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第一夫人:宋美龄

跨世纪第一夫人:宋美龄

书名 跨世纪第一夫人宋美龄
出版时间 2000
ISBN 957-13-3061-2
定价 TWD450.00
发行地 台北
目录导航

内容介绍

*宋家皇朝之父-宋查理的发迹

宋美龄之父宋嘉树(又宋查理,1866-1918,胃癌终年52岁),原名韩教准,原籍海南岛,9岁随兄赴爪哇远房亲戚当学徒,12岁随宋姓堂舅赴美国波士顿,在堂舅之丝茶店当店员,改姓宋。他不甘心当店员,13岁逃跑到波士顿缉私船上,船长收容了他,后在北卡认识了卫理公会牧师,牧师突发奇想,打算将他改造成一个医生传教士,使他回到中国后能行医传教救人,遂于15岁皈依基督,得到富商卡尔的金钱赞助并进入北卡三一学院(现今之杜克大学)进修,16岁转学到田纳西州Vanderbilt大学神学院就读,19岁毕业,教会派他回上海传教。

21岁与倪桂珍女士结婚(倪系明朝宰相徐光启之后裔,基督徒,受西方教育,擅弹钢琴,大脚),婚后生三子三女,分别是蔼龄(孔夫人)、庆龄(孙夫人)、子文、美龄(蒋夫人)、子良、子安。

宋在上海滩的日子极为充实,做生意、教会活动和地下革命工作。他从印圣经开始发迹,投资上海商务印书馆,经营企业包括面粉厂、香烟厂、棉纺厂、进口重型机器等。26岁辞去传教士工作,28岁加入三合帮(红帮),结识孙中山先生,担任孙在上海党部的执行秘书,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供孙之个人开销,基本上保证孙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钱可花。并曾赴美募款两百万美元,缴交给同盟会,是孙之财神爷。他们两人互相依存,每次分道扬镳,受损失的都是宋查理。

*美式教育,全盘西化

美龄1897年出生,排行第四,幼年体胖被戏称为小灯笼,1907年10岁时与庆龄赴美求学,15岁成为乔治亚州的卫斯理安学院(Wesleyan college)的大一新生。16岁转学到东北名校麻州韦思礼学院(Wellesley college)。在美求学10年,她在思想上、举止上和谈吐上已全盘西化,她常说「我唯一跟东方沾上边的就是我的脸孔」。

*蒋宋联姻,牡丹衬绿叶

美龄1917年20岁毕业,回到上海,成为社交界名流。结识蒋介石,蒋对其展开追求。二人初识时,蒋只是浙江省一个雄心勃勃的暴发户,一个与声名狼藉的帮派集团有关系,并且在上海和广州有一群女人的粗鲁军人。

蒋14岁与毛福梅结婚,生蒋经国。25岁纳妾姚怡琴,不久蒋抱回婴儿蒋纬国,谓其为朋友之子,姚氏视纬国为己出。34岁与素不和睦的毛氏离婚,与陈洁如结婚。1927年,由蔼龄积极撮合,蒋允诺宋老夫人皈依基督,终获得与美龄结连理之许可,时蒋40,而美龄30。他们的结合,固然是蒋希望成为孙中山的连襟、革命志业继承人,以及获得江浙财团和缙坤阶级的资助,但也是宋家精心「设计」的策略,世人认为这是一场政治婚姻、权力与财势的结盟,影响中国近代史甚巨。

美龄是一位充满活力、专横傲慢、脾气急躁的夫人。婚后她扶摇直上,凭着她流利的英语与基督徒的信仰,她发表半官方谈话、写长信、评论文章和写书,以供在美国出版。欧美人士认为这种效果是极为迷人的,她也逐渐成为国族最有力量的宣传家与代言人。

*新生活运动,明日黄花

1934年,她会见了英美的传教士,他们说如果南京政府指望得到外国政府的支持和贷款,蒋介石必须先拿出明确的社会福利纲领,给境内的外国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新生活运动的源起,而美龄在运动的推行与宣传上扮演了「火车头」的角色,也让国人知道蒋夫人关心大家。

