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川三斋(永禄六年1563 - 正保二年1645),幽斋(藤孝)长子,幼名熊千代,通称与一郎、长冈越中守,名忠兴。出仕信长、秀吉,任丹后宫津城主。关原合战属东军,立有战功,后封丰前中津城主、小仓城主,元和五年(1619)将家督位让与子忠利,剔发,号三斋,宽永九年(1632)移封肥后,当主忠利入熊本城,三斋入八代城,后来移居京都,专心茶事。利休七哲之一人,有《细川三斋茶书》。
其风格与“石州流派”相似。
茶碗开碗方法
《东洋见闻录》
日本的茶碗,除青瓷和有田烧等瓷器,大多陶器类的茶碗、盘子用前都需要一个专门的处理叫做“开壶”。
1:每个茶碗10克御守塩调和洗米用过的水煮。(日本古代用御守塩配合海带一起煮)
2:锅底需要放入毛巾垫着,以免茶碗底部加热过快爆裂。
3:煮开之后微火再煮20-30分钟,然后自然放凉使用即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打开锅不然茶碗会爆裂。
铁壶保养分为中日两种
中国铁壶保养
使用铁壶原因:具有陶瓷不容易破碎,导热速度快,保养目标是养壶如新。需要去掉铁壶中的沉淀物和铁锈。
操作方法:
1:利用丝瓜瓤加水,将壶内的锈斑剥落,反复多次直到再无铁锈脱落。
2:发酵程度低的茶类为主。例如:高山茶、绿茶、普洱新茶等将5-10克茶叶放入铁壶,加水蒸煮约10分钟。茶叶中所含的丹宁和铁壶中溶解出的铁份,会在铁壶表面形成一层丹宁铁的皮膜,将更不容意生绣;同时可去除新壶的异味。烧开后将壶内水倒掉,每天重复2-3次,持续15天左右直至水质清澈即可。使用
日本铁壶保养
使用铁壶原因:虽然铁壶很早传入日本但是一直没有广泛传播。到18世纪中期日本茶道开始形成统一的意识,他们发现煮茶最好的水源的河床都有大量铁砂成分,用铁壶煮水可以提高茶味品质。因此18世纪开始大量仿造唐代铁壶,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
操作方法:
1:10克御守塩调和200克醋(白醋为佳),放入壶中小火煮,不能干烧。(御守塩与醋混合加热时产生次氯酸消除壶中细菌群落,御守塩没有海塩那样的强腐蚀性所以日本茶道多用)
2: 5克御守塩配合200克清水与15克裙带菜(或海带),放入壶文火中煮。(在御守塩促进下海藻会释放岩藻多糖成分和褐藻酸塩钠,这个本身可以在壶内形成包浆,而且岩藻多糖成分在现代医学中发现是抑制和预防癌细胞生长的)
3: 放入竹节、竹根、竹叶混合250克入清水,放入壶里煮30分钟。
4:擦干后下次就可以煮水泡茶饮用
《东洋见闻录》记载如下:
乙御前釜
茶汤釜的一种,乙御前的意思是多福,指较丰满之物。织田信长所持,赠于柴田胜家,此外也有一些相关的记载。
大井户加贺
大井户的朝鲜茶碗,加贺前田家所有,因此得名。同类中的最上品,别称狮子,与喜左卫门、细川并称天下三井户。
绍鸥茄子
汉作茄子茶器,茶人武野绍鸥所有,因此得名。是饴色小茶器,被列为天下四茄子之一。
松屋肩冲
汉作肩冲茶器,别名松本肩冲,奈良涂师松屋从村田珠光手中所受。许多大名、富豪企图得到这一名品,都未能如愿。
一重切园城寺
竹制花器,丰臣秀吉小田原征伐从军石,千利休取伊豆韮山竹制做,赠子少庵。据说此物妙处就在那略微漏水之处。
曜变稻叶天目
最有名的曜变天目茶碗,为淀藩主稻叶家所有。茶碗内侧的黑底色上有7色星纹,因此得名,后从稻叶家转卖于别家。
松花
中国南部所做的叶茶壶,与松岛、三日月并称天下三名壶,从村田珠光经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手,最后流传至尾张德川家。
国司茄子
汉作茄子茶器,天下三茄子之一。原为伊势国司北皇家所有,因此得名。后为茶人松花堂昭乘所收藏,成为八幡名物中的首品。
富士茄子
唐物茄子茶器,天下三茄子之一。正姿令人联想起富士山,因此得名。经足利义辉、丰臣秀吉之手,最后为加贺前田家所有。
大讲堂釜
茶汤釜的一种,最初据说是由比睿山延历寺的香炉转用而来的,特征是釜体上铸有横书“大讲堂”文字。
三好粉吹
朝鲜茶碗中的名品,碗体涂以纯白色的漆粉,原为三好长庆所有,因此得名。经丰臣秀吉和金森宗和等人之手流传到了三井家。
相似茄子
代价100贯,别名百贯茄子,与九十九发茄子得名的由来颇为相似,因此得名。大友宗麟所有。
上杉瓢箪
