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司法部在上海成立法律学校,1960年停办[4]。
1982年恢复建制,成立上海市司法学校、上海市司法干部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4]。
1984年11月19日,经市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委备案,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创建。校址在青浦野马浜。建立初期,市司法局副局长史焕章任院长。纳入上海市成人高等学校建制序列,学制设大专、短训两个层次,大专2年。[10]
1985年11月 ,经市政府批准,上海法律专科学校成立,与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该校隶属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领导,市司法局管理。为普通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学制3年。成立初,从市司法学校调配一批专职教师,并从全市实际工作部门动员一部分法律专业人员归队。[10]
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上海法律专科学校更名为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同年,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改法律专业专修科为法律专业大专班,学制2年改为3年。[10]
历史沿革
1993年4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合并成立上海大学法学院,开始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
1986年2月,市司法局局长李庸夫任院长(至1996年2月)。[10][11]
1989年,成立上海市司法研究所。[10]
1998年,学院依托上海大学,获得宪法和行政法学专业、刑法专业、法理学专业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开始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
2004年9月23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和上海大学法学院建制,以上述两院为基础设立上海政法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市属本科高校。
2007年,学校重新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8年,上海市司法学校(始于1956年成立的司法部上海法律学校,1960年停办;1982年恢复建制,成立上海市司法学校,与1980年成立的上海市司法干部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是位于普陀区农林路的中等专业学校)整建制并入上海政法学院。[4]
2010年,学校接受并通过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上海市司法学校划归上海政法学院管理。
校门2011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确认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恢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培养工作。
2013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2013年9月,学校被确立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
2014年2月,学校正式由上海市司法局划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并由市教委与市司法局共建。[12]4月,上海政法学院与上海市律师协会全面合作签约仪式举行。[13]7月,上海市教委批准学校为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4]同年,学校开始招收港澳台、华侨学生和上海高校插班生。同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上海政法学院(30)2015年,学校与联合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全国首个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并被确定为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同年,学校与青浦区人民政府、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和普陀区人民法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共建关系。
2016年,学校首次招收艺术类本科生,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7年2月,学校成功入选首批留学中国海外预科教育联盟预科中心。同年,学校列入上海市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18年4月,青浦区委与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会暨区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6月,获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首批入选项目。9月17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里莫夫一行莅临上海政法学院考察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
2019年,社会管理学院与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合并为政府管理学院,同年成立语言文化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调解学院。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7月,上海政法学院与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与签署共建合作协议。9月,学校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15]
2022年10月28日,上海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揭牌成立。
2023年2月17日,上海政法学院共同组建的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成立。[16]
上海政法学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13个教学单位,40多个本科专业(方向)[4]。
院系 |
本科专业名称 |
---|---|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 (调解学院)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试点班) |
法学(民商法方向) |
|
法学(人民调解方向) |
|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 (丝绸之路律师学院) |
知识产权 |
法学(涉外卓越律师人才培养试点班) |
|
法学(经济法方向) |
|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 |
法学(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试点班) |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 |
|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 |
法学(人工智能法学方向) |
上海政法学院警务学院 |
监狱学(社区矫正方向) |
监狱学 |
|
法学(法庭科学方向) |
|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
经济与金融 |
|
税收学 |
|
工商管理 |
|
财务管理 |
|
审计学 |
|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国际政治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社会学 |
|
社会工作(卓越社会管理人才培养试点班)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应用心理学 |
|
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
英语 |
俄语 |
|
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产业方向) |
|
汉语国际教育 |
|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 |
新闻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试点班) |
广播电视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试点班) |
|
广播电视编导(纪录片方向) |
|
广播电视编导(摄影摄像方向) |
|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 |