美国学者汤姆生研究中国近代改革运动,表示新运有两大矛盾,其一是此运动应是全民运动,但推展力量来自政府,缺乏民众的参与,因而无法扎根;其二是新运重精神而忽物质,在物质、经济层面无法配合,如乞丐、抢劫和贪污等,许多计画变成纸上谈兵。其实新运的另两个致命伤,乃是在推动时普遍弥漫宣传主义与形式主义。

蒋宋的新运,其出发点不能说不正确,其用意不可谓不崇高;但中国数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和贫穷落后的广土众民,再加上推行的不得当,良法美意很快的走入历史而成为明日黄花。

*西安事变,入虎穴救夫君

1936年,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过份嚣张,引起莫斯科对日本感到忧虑,命令中国共产党停止反蒋,谋求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毛泽东遂透过张学良与蒋委员长取得联系,蒋得到张少帅心志改变的消息,立即亲赴西安。他抵达后,少帅劝他停止反共战争,和毛结成统一战线,因为此于已经是发动爱国战争而不是打内战的时候后了。蒋断然拒绝这种主张,并立即将少帅与其同谋杨虎城调往华南,张杨二人遂秘密挟持蒋,即史称之西安事变。

时孔祥熙担任代理行政院长,国防部长何应钦要求显示武力,立即进攻西安,孔透过全国广播说「虽然我们都渴望解救委员长…….但我们的态度是,不能允许一个人的个人安全妨碍……」似乎他们准备牺牲委员长了。但是他们低估了宋美龄,她乘火车赶到南京,向何部长大发了一顿脾气。首先她必须克服人民抱有的,妇女在这种情况下不会保持理智的观念;其次,她必须说服将领们延迟已经做好准备的进攻。

南京各集团终于同意给予三天期限,宋子文以一介平民身分,立即登上租来的飞机赴往西安,终于说服蒋介石勉强同意叛军所提的几项重要的要求:改组政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停止内战。宋子文第二天返回南京,协同美龄与戴笠再飞西安接蒋返回南京。少帅向南京自首,承担了西安事变的全部责任,宋子文与蒋夫人以其勇于悔过,维护委座安全,担保免予处分,令其戴罪立功。蒋的全身而退被崇拜者说成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委员长和夫人照片印在1938年第一期「时代」杂志封面,作为「新闻人物伉俪」,美龄成为更引人注目的国际名人。

这个不寻常的事件还有个尾声,少帅促成了人们长久以来一直谋求的统一战线,尽管它后来又破裂了,他的功过是永远辩不完的公案。从此他与宋子文、宋美龄关系密切。但蒋由于这次受辱、由于打破他消灭共产党的梦想而始终没有原谅他,国民党认为西安事变是共产党胜利的开端。少帅从此被软禁,他在生活条件优厚和严密的监督下渡过大半个世纪的幽居岁月,于2001年离世。

*抗日圣战,活跃的第一夫人

美龄于抗战时代积极投入救国救民行列,她在重建空军、动员妇女、保育幼童、救助伤患、国际宣传和对美外交等重大工作上,表现杰出。

时中国空军绩弱不振,她认为有必要建立现代化的空军以保护领空,蒋介石任命她出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她聘请美籍陈纳德担任顾问。在中国飞行员尚未培养茁壮前,她要陈纳德征募美籍志愿飞行员,组成「飞虎队」。1940年12月,连炸中国一年未遭抵抗的日本空军在空袭昆明时,突遇美国战斗机升空对抗,日军重创,飞虎开始在中国战区建功,先后在缅甸、中国、泰国和越南上空打了七个月的仗,根据陈的说法飞虎和日本空军作战50多次,从未失败过一次,摧毁日军人机远超过自身损失,且仅花费了中国800万美元。

抗战期间美龄积极投入劳军,1937年在南京往上海的劳军途中,遭逢日军飞机扫射,发生严重车祸,折断数根肋骨,躺在泥沼中失去知觉。国民政府自南京撤退到汉口时,国军在艰困的物质条件下作战,她积极组织妇运,向海外或华侨募捐医药品或冬衣,开办救护训练班、识字班、干部训练班、疏散女工至川陜各地进行征募、慰劳、协助征属、救济难童、扫除文盲、提倡手工艺等。

