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 主审,陈敏生 主编,陈跃龙,黄少华,王甲东 副主编
ISBN:10位[7535944574] 13位[9787535944573]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29.80 元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意外状况常常让我们防不胜防。如果能够未雨绸缪地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一种珍重。本书以简洁的文字、生动的图片讲解了各种情况下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以及出血、骨折、溺水、中暑、烧伤、电击等紧急情况的救助方法。通过本书学一点急救知识,在家人、朋友或路人身处危难时不至于束手无策,让原本可以挽救的生命不至于悄然流逝!本书是家庭必备的急救保健常识书籍。
本书是献给家人和朋友的最好礼物,通过阅读并掌握书本中的急救常识,让急救生存链的理念在更多人的心中扎根,从而可以帮助更多的市民在危急时刻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不至于因为处理不当而失去宝贵的生命。这本通俗易懂的家庭急救手册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后记: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意外状况常常让我们防不胜防。如果能够未雨绸缪地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一种珍重。
在人院前对病人、伤员等进行紧急救助,是一个充满着爱心的志愿者项目,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项目的意义,自愿加入到这项工作当中。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感谢专家委员会的7位专家:李宗浩教授、许子彬副主任医师、刘晓青副主任医师、杨冬梓教授、金辉教授、蒋龙元副教授和廖威明教授,为本书提出了指导意见和修改建议。
感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严广斌医生、黄伟青医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郑宗珩博士、温小粤博士在图片拍摄现场的悉心指导。
感谢广州医学院学生处的张珊莉老师、麦倩挚老师和14位学生(谭绮芬、温涛、王申武、林子凡、罗为展、粟珺、韦佩珊、江曼、林绍章、陈彦飞、区伟俊、汤凌佳、李淑贤、王或),以及家庭医生杂志社企业发展部的林宇、沈玉晨。他们凭借着自己对急救知识宣传的热情,在2007年深秋之时,共同完成了一件值得终身回忆的事情! 感谢广东科技出版社的黄达全社长、丁春玲副编审,在他们的建议、指导下,这本书以深入浅出、举例说理相结合的形式,使大家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有关的急救知识。
书籍的制作、出版是一个复杂而又艰苦的过程。如果这本书能够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就是对付出诸多努力、心血和劳动的编辑人员的最大安慰和鼓舞。因此,感谢所有阅读及购买本书的人,是你们和我们一起推动着院前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发展。
编者
2008年初 于广州
命悬一线,电梯事故如何应付;车祸救治的七大步骤;应对中风,早急救早见效;煤气中毒,别急着打电话;处理骨折的五大策略;烧烫伤如何自救;坠落伤,应该怎样搬运伤员;猫狗咬伤,千万不可马虎处理。
正确运作,受用终生
一小男孩在与哥哥打闹时用石灰粉互掷,结果左眼不慎被投入大量石灰,幸亏在送医院前邻居制止了家长准备用清洗的做法,而是改用花生油处理,小男孩的眼睛才没有因此变瞎。
错误动作,悔恨一生
张三从五楼搭乘电梯,电梯刚开始下降就突然停止了运行。半小时后,求助人员撬开已经坠落到一楼的电梯门,发现张三紧贴在电梯地板上,全身摔得血肉模糊。电梯内摄像头显示,事发时他先是用手拍打电梯门,没多久便开始砸门、踢门,最后,在他企图掰开电梯门时,惨剧发生了……
河南电视台记者曹爱文接到新闻线索,称有一女孩落入河中。她赶到事发地点,女孩已经被当地村民救了上来。而曹爱文得知当地村民不懂急救时,放下相机,拨打急救电话,并询问心肺复苏的手法。可惜,由于急救知识不足、急救手法不正确等原因,她终究没能挽回女孩的生命,眼泪无法抑制地夺眶而出……
权威专家亲自撰稿:内容专业、严谨、科学、实用。
图文并茂操作性强:600余幅医学院学生真人模特示范彩图,全国道创。
科普写法通俗易懂:急救口诀琅琅上口,特别注意循循善诱,急救步骤清晰明了,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献给家人和朋友的最好礼物,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家庭必备、亲友必知、同事必读。
如果现场目击者能够对伤病员实施正确及时的求助,帮助其恢复和维持生合体征,减轻事故和疾病对机体的伤害,将会为后续的医务人员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并将大大减少死亡率致残率。这对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家庭悲剧和降低社会负担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钟南山院士
大爱无涯 守护生命
本书详细介绍40种常见突发疾病、意外情况的急救知识和求助方法,图文并茂,指导人们在求助人员到来之前,正确进行现场处理,最大限度减免伤亡,留念生命,远离遗憾!