法学(人工智能法学) |
此外,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体育部、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工作办公室)、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研究生处 |
|
资料来源:[17][18][19]具体招生专业详见学校招生网站 |
院系 |
本科专业名称 |
---|---|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 (调解学院)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试点班) |
法学(民商法方向) |
|
法学(人民调解方向) |
|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 (丝绸之路律师学院) |
知识产权 |
法学(涉外卓越律师人才培养试点班) |
|
法学(经济法方向) |
|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 |
法学(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试点班) |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 |
|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 |
法学(人工智能法学方向) |
上海政法学院警务学院 |
监狱学(社区矫正方向) |
监狱学 |
|
法学(法庭科学方向) |
|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
经济与金融 |
|
税收学 |
|
工商管理 |
|
财务管理 |
|
审计学 |
|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国际政治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社会学 |
|
社会工作(卓越社会管理人才培养试点班)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应用心理学 |
|
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
英语 |
俄语 |
|
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产业方向) |
|
汉语国际教育 |
|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 |
新闻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试点班) |
广播电视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试点班) |
|
广播电视编导(纪录片方向) |
|
广播电视编导(摄影摄像方向) |
|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 |
法学(人工智能法学) |
此外,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体育部、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工作办公室)、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研究生处 |
|
资料来源:[17][18][19]具体招生专业详见学校招生网站 |
上海政法学院(13)师资概况
截至2024年4月,学校现有教职工近千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约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约95%,近300名教师具有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资格,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青年长江学者、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全国宝钢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上海市教学名师、东方英才、浦江人才、曙光学者等一批优秀教师。一批专家在国内外重要学会、国际组织等担任会长、主席等重要职务。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学术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200余人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兼职教师[4]。
杰出人才
宝钢优秀教师奖:胡戎恩[20]
东方学者特聘教授:MORRIS EMILY MICHIKO、刘越
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杨华、王文革、关保英
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吴鹏森、 闫立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年度 |
---|---|---|
行政法学教学团队 |
关保英 |
2009年 |
国际政治专业教学团队 |
王蔚 |
2010年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年度 |
---|---|---|
行政法学教学团队 |
关保英 |
2009年 |
国际政治专业教学团队 |
王蔚 |
2010年 |
截至2024年4月,法学学科是上海市一流学科、高原学科,形成了国际法学、行政法学、监狱学、犯罪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一批特色学科(方向),有的在上海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着力打造国家安全学、人工智能法学、纪检监察学等新兴学科和城市治理法治保障、“一带一路”司法、“一带一路”安全与反恐研究等特色学科方向群。现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
上海市高原学科:法学
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B类:法学(行政法学、监狱学、环境资源法)[21]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2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22][23]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律、国际商务、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审计、翻译[23]
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法学(B-)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为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法学专业(人工智能法学方向)为全国首家本科招生专业;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电视纪录片3个本科专业方向为全国首创,得到了业内高度认可。监狱学、社区矫正专业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评A+,位居全国第一。学校现有专业实验室、实训室35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00余个,其中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
国家级特色专业:监狱学、社会工作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监狱学、知识产权[24]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经济学、经济与金融、审计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广播电视编导[25]
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法学、工商管理
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财务管理和社会工作是
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社会工作
国家级培训基地:“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上海政法学院(3)作培训基地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法学教育实践基地[4]
上海市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基地
上海市教育高地:法学(刑事司法方向)本科教育高地、监狱学专业本科教育高地、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高地、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高地、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教育高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
上海高校紧缺艺术人才创新工作室:纪录片大师工作室[26]