1938年武汉失守,退居重庆。当时大批无家可归的幼童饥寒交迫到处流浪,民族幼苗陷入惨境,她乃主持「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派出工作人员到战区抢救难童,蒋宋夫妇各认捐两百名儿童的生活费。保育会先后在全国成立20余个分会,设置了53个保育院,收容三万名难童,并征求海外认养,每个幼童每年的养育费为20美元,收养者可获得一张被认养幼童的照片。

不可否认的,蒋宋在抗战时确有优异表现,但孔宋家族的大发国难财,无法有效约束党政军队的贪婪腐化、鱼肉百姓,致使民生多艰,人心丧失,种下了日后「收复失土、丧尽民心」的因果。

美龄具有多重性格和不同行事标准,她以国家民族的安危为重,却不忘袒护孔宋家族营私误国与外戚干政;她以爱心光照国军遗族与孤儿,自己亦乐享锦衣玉食和荣华富贵。

*游说美国,母仪开罗

美国许多领袖并不欣赏蒋介石。二次大战时,美国人一直怀疑他会和日本私通谈和,亦质疑他为保留实力对抗中共而未尽全力抗日,国共内战时,他们不满国民党政府的腐化无能。尽管如此,美龄照样使美国佬倾倒不已,照样使他们支持「国民党中国」,军事经济援助源源而至,直到1949年大陆变色时,美援始暂告中断。但1950年韩战爆发,美又恢复注入蒋之政权,美第七舰队开始协防台湾,因而扭转了台湾的命运。

对美国大众来说,蒋夫人并不是一个不知名的人物,时代、生活等杂志都曾宣传她的形象,1941年美国作家项美丽的「宋氏三姊妹」出版,更增加她的知名度。1942年11月她以治病医治为由赴美,次年2月身体康复后,她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在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纽约、芝加哥、加州奥克兰、落杉几及加拿大渥太华等地访问、发表演讲,所到之处无不万人空巷,造成极大轰动。

她演说的重点包括宣扬中国军民抗战的艰苦与决心、控诉日军之残酷暴行、强调中美两国之长期友谊与美军参战的贡献等,在讲词中她丝毫不露乞怜和乞援的痕迹,但听过演讲的国会议员与美国人民,立刻同声要求美国政府加速援华,而民众亦慷慨解囊,连罗斯福总统亦不得不公开表示会加快军援中国的速度。

1943年美国罗斯福总统、英国邱吉尔首相及蒋介石在开罗的会议,是近代中国元首首次参与国际性的高峰会议,也使中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跻身「四强」。开罗会议全是男人的天下,唯独美龄「母仪开罗」,与三巨头平起平坐。中国代表团重要成员虽皆能操英语,但她认为他们的口译不够好,常经重译蒋的声明和对方谈话。她的穿着、谈吐和举止可说是会场附近的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外,最主动、鲜明的展现。

*山河变色,金元外交

1948年底,国民党在内战战场上节节失利,美龄以为她与国务卿马歇尔的私交可以扭转局势,匆匆赴美乞援,然而「国破无外交」,杜鲁们总统不愿意卷入中国内战。1949年,蒋在兵败如山倒、和谈呼声甚嚣尘上的情势中引退,国府退守台湾。

美龄继续留在美国年余,开展另一种性形式的外交,组织推动「中国游说团」,结合孔宋家族、国府驻美外交官、以及美国政客、报人、巨贾、和权力掮客,在反共、拥蒋、保台的三面鲜明旗帜下,将游说文化的威力渗透到美国政治与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当时的美台关系,除了正常的外交接触,即以介入美国选举和利用游说团为两大重点。国府跨海「辅选」「助选」,总统锁定共和党,参众议员只要是反共反毛,认同中华民国,皆可分一杯羹。获得「台湾钱」的美国政客,自然成为游说团的一分子。在长达二十余年时间里,这个游说团充分左右了美国对海峡两岸的政策,十足发挥了呼风唤雨的游说作用,直到尼克森出卖台湾而式微。