陈敏生1962年生。广州医学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科协党委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广州医学院学报》主编。
198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1990年在湖南医科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99年,受广东省委组织部委派,作为广东省第一批高层次管理人才出国进修班成员到美国夏威夷大学学习一年。两度被选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学术骨干。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20多年来,致力于祖国的医学与医学教育事业,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辛勤耕耘。作为第一负责人及主要研究者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重大攻关项目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疾病诊断治疗常规》专著一部。曾获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进步奖多项。
第一章 基本技术受用一生
一、火眼金睛辨指征
二、急救小帮手
三、心肺复苏术:恢复生命的引擎
四、骨折固定:你懂几种
五、包扎:不同部位,不同技巧
六、随机应变,搬运原来并不简单
七、你该如何处理晕厥病人
第二章 生活事故化险为夷
一、发生溺水,急救步骤不可乱
二、命悬一线,电梯事故如何应对
三、海氏手法帮你去除气管异物
四、如何巧妙应对食管噎食
五、车祸救治的七大步骤
六、莫让生活中的电老虎伤人
七、关节扭伤,先冷后热
第三章 常见疾病妥善救治
一、让胸痛瞬间解除
二、“羊角风”发作怎么办
三、高热降温有妙方
四、哮喘病人的体位和缓解
五、应对中风,早急救早见效
六、解除中暑:搬、擦、服、掐、补
七、正确手法减轻鼻出血
八、抽筋,反其道而行之
第四章 毒物中毒巧妙化解
一、煤气中毒,别急着打电话
二、食物中毒,催吐为先
三、化学药物中毒,巧用蛋清、木炭粉
四、酒精中毒,妙用解酒法
第五章 物理伤害不可小视
一、处理骨折的五大策略.
二、烧烫伤如何自救
三、冻伤后,如何融化身体内的“冰块”
四、爆炸伤:避免第二次伤害最关键
五、利器伤:第一时间应止血
六、坠落伤,应该怎样搬运伤员
第六章 化学伤害机警应付
一、酸碱伤害,先区分后应对
二、轻松应对化学物品人眼
第七章 妇儿急症谨慎处理
一、突然分娩时,做一个新生命的引路人
二、如何让婴儿呛奶有惊无险
第八章 动物伤害轻松摆平
一、蜂蜇伤,不只是一根蜂刺那么简单.
二、猫狗咬伤,千万不可马虎处理
三、对付毒蝎蜇伤有妙法
四、毒蛇咬伤,冷静结扎谨慎排毒
后记
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也许,你觉得这些离你很远,但细细想想,现实生活中,你总能看到、听到甚至亲身经历一些意外事件的不请自来。其结果,正是由于事件亲历者对突发状况的准备不足及急救知识的严重匮乏,导致了一幕又一幕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
2002年11月26日晚21时许,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的张某回家后,发现室内液化气泄漏,便将客厅、厨房电灯打开,随即到屋内查看情况并关闭阀门、打开窗户。然而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开灯的举动,竟酿成大祸。由于开灯产生的电火花导致液化气爆炸,造成9人死亡,7人受伤的特大事故(其中,住张某楼上的孙某一家八口人,仅有一名4岁的男孩幸免于难)。
2006年12月与2007年6月,曾为我们带来无限欢笑的相声界代表人物马季先生和侯耀文先生均因突发心脏疾患先后离开了我们。据报载,其看护人员或亲友在第一时间发现他们的恶心、出汗、胸口难受、神智不清等异常情况后,尽管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却因为基本经验的缺乏而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行为,等到医务人员赶到时,他们的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
还有一个例子更是充满了黑色的讽刺意味。1989年,李某在前往北京香山的旅游途中,突发心脏病,得幸现场群众发现后马上对其进行了心肺复苏,并拨打120求救,终使其转危为安。7年后,李某再次心脏病突发,却倒在了自家的卫生间里。当时正在家里打麻将的一众亲友,集体地惊慌无助,却没有一人懂得只要在其心口上“打两拳”就可能避免这种眼睁睁的生死别离。
