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精装: 56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807297253
条形码: 9787807297253
尺寸: 21.2 x 15 x 3.2 cm
重量: 721 g
《古诗今选》则选取多首六朝诗歌中近于律体的作品,并在沈约《别范安成》的案语中指明其对后代律诗的影响:“齐梁时代,声律说渐兴,为律诗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先是五言古诗开始律化,然后是七言律诗和绝句诗。在完全律化以前的过渡形态,称为‘新变体’,本诗就是其中之一。
重读《古诗今选》
前言
第一部分 八代诗
无名氏一篇
长歌行
无名氏一篇
艳歌行
无名氏一篇
白头吟
无名氏一篇
怨歌行
无名氏一篇
饮马长城窟行
无名氏一篇
陌上桑
辛延年一篇
羽林郎
无名氏一篇
焦仲卿妻
无名氏一篇
上邪
无名氏一篇
有所思
无名氏一篇
悲歌
无名氏一篇
古诗
上山采蘼芜
无名氏一篇
古诗
十五从军征
无名氏八篇
古诗
行行重行行
青青陵上柏
西北有高楼
冉冉孤生竹
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
孟冬寒气至
客从远方来
无名氏二篇
古诗
结发为夫妻
烛烛晨明月
无名氏二篇
古诗
良时不再至
携手上河梁
曹操二篇
蒿里行
苦寒行
徐干一篇
室思
浮云何洋洋
王粲二篇
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
荆蛮非我乡
刘桢一篇
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
陈琳一篇
饮马长城窟行
蔡琰一篇
悲愤诗
曹丕二篇
杂诗
西北有浮云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曹植七篇
泰山梁甫行
送应氏诗
步登北邙阪
美女篇
白马篇
名都篇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
杂诗
仆夫早严驾
繁钦一篇
定情诗
阮籍四篇
咏怀
夜中不能寐
昔闻东陵瓜
独坐空堂上
驾言发魏都
傅玄一篇
豫章行苦相篇
潘岳一篇
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
陆机一篇
猛虎行
左思四篇
咏史
弱冠弄柔翰
郁郁涧底松
皓天舒白日
荆轲饮燕市
张协二篇
杂诗
秋夜凉风起
昔我资章甫
刘琨一篇
扶风歌
郭璞二篇
游仙诗
京华游侠窟
青溪千余仞
……
第二部分 唐诗(上)
第二部分 唐诗(下)
第三部分 宋诗
后记
《古诗今选》由凤凰出版社出版。
对于《古诗今选》来说,便是贯穿了汉魏六朝(书中称为“八代”)、唐代和宋代这三个历史时期。在《古诗今选》之前,类似性质的古诗选本主要有三部:一是宋末元初方回所选的《瀛奎律髓》,它是一部唐、宋两代的律诗选本。二是清代王士稹所选的《古诗选》,它专选历代的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五古部分上起汉代,下迄唐代;七古部分则上起汉代,下迄元代。三是清代曾国藩所选的《十八家诗钞》,它上起汉末的曹植,下迄金代的元好问,所包括的时段略同于《古诗选》。应该说,这三部古诗选本都是程先生、沈先生烂熟于胸的,也肯定是他们编选《古诗今选》时曾经参考过的范本。然而《古诗今选》毕竟有很强的独创性,它所体现的选家眼光已经超越了前人。在诗体上,《瀛奎律髓》专选五七言律诗而不选古体诗和绝句,《古诗选》则专选古体诗而不及律诗和绝句,《十八家诗钞》虽然不限诗体,但它于王维、孟浩然只选五律,于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则不取五古,仍然多有局限。《古诗今选》则各体皆收,而且在五、七言诸体之外选人了少量优秀的六言诗、杂言诗以示在五、七言诗成为诗体主流后仍有其他诗体的存在。这样就能让读者对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有比较完整的把握。在时代上,《瀛奎律髓》限于律诗而只取唐、宋两代,读者虽可从此窥见律诗艺术之精妙,但难以理解其渊源。《古诗今选》则选取多首六朝诗歌中近于律体的作品,并在沈约《别范安成》的案语中指明其对后代律诗的影响:“齐梁时代,声律说渐兴,为律诗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先是五言古诗开始律化,然后是七言律诗和绝句诗。在完全律化以前的过渡形态,称为‘新变体’,本诗就是其中之一。以下所选的诗,如何逊《与胡兴安夜别》、王籍《人若耶溪》、徐陵《关山月》、庾信《咏怀》、薛道衡《昔昔盐》也都是由五古过渡到五律的‘新变体’。到了唐代,就出现了完整的律诗和律化了的绝句。”我相信,此类作品及其案语对读者深入理解律诗艺术的来龙去脉是大有好处的。
《古诗今选》为什么以五、七言诗为主?又为什么上起汉代而下迄于宋代?其《前言》中有简明的交代:“由于四言诗的盛行时期远在周代,汉魏以下很少有人写四言诗,所以五七言诗是诗歌中流行得最悠久和最广泛、作品最丰富的样式。从汉代到现代,它们一直为广大作家所喜爱和熟习,经常加以运用。
南京大学中文系曾印过本书的征求意见稿。中外学侣及古籍出版社的同志们都曾指出过它的一些疏误,提供了很好的补充、修改意见。谨志于此,以表谢意。
此书属稿,始于1956年,几经损益,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亡妻沈祖棻曾选注过其中的唐诗百余篇。但全书的定稿,则因她已于1977年不幸逝世,只好由我独力完成。现在联名出版,作为我们两人“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的永久纪念。祖棻治学细密严谨,对古典诗词造诣很深。如果她始终参加此书的写作,定可提高质量,减少错谬。东坡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近千载后,我对这种沉哀也深有会心,不独茄婉之私为没齿难忘而已。
在伟大祖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中,诗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今天文艺科学的概念说,诗歌的样式并不限于过去被称为诗的作品。以汉语诗歌而论,周代的四言诗、汉以来的五七言诗,还有历代为数不多的杂言诗,本有诗名,固然是诗,而许多当时另有名目,并不叫作诗的作品,如辞、赋、词、散曲、时调小曲、鼓书、弹词之类,也都是诗的一部分,只是它们的成就不同,因而在文学史上所占的比重也各有不同。
单就传统概念的诗来说,由于四言诗的盛行时期远在周代,汉魏以下很少有人写四言诗,所以五七言诗是诗歌中流行得最悠久和最广泛、作品最丰富的样式。从汉代到现代,它们一直为广大作家所喜爱和熟习,经常加以运用。从汉到宋这一千多年当中,更是其最盛行的时代。祖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流诗人基本上都是用五七言诗这种样式来写作的。
这部小书,就是由汉到宋的五七言诗的一个选本(按照传统习惯,也包括了一小部分六言诗和杂言诗)。因为这一部分遗产异常丰富,这里所选的不过是“沧海一粟”。但从这少数的作品里,依然可以看出祖国古典文学这一组成部分的巨大成就。
和整个古典文学相一致,五七言诗中的优秀作品也是以健康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为其基本特征的。古代的优秀诗人都很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反对淫靡不振的思想倾向和为文造情的无病呻吟。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出,卓越的诗人们总是关注着国家和社会,在自己的作品中真实地、艺术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及其喜怒哀乐。因而这些作品放射着进步思想的光辉,洋溢着艺术的魅力,使人们受到鼓舞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