类别 | 课程名称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双语课程 | 国际关系概论 | 上海精品课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司法部精品课程 | 环境资源保护法实务 | 社区矫正 | |
上海精品课程 | 经济法概论 | 自然资源法 | |
国际反倾销法 | 上海示范性全英语课程 | 国际商事仲裁法 |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 国际非诉讼争端解决机制 | ||
环境资源法 | 法律文书写作与推理 | ||
宪法学 | 国际贸易法 | ||
经济法概论 | 国际公法 | ||
WTO法律制度 | 国际金融法实务与争端解决 | ||
人力资源管理 | 美国司法体系与民事诉讼法律实务 | ||
刑事诉讼法 | 当代中美关系 | ||
国际公法 | 国际关系理论 | ||
环境资源法学 | 国际政治概论 | ||
国际政治概论 | 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 |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社会人类学 | ||
资料来源: |
根据2024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近年来,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高奖、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冠军、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特等奖、上海市“挑战杯”决赛特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6次上海市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冠军等荣誉;大学生摄制的纪录片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校男子、女子板球队连续多年双双荣获全国板球锦标赛冠军(推广组)。2017年9月和10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先后向学校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协会发来贺信,赞扬协会作出的积极贡献[4]。
获奖成果 | 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获得时间 |
---|---|---|---|
面向实践的法律高职教育教材体系化建设 | 侯怀霞 | 二等奖 | 2014年 |
高职法律类专业“2·3·3”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陈剑峰 | 二等奖 | 2014年 |
获奖成果 | 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时间 |
---|---|---|---|
“‘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政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 | 金国华 | 一等奖 | 2014年 |
理论·实务·案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法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建设(教材) | 关保英 | 二等奖 | 2014年 |
“天马系列”全景式创新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 王蔚 | 二等奖 | 2014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制与实践 | 张森年 | 二等奖 | 2014年 |
法学案例系列教程(教材) | 闫立 | 二等奖 | 2009年 |
上海政法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金国华 | 三等奖 | 2009年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材) | 关保英 | 三等奖 | 2009年 |
学生成绩
据《上海政法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学校学生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高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冠军、第七届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特等奖、第十六届上海市“挑战杯”决赛特等奖、连续三届上海市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冠军等荣誉;大学生摄制的纪录片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校男子、女子板球队连续多年双双荣获全国板球锦标赛冠军(推广组)。2017年9月和10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先后向学校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协会发来贺信。2018至2019学年,学校学生在“2018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市级奖项7项。2018年9月,学校禁毒志愿者队应邀参加“2018年第八届公益伙伴日”活动,以“青春禁毒行,无毒中国梦”为主题的禁毒宣传展示活动。10月,学校辩论队在第二届“龙图杯”全国高校法庭辩论赛中获亚军,其中学校法律学院史晨阳同学获“单场四次最佳辩手”及“总决赛全程最佳辩手”称号。2019年5月,学校模拟法庭竞赛团队获“日盈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冠军称号。在上海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由甘中飏等同学参与的项目获上海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本届大赛市级决赛法律类项目唯一特等奖。在上海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三等奖2项,比赛优胜奖1项。在上海市“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经济管理学院郑铿城、曾银、杨润涵三名同学组成的团队,在“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获S奖。[27]
类别 | 课程名称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双语课程 | 国际关系概论 | 上海精品课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司法部精品课程 | 环境资源保护法实务 | 社区矫正 | |
上海精品课程 | 经济法概论 | 自然资源法 | |
国际反倾销法 | 上海示范性全英语课程 | 国际商事仲裁法 |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 国际非诉讼争端解决机制 | ||
环境资源法 | 法律文书写作与推理 | ||
宪法学 | 国际贸易法 | ||
经济法概论 | 国际公法 | ||
WTO法律制度 | 国际金融法实务与争端解决 | ||
人力资源管理 | 美国司法体系与民事诉讼法律实务 | ||
刑事诉讼法 | 当代中美关系 | ||
国际公法 | 国际关系理论 | ||
环境资源法学 | 国际政治概论 | ||
国际政治概论 | 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 |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社会人类学 | ||
资料来源: |
获奖成果 | 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获得时间 |
---|---|---|---|
面向实践的法律高职教育教材体系化建设 | 侯怀霞 | 二等奖 | 2014年 |
高职法律类专业“2·3·3”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陈剑峰 | 二等奖 | 2014年 |
获奖成果 | 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时间 |
---|---|---|---|
“‘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政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 | 金国华 | 一等奖 | 2014年 |
理论·实务·案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法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建设(教材) | 关保英 | 二等奖 | 2014年 |
“天马系列”全景式创新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 王蔚 | 二等奖 | 2014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制与实践 | 张森年 | 二等奖 | 2014年 |
法学案例系列教程(教材) | 闫立 | 二等奖 | 2009年 |
上海政法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金国华 | 三等奖 | 2009年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材) | 关保英 | 三等奖 | 2009年 |