……
为上述让人痛心的实例写下结语,只能是个人惨遇和亲友泪水所折射出来的急救常识缺失之憾。为意外夺去的命运,我们空留一声悲叹。这些或近或远的悲叹,是急救知识尚拘囿于医界的普遍疼痛,是科技进步、物质丰富幻觉中蓦然惊醒的惶骇——我们以为自己在向文明飞奔的路上,我们以为生命已经貌似强大成万物之王,却发现结果竟是赤膊上阵,经不住草动风吹的脆弱难当。因此,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是我们必须喊出的大声呼唤。
人们在家庭中生活,家庭又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尽管一些意外伤害和危重急症可以在任何环境和空间出现,但是,大量的日常危重急症还是在家中发生的最多见。根据北京急救中心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四年半的时间内大量日常统计资料,88%的猝死发生在家庭。再如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药物,煤气中毒,食物中毒,小儿气管异物,等等,家庭也是其最常见的发病环境。从这一层面来看,毫无疑问,急救的“第一现场”就是家庭。因此,做好家庭急救,为后续医护人员的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减少伤者的致残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书到用时方恨少,居家必备赛金宝。《生命救助手册》就是这样一本顺应大众呼声的精心之作,其间饱含着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编创队伍对医者仁心、守护生命的道义和责任,饱含着百万大刊《家庭医生》杂志多年来在普及医学知识方面的独特心得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饱含着广东科技出版社通过出版喉舌为广大民众谋健康的拳拳心愿和珍贵情谊。
全书详细介绍了溺水、电梯事故、车祸、火灾烧伤、电击、冠心病、哮喘、煤气中毒、食物中毒、骨折及猫狗宠物咬伤等40种常见突发疾病、意外情况的急救知识和救助方法,图文并茂,易懂易学,指导人们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正确进行现场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免死亡,留住生命,远离遗憾。
本书的编创队伍本着通俗易懂和易于实操的原则分七大类通过八个事项对每一种突发状况进行全面阐述,力求为读者奉上一道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权威大餐。以生活中常见的煤气中毒为例,书中首先按中毒者的症状,做了轻、中、重程度之分,并明确指出各中毒程度可能的预后状况。然后对其致病机理,及急救原则进行统述。在急救原则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实图示范,详细列出开窗稀释毒气,将中毒者尽快移离现场,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让中毒者安静休息(清除其口腔呕吐物并注意保暖),最短时间内检查中毒者生命体征、判断中毒程度 ,予以相应的心肺复苏操作,在条件许可下,给予流量为10升/分钟的吸氧治疗七大步骤。为方便广大读者掌握,编写专家专门提炼了琅琅上口的急救口诀,以达好懂易记的学习目的。同时,书中还对救治行为有效与否的具体指标和如何预防煤气中毒的有效措施加以规范整理。最值得一提的是,编创者站在救助者的角度上,还对可能的错误救助行为以“特别注意”项单独列出:如严禁明火、开启电源、打手机等可能引致爆炸的危险行为;救助以通风为要,应在毒气浓度较低时展开救护;人工呼吸应尽量持续到医护人员的到来等。全书形式图文并茂,行文专业严谨,重点简明突出,写法科普得当。
总之,通过本书,就是要让广大民众认识到许多意外状况并不可怕,只要认识它、预防它,出现问题及时抢救,掌握好方法,都是可以转危为安的。更由于其多发于各个家庭,所以只要我们有知识、有胆识,就可以挽救我们的亲人的生命。从这个角度上,本书也可以说是一本为富有责任心和热爱生命的广大读者提供科学的自救和救助他人生命方法的爱心之书。
最后,在意外事件与生命救助之间,我们需要重申一些常识。意外事件之恶,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从来就不曾消亡。生命救助之善,即在于以珍视生命健康名义,遏制意外事件结出的恶果。由此,对急救知识的主动修习,就此成为道义和抗争的武器,为千家万户民众的参与,找到一条积极乐观的生活路线。也许要说,不幸的是,过去我们曾经因对意外事件的漠视而充满悔恨;也许要说,幸运的是,现在我们有了本书提供的救助的武器而终于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