*宋美龄之大姊与二姊

宋家因三姊妹的婚姻关系而步入中国政治权力的核心,但也因此而造成家族的分裂。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姻,是使宋家从买办家庭变成权势家族、从区区上海宋家跃为中国统治家族的敲门砖。没有孙宋的联姻,蒋介石也许不会热烈追求宋美龄,宋家成员不可能步上政治坦途,中国近代史或将改写。

西方人尝言三姊妹中,蔼龄爱钱、庆龄爱国、美龄爱权;另一说法是蔼龄爱权力(power)、庆龄爱人民(people)、美龄爱政治(politics)。

宋蔼龄以其敛财手段而闻名中外,她13岁赴美乔治亚州的卫斯理安学院(Wesleyan college),20岁完成学业后,返回上海担任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1913年孙推动二次革命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宋家亦移居横滨成为政治流亡者。时孔祥熙33岁,自幼在银行家、金融家、和当铺经纪人的富裕环境中长大,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与蔼龄相恋,他的富裕令她倾心,1914年二人在日本结婚。孔宋「夫妻党」充分利用职权与特权聚敛财富,他们利用抽取佣金、套取外汇、操纵公债、投机银价等巧取豪夺的行径,使孔宋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家族。

他们育有四个子女,大女儿孔令仪较少公开活动;长子令侃、次子令杰、二女儿令伟则热中「权与钱」,亦最会奉承小姨妈(美龄)。在第一夫人的卵翼下,他们目中无人,为所欲为;烘焙了无数的争议与丑闻,也获得中国人的最多白眼。蔼龄1973年癌症病死纽约,84岁。

1907年,14岁的宋庆龄赴美受教育,20岁于卫斯理安学院毕业后,返回横滨家中,协助孙中山先生处理英文信件,与孙秘密相恋。1915年孙与元配卢慕贞办妥离婚手续,宋家搬回上海法租业,庆龄提出与孙结婚之请求,时孙49岁,庆龄22岁,宋家人震惊且极力反对。庆龄不顾家人阻挡,扬言将私奔,于夜间越窗搭船,抵日本的第二天即与孙结婚。在当时,孙宋婚姻是个大丑闻,除宋家外,革命党同志和基督教人士都表示不满,许多人对孙的私德大摇其头。

宋查理立即搭船赴日,但为时已晚,在激烈的争吵中,他指责孙中山背叛了他们的友谊,他提醒孙勿忘了他们共同奋斗过的20年,现在,胜利指日可待,他最好的朋友怎能失去理智,破坏他们的互信呢?孙仍镇静自若,他没什么可说的。几个月后,宋查理对一位挚友说「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这么伤心过,是我自己的女儿和我最好的朋友所造成的。」

1925年孙中山逝世,庆龄32岁。国共分裂,她认为国民党左派才是真正继承孙中山的精神和思想,与蔼龄、美玲、子文等蒋介石派终生相左。1949年被选为中共副主席,在红色中国担任位尊无权的仪式角色。1981年病死,享年88。

*宋美龄之姊夫与哥哥

蒋的治国之术首须掌握军权与财政大权,因此他个人牢控军权,财政大权则由美龄之姊夫孔祥熙、兄长宋子文二人护盘。自20年代至40年代,国民政府的财经部门与金融机构,全由孔宋轮番把持,郎舅二人皆做过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财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和院长,宋亦曾任外交部长、广东省主席。

孔宋二人在官场上所担任的职位相若,利害关系纵横交错,又都不忘假公济私,巧取豪夺,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在争宠、争权、与争利的「三争」之下,孔宋之间展开了一场连绵不绝、致死不休的恶斗。

抗战胜利不到四年,半壁江山已「赤燄遍天」。许多分析家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崩溃,社会经济改革迟滞难行,国民党的自我戕害,孔宋家族的营私误国,致使民心尽失,无疑占极大因素。

