森林覆盖率约18%,植被保护良好,泾河、渭河环绕滋润,河两岸有近28平方公里林地。交通条件良好。区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京昆高速、西禹高速、西铜高速穿境而过,211国道和渭北大横线、西咸北环线横贯工业区。西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约30分钟车程,南距陇海、西延等铁路交汇的西北最大的新丰铁路编组站仅数十公里,货物运输十分便捷。

工业区坚持生态与工业和谐发展的理念。在规划中“廊、田、水、园”的合理布局,以渭河流域湿地和栎阳遗址为基础,以渭河生态廊道、西咸北环线与750千伏电力线之间的生态廊道、西禹高速生态廊道三个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将块状建设用地进行整合,重构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不仅有效保护了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更为市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休憩空间。同时,每个组团通过生态廊道隔离成若干专业化工业园,达到合理配比各类建设用地,保护绿色生态基础的效应,最终构建环境宜人、配套完善的以工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区。

工业区规划12个居住片区,结合小城镇、工业园和交通枢纽设置,实现高效出行和职住平衡,到2020年,规划住宅面积可满足约100万常住人口居住需要。依托阎良副中心城市、高陵区、三个工业组团和外围服务型乡镇,统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设置市、区级医院和急救站、中心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以及中小学、文体中心。三大组团建设,在有力带动县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同时,还将通过配套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方式,重点建设高陵通远、鹿苑、药惠,临潼栎阳、相桥,阎良关山、武屯等地的农业现代园区。未来的工业区,不仅是工业聚集发展的沃土,也将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福地,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主,产城融合、环境宜人、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

组团概况

▲高陵装备工业组团:以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开发建设主体,高陵区配合开展工作,位于西安市渭河以北、西铜高速路以东、西咸北环线以南、西禹高速路以西区域,是距离主城区最近、发展程度规模最大、最成熟的组团。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汽车、专用通用装备、新材料等产业。组团已经形成以陕重汽、康明斯为代表的商用汽车,以中钢西重、陕煤重工为代表的重型机械,以西部钛业、西部金属为代表的新材料,以213锂电池、安全气囊为代表的兵器科技产业,以金风科技、盾安电气为代表的风电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新格局。

▲阎良航空工业组团:以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为开发建设主体,阎良区配合开展工作,位于西安市东北部,北至西安大环线,南至西咸北环线,西至西禹高速,是距主城区最远,产业特色最鲜明的组团。规划面积109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大中型飞机制造与产品配套、通用航空、航空服务等产业。组团重点构建由整机制造、飞机设计、强度试验、试飞鉴定等组成的主干产业;由航空发动机、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等组成的分支产业;以及由航空零部件加工、转包生产、专用装备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教育培训、航空旅游博览等组成的配套产业。

▲临潼现代工业组团:最“年轻”、后发优势最明显的组团,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渭河以北,东临新阎公路,南依渭水,西靠西禹高速公路,规划面积101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机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新型科技建材等产业。组团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前提,北部区域建立以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产业链;南部依托渭河景观带,建立以生态居住、现代服务、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新型综合服务体系。

发展原则

——坚持集约节约,高效用地原则。工业区各组团、专业园区将用地规模与产出进行挂钩,按照规划要求承担产值指标,不断提高工业区的产出强度。

——坚持工业主导,聚集发展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主导产业规模壮大和结构提升。以专业化园区为基础,切实提升产业发展配套能力,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延伸,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协同发展原则。整合区域资源,统一规划产业布局,兼顾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既充分考虑各板块的实际情况,又确保“分头招商,统一布点”的实现,促进三大组团协同推进。

——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强化政府在产业布局中的推动作用,集中力量重点推进,形成各具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原则。以落实规划为抓手,做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基础建设、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建设西安最适宜企业发展的新沃土。

——坚持循环经济,低碳发展原则。充分考虑产业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功能的要求,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和“零排放”,确保生态西安战略目标的实现。

发展历程

(2012年8月)

16日,西安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高陵装备工业组团管委会、阎良航空工业组团管委会和临潼现代工业组团管委会揭牌仪式在曲江宾馆隆重举行。

△16日,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曲江宾馆行政会议室召开。

(2012年9月)

13日,省委书记赵乐际(时任)深入高陵组团调研。

(2012年10月)

25日,省长赵正永(时任)深入高陵组团考察。

29日,西安市第四批重点建设项目暨渭北工业区集中开工仪式在临潼组团举行。渭北工业区38个项目开工,总投资193亿元。

(2012年12月)

19日,市政府召开统计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工业区及三个组团统计有关问题。

(2013年1月)

15日,副市政府召开全市重点企业及渭北工业区发展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

(2013年4月)

5日-9日,渭北工业区首次参加第十七届西洽会,共签约工业项目131个,总投资855.85亿元。

(2013年7月)

4日,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听取渭北工业区及三个组团工作汇报;讨论审议《渭北工业区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事项。

1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西安渭北工业区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安市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若干意见》。

24日,市政府召开党组会听取渭北工业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审议通过《西安市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若干意见》。

25日,常委扩大会议听取渭北工业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加快推进的具体措施。

(2013年8月)

30日,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西安市《关于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30日,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设立渭北工业区发展基金有关事宜。

(2013年10月)

16日,省新闻办以西安渭北工业区建设为主题举行全省“一市一策”系列新闻发布会。

17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发〔2013〕12号)正式下发。

(2013年12月)

27日,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渭北工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关问题。

(2014年2月)

20日,西安市2014年首批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高陵组团举行。渭北工业区总投资163.23亿元的2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27日,渭北工业区召开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成立大会暨市渭北基金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基金管理相关章程及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理事长、副理事长及理事。

(2014年4月)

14日,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听取了渭北工业区工作汇报,审议了渭北工业区电力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情况汇报,研究讨论了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发展的相关事项。

(2014年5月)

24-26日,渭北工业区参加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博会,共签约工业项目104个,总投资988.4亿元。

(2015年4月)

1日,市政府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专题研究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有关问题。

13日,高陵组团举行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暨集中开工仪式,共开竣工项目29个,其中开工项目18个,总投资69亿元。

30日,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的相关建议、各组团2015年工作计划及措施的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了加快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发展相关工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