截至2024年4月,学院先后获批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合作组织检察官培训基地、司法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合作交流基地、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教育部全媒体时代教育法律法规执行力研究与实践中心、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上海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学校是“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和“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为CTTI(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4]。
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与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建)
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27]
校级研究院: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
校级研究所:司法研究所
序号 |
研究中心名称 |
负责人 |
挂靠部门 |
1 |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
刘晓红 |
上海合作组织2017-08-29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
2 |
上海政法学院教育政策与法治研究中心 |
吴强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3 |
上海政法学院老龄法治与权益保障研究中心 |
关保英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4 |
教育教学评估研究中心 |
关保英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5 |
法律与公共行政研究中心 |
杨寅 |
司法研究所 |
6 |
国际商务与法律研究中心 |
夏善晨 |
司法研究所 |
7 |
中国法制史研究中心 |
待定 |
司法研究所 |
8 |
行政法研究中心 |
关保英 |
法律学院 |
9 |
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
潘牧天 |
法律学院 |
10 |
科技法研究中心 |
蒋坡 |
法律学院 |
11 |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蒋坡 |
法律学院 |
12 |
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 |
王文革 |
经济法学院 |
13 |
竞争法研究中心 |
倪振峰 |
经济法学院 |
14 |
经济法研究中心 |
倪振峰 |
经济法学院 |
15 |
生命法研究中心 |
李惠 |
经济法学院 |
16 |
国际法研究中心 |
吴益民 |
国际法学院 |
17 |
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中心 |
王娜 |
刑事司法学院 |
18 |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中心 |
闫立 |
刑事司法学院 |
19 |
罪犯心理测试研究中心 |
范海鹰 |
刑事司法学院 |
20 |
证券期货研究中心 |
李强 |
经济管理学院 |
21 |
法与经济研究中心 |
康晓光 |
经济管理学院 |
22 |
全球公域安全与治理中心 |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
23 |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
王蔚 |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24 |
法律语言研究中心 |
沈海波 |
文学院 |
2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
张远新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6 |
翻译研究中心 |
张本梓 |
外国语学院 |
27 |
体育法学研究中心 |
谭小勇 |
体育部 |
28 |
立法研究中心 |
胡戎恩 |
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 |
29 |
社区矫正研究中心 |
刘强 |
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 |
30 |
城市与犯罪研究中心 |
吴鹏森 |
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 |
31 |
女性问题研究中心 |
王晓宇 |
合作发展处 |
32 |
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 |
金国华 |
学院 |
33 |
城市安全研究中心 |
闫立 |
学院 |
参考资料:[28] |
序号 |
研究中心名称 |
负责人 |
挂靠部门 |
1 |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
刘晓红 |
上海合作组织2017-08-29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
2 |
上海政法学院教育政策与法治研究中心 |
吴强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3 |
上海政法学院老龄法治与权益保障研究中心 |
关保英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4 |
教育教学评估研究中心 |
关保英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5 |
法律与公共行政研究中心 |
杨寅 |
司法研究所 |
6 |
国际商务与法律研究中心 |
夏善晨 |
司法研究所 |
7 |
中国法制史研究中心 |
待定 |
司法研究所 |
8 |
行政法研究中心 |
关保英 |
法律学院 |
9 |
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
潘牧天 |
法律学院 |
10 |
科技法研究中心 |
蒋坡 |
法律学院 |
11 |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蒋坡 |
法律学院 |
12 |
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 |
王文革 |
经济法学院 |
13 |
竞争法研究中心 |
倪振峰 |
经济法学院 |
14 |
经济法研究中心 |
倪振峰 |
经济法学院 |
15 |
生命法研究中心 |
李惠 |
经济法学院 |
16 |
国际法研究中心 |
吴益民 |
国际法学院 |
17 |
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中心 |
王娜 |
刑事司法学院 |
18 |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中心 |
闫立 |
刑事司法学院 |
19 |
罪犯心理测试研究中心 |
范海鹰 |
刑事司法学院 |
20 |
证券期货研究中心 |
李强 |
经济管理学院 |
21 |
法与经济研究中心 |
康晓光 |
经济管理学院 |
22 |
全球公域安全与治理中心 |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
23 |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
王蔚 |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24 |
法律语言研究中心 |
沈海波 |
文学院 |
2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
张远新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6 |
翻译研究中心 |
张本梓 |
外国语学院 |
27 |
体育法学研究中心 |
谭小勇 |
体育部 |
28 |
立法研究中心 |
胡戎恩 |
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 |
29 |
社区矫正研究中心 |
刘强 |
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 |
30 |
城市与犯罪研究中心 |
吴鹏森 |
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 |
31 |
女性问题研究中心 |
王晓宇 |
合作发展处 |
32 |
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 |
金国华 |
学院 |
33 |
城市安全研究中心 |
闫立 |
学院 |
参考资料:[28] |
校园风景(17)2016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2项,包括1项重点课题,中国法学会2016年部级法学研究课题4项,上海哲社规划项目7项,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重点课题1项。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31部,发表一般核心期刊论文155篇,发表重要核心期刊论文17篇,一般核心期刊论文138篇,获批7项“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共上报决策咨询报告50篇,其中22篇被中办单篇采用、4篇获中央领导批示,10余篇被新华社等省部级单位采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5项。