孔宋家族视国事如家事,把国家当私产,政治、外交、经济、金融无不插足,固令人咬牙切齿,然蒋介石允准孔宋触须盘绕政府方针大政的作为,尤须负完全责任。大陆变色,蒋不再起用孔宋,二人均避走美国,过着富裕的生活。

孔1967年病逝,终年87岁,宋子文并未参加丧礼。宋1971年因食物哽咽而死,享年77,当时在纽约的美龄、蔼龄及其子女亦皆未参加丧礼。

*失根兰花,漂泊他乡

蒋介石在台湾的年代,励精图治、全力巩固其最后据点,然其观念作风却未能与时推移,他依旧是保守的强人政治样品,视国家如私产,个人权力与国家前途混淆为一,他的「传子做法」,即是「万世一系」思想的建构化。他一直是一个不屈的民族主义者,坚定的反共思想者,而台湾是他实现「帝王之治」的乐土。蒋宋夫妇在宝岛上,两人的感情「老而弥笃」,共同渡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安定、最有意义的最后四分之一世纪。

蒋介石1975年4月逝世,享年87,时77岁之美龄于9月搭机离台赴美。综观美龄对蒋的正面影响,可说涵盖了思想、政治、外交和宗教信仰四个层面。在思想上,她拓宽了蒋的国际视野和现代知识;在政治上,她巩固了江浙财阀对蒋的支持,并以个人魅力与机智协助蒋化解大小危机;在外交上,她利用其美国背景,大大影响了美国媒体、政界及教会对蒋和国民党政权的支持;在宗教上,她使蒋成为虔诚之基督徒。她为蒋的革命事业带来巨大的助力,而建构了六十年的蒋家朝代;但她及其家族亦为蒋的政治生涯蒙上了许多无法洗刷的污点和负面冲击。

1978年蒋经国当选总统,美龄以「深恐赌物生情,哀思蒋公不能自已」而未参加其就职典礼。1986年蒋介石百岁冥诞,在美国住了十年的美龄回到台湾,陆续发表「我将再起」、「畅说年来之所思所感」和「结果你们来承担?」等文。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病逝,李登辉在四个小时后继任总统,国民党秘书长李焕与宋楚瑜、高铭辉和马英九三位副秘书长表明请李登辉出任代理党主席。美龄以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之一的身分,认为党魁人选不宜仓促决定,应依党章规定到七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时始予定夺,企图干扰该案之提出,遭宋楚瑜等发言应支持该案之提出,该案终获全体中常委以起立方式无异议通过。美龄的行径,可说完全错估了台湾的政治形势,也高估了自己的威望。她显然未憬悟到她的呼风唤雨已一去不复返,蒋家时代亦随着蒋经国的去世走入了历史。

1988在国民党第13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她的「老干新枝」之说喧腾一时。1991年返回纽约,携带百箱行李和使用公务护照之问题,民进党对她大肆挞伐,她听到消息之后觉得伤感。1995年适逢二次大战结束五十周年纪念,她应邀重返美国国会山庄发表谈话,重温往日旧梦。2000年元旦,她亲自到纽约市皇后区世界日报社主持「蒋夫人宋美龄女士暨书画名家跨世纪千禧联展」揭幕典。

*结语

在19世纪、见证20世纪、目睹21世纪的宋美龄,一生浸润于荣华富贵和享受无限权力,和她同时代的风云人物,全遭历史巨浪吞噬,唯有她方欢度104寿辰。「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海峡两岸的「山河」、「家国」皆已变色,在夫死子丧孙亡党弱的变故下,美龄选择乘风远颺,终老异邦[1]

图书目录

宋美龄的家世关系

宋美龄的性格与行事风格

宋美龄的外交手腕

蒋宋联姻对宋美龄的影响

宋美龄对蒋介石的影响

宋美龄对中国的影响

宋美龄与美国的关系及其影响

宋美龄哪些特长值得借镜?哪些缺点可引以为鉴?

宋家对蒋介石的影响

宋家对中国的影响

宋家子女婚姻关系对家族的影响

蒋宋对中国的影响

蒋宋对台湾的影响

蒋宋政权与今日台湾领导风格之比较

人物介绍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4日),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