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巴蜗牛

江西巴蜗牛

中文名 江西巴蜗牛
学名 Bradybaenakiangsinensis
俗名 蜒蚰螺、天螺、水牛
目录导航

分布情况

江西巴蜗牛江西巴蜗牛       江西巴蜗牛分布于黑龙江、北京、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广西等地,生活环境为陆地,主要栖息于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树林边、农田田埂、垄间杂草丛或乱石堆里以及住宅公园附近。在山区灌木丛草丛中也可见到。贝壳较大,壳质厚,坚固,呈圆球锥形。壳高28毫米,宽30毫米。有6—6.5个螺层。顶部几个螺层增长缓慢,略膨胀。体螺层增长迅速,特别膨大。壳顶尖。缝合线深。壳面呈黄褐色或琥珀色,有光泽,并具有稠密而细致的生长线和皱褶。体螺层周缘有一条红褐色色带环绕。壳口呈椭圆形,口缘完整而锋利,略外折;轴缘在脐孔处外折,略遮盖脐孔。脐孔呈洞穴状。

 

药用价值

江西巴蜗牛图册江西巴蜗牛图册(4)Bradybaena kingsiens(Martens)  【药 名】:江西巴蜗牛  【来 源】:为巴蜗牛科江西巴蜗牛的贝壳。  【功 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主 治】:用于小便不利、 疖肿、痔疮、脱肛红肿者。  【性味归经】:甘淡,寒。入心、肺、肝、膀胱、大肠五经。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5一10克。  【别 名】:蜒蚰螺、天螺(《中国药用动物志》)、土牛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广西、江西、四川、湖北、湖南、河南、河北、黑龙江等省。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壳入药,春、秋捕捉,捕后晒干或鲜用。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含酯酶(esterase)、氧化酶(oxidase)、等多种酶。含牛磺酸、r- 氨基丁酸、肌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含多巴胺、5一羟色胺、精胺、亚精胺等多种胺类。含黄嘌呤、吹黄嘌呤等多种嘌呤。

江西巴蜗牛图册江西巴蜗牛图册(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