汉作唐物茶器,天下六瓢箪之一,上杉景胜所有,取物主之名,别名也称大内瓢箪、大友瓢箪,后流传至纪州德川家。二重切夜长竹制花器,跟从丰臣秀吉小田原征伐从军之际,千利休取伊豆韮山之竹制成,同时所作其他二支分赠其子与秀吉,夜长为利休自己爱用。
三日月叶
茶壶,有七枚大瘤,形似倾斜的蛋黄,因此得名。经由足利义政、三好义贤流入织田信长之手,本能寺之变中被烧毁。
九十九发茄子
绰号“流转的茶器”,战国时代第一名品茶器。村田珠光以99贯购入,因此得名,曾为朝仓宗滴、松永久秀、织田信长等人所有。
平蜘蛛釜
天下之名品,平整之型令人联想起地上爬行的蜘蛛,因此得名。松永久秀拒绝转让于织田信长,装满火药将其炸毁。
青磁千鸟
砧青磁香炉,丰臣秀吉所有。盗贼石川五右卫门打算将其从伏见城盗出之际,因盖上千鸟的饰头鸣起而事败被捕。
黑乐大黑
长次郎所作的黑乐茶碗,利休七品之一,碗体颇伟,因此得名。从千利休之手经历诸家辗转至鸿池家。
松岛
叶茶壶,壶面多瘤,使人联想起奥州的名胜松岛,因此而得名。经由三好家、今井宗久,流入织田信长之手,本能寺之变中被烧毁。
珠光小茄子
珠光名品之一,又列居天下四茄子。据说织田信长家臣泷川一益希望得到其作为恩赏,未能如愿后大为感慨,本能寺之变中被烧毁。
青磁砧大内筒
最有名的砧青磁筒型花器之一,周防大内家所有,因此而得名。由底至口呈漂亮的筒型,十分珍贵。
赤乐早船
长次郎所作的黑乐茶碗,利休七品之一。因千利休为举办茶会派人从京都快船取来而得名,由利休转让于蒲生氏乡。
四十石
叶茶壶,足利义政家臣以四十石土地交换来此物,因此而得名。丰臣秀吉时代被评为“三日月、松岛逝后,此物天下第一”。
楢柴肩冲
汉作肩冲茶器,天下三肩冲之一。从博多商人岛井宗室转入秋月种实之手,九州征伐之际,作为投降的信物献于丰臣秀吉,后消息不明。
新田肩冲
唐物肩冲茶器,天下三肩冲之一。村田珠光所有,曾流传于三好政长、大友宗麟、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人之手,大坂落城后成为德川家宝。
初花肩冲
唐物肩冲茶器,天下三肩冲之一。据说是杨贵妃的油壶,姿态的高贵不亚于初放的花朵,足利义政因此而命名,后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所有。
灰被虹天目
属于灰被天目的茶碗名品,纹理令人联想起彩虹,因此而得名。原是东山御物,后流传于东大寺、京三井家、若狭酒井家。
桥立
七斤重的叶茶壶,在丹后国被发现时,以名胜天之桥立而命名。外表华美,深受千利休喜爱。
朝仓文琳
文琳型茶器,越前朝仓家所有,因此得名。由织田信长捐赠给本能寺,又称本能寺文琳。
达磨堂釜
是茶汤釜的一种,转用自京都高桐院清严和尚所建堂内的香炉,特征是铸有文字“达磨堂”。
云鹤匹田筒
云鹤手的朝鲜茶碗,有四尾鹤和四枚菊丸的纹理,为京都豪商匹田宗观所有,因此得名。后流传到若狭酒井家。
迟樱肩冲
汉作肩冲茶器,比初花发现得晚,足利义政便以金叶集中的诗句命名,经藤堂高虎、松平忠明之手,流传入德川将军家。
尺八
竹制花器,跟从丰臣秀吉小田原征伐从军之际,千利休取伊豆韮山之竹制成,献于秀吉。据说利休自杀后,此物即为秀吉所毁。
三岛桶
三岛手的朝鲜茶碗,样子似桶,因此得名。千利休所有,后经长男千道安之手流传到尾张德川家。
打云大海
汉作唐物茶器,柿红底色上浮起黑色的阴云纹理,足利义政因此而命名。经过足利义政、丰臣秀吉、京极家之手,后为德川将军家所有。
芦屋真型釜
茶汤釜的一种,是筑前国远贺川河口附近某芦屋所制釜的总称,是茶汤釜的基本形状,直到桃山时代京釜盛行之前,一直广为制作。
鱼屋饭柜高丽
朝鲜茶碗中的名品,形状略象汤婆子,因其这一形状,兼为高丽茶碗,故而得名。经过龟田荣、古田织部之手流转到芸州浅野家。
稻叶瓢箪
唐物茶器,淀藩主稻叶家所有,因此而得名。天下六瓢箪之一,明治时代从稻叶家转为岩崎弥之助所有。
货狄
固定在地板间的舟型花器,以织田信长所持、烧毁于本能寺之变的和茜屋宗佐以600贯购入的二支为名品。
雪姬
竹猫神社第一批烧造成功的俱攞钵,钵体外侧如树干,表面比较粗糙。长期用可以出现少量如春藤一样的生长现象。虽然品质不如后期制作但是在当时被认为是神器。
寂月
竹猫神社烧造巅峰时期创烧的火钵,基于俱攞钵的烧造工艺的控制,可以让特定位置出现碳粉生长并且随着使用时间形成不同的花纹,这个火钵不单独基于雨漏茶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