据《上海政法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2018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获批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中国法学会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1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获批市教委等厅局级研究项目12项,获“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立项2项,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6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2项。课题总经费共计300.70万元。获批横向科研项目53项,累计获批科研经费372.50万元。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330余篇, 其中重要核心23篇,CSSCI核心论文120余篇,一般期刊120余篇,重要报纸13份,一般报纸17份,刊于论文集28篇,专著30部。
2019年,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立项2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5项,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立项3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29]
研究专项 |
项目名称 |
姓名 |
国家社科基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大研究专项立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营经济立法研究》 |
胡戎恩 |
国家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重大研究专项立项 |
《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国内外法律规制比较研究》 |
杨华 |
所在学院 |
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所在学科 |
人工智能法学院 |
杨华 |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海洋基本法》立法宗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法学 |
国际法学院 |
许庆坤 |
我国国际商事法庭重大制度革新研究 |
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丁茂中 |
反垄断法的修订研究 |
法学 |
国际法学院 |
齐萌 |
公司债券违约市场化处置机制研究 |
法学 |
马克思主学院 |
王文臣 |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经济正义问题研究 |
马列·科社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所在部门 |
骆 群 |
犯罪被害人责任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
一般项目 |
刑事司法学院 |
李诗芳 |
依法治国背景下刑事司法语言研究与运用 |
一般项目 |
外国语学院 |
李 翠 |
汉语句法结构与语体选择的互动研究 |
青年项目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项目类别 |
所在学科 |
所在部门 |
张宪丽 |
新时代政府推动企业家精神培育的机制研究 |
一般项目 |
政治学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曹阳 |
人工智能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
一般项目 |
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王丽华 |
后BEPS时代全球税收治理及中国参与的法治进路研究 |
一般项目 |
法学 |
国际法学院 |
杨玲丽 |
“一带一路”投资风险的社会嵌入性治理研究 |
一般项目 |
社会学 |
社会管理学院 |
姜熙 |
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案例研究与裁判要旨通纂(1986—2016) |
一般项目 |
体育学 |
体育部 |
李婧 |
家族控制、合作偏好与私营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
一般项目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姓名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获奖时间 |
---|---|---|---|
杨俊一 |
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价值正义:国家社会治理的原则、原理与路径——兼论“核心价值观”规范国家社会治理的伦理路径 |
2018.11 |
张远新 |
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思想探析 |
2018.11 |
杨华 |
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海洋法权论 |
2018.11 |
关保英 |
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论行政法中技术标准的运用 |
2018.11 |
徐世甫、王文臣 |
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论“中国话语”形成的市场经济基础 |
2018.11 |
关保英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行政法分析学导论 |
2015.12 |
关保英 |
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行政法分析学导论 |
2012.12 |
闫立 |
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中国刑事政策的建构理性 |
2012.12 |
研究专项 |
项目名称 |
姓名 |
国家社科基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大研究专项立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营经济立法研究》 |
胡戎恩 |
国家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重大研究专项立项 |
《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国内外法律规制比较研究》 |
杨华 |
所在学院 |
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所在学科 |
人工智能法学院 |
杨华 |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海洋基本法》立法宗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法学 |
国际法学院 |
许庆坤 |
我国国际商事法庭重大制度革新研究 |
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丁茂中 |
反垄断法的修订研究 |
法学 |
国际法学院 |
齐萌 |
公司债券违约市场化处置机制研究 |
法学 |
马克思主学院 |
王文臣 |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经济正义问题研究 |
马列·科社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所在部门 |
骆 群 |
犯罪被害人责任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
一般项目 |
刑事司法学院 |
李诗芳 |
依法治国背景下刑事司法语言研究与运用 |
一般项目 |
外国语学院 |
李 翠 |
汉语句法结构与语体选择的互动研究 |
青年项目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项目类别 |
所在学科 |
所在部门 |
张宪丽 |
新时代政府推动企业家精神培育的机制研究 |
一般项目 |
政治学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曹阳 |
人工智能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
一般项目 |
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王丽华 |
后BEPS时代全球税收治理及中国参与的法治进路研究 |
一般项目 |
法学 |
国际法学院 |
杨玲丽 |
“一带一路”投资风险的社会嵌入性治理研究 |
一般项目 |
社会学 |
社会管理学院 |
姜熙 |
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案例研究与裁判要旨通纂(1986—2016) |
一般项目 |
体育学 |
体育部 |
李婧 |
家族控制、合作偏好与私营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
一般项目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