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中文名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属性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2018年)
现任校长 和飞
建筑面积 64.64万平方米(2023年11月)
董事长 谢建平
院校代码 13721
成立时间 1996年
高职专业 39个
主管部门 广东省教育厅
主要院系 智能制造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建筑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系、财会系、应用外语系、艺术设计系、文化传播系、公共教学部和思政教学部等18个教学单位
类别 民办高校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96年,学校创办,时名东方人才学校。1997年,原东方人才学校更名为肇庆市工商职业学校,校址迁到市区和平路48号。

1999年,成立肇庆工商专修学院。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广东工商职业学院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具有颁发国家学历文凭的高等职业学院(升格为大专层次),成立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顺利通过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3年底,学院大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挂牌成立,占地280多亩。

201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学院正式更名为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2018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学院升格为本科,2019年5月将更名为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9][10]

2019年5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6]

2020年7月,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中软国际产业学院成立。[11]

2021年4月,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消防救援学院正式挂牌。[12]

2022年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

2023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1]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开设29个本科专业、39个专科专业。

院系名称

办学层次

专业设置

建筑工程学院

本科

工程造价、智能建造工程

专科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

专科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学院

本科

网络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

专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动漫制作技术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本科

大数据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

专科

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商学院

本科

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经政法学院

本科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法律、金融管理

专科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法律事务

艺术学院

本科

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专科

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文化与传播学院

本科

学前教育、网络与新媒体

外语学院

本科

应用英语、应用日语

专科

商务英语、商务日语

体育学院

专科

运动训练、休闲体育

健康与家政管理学院

本科

健康管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专科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体育学院

本科

休闲体育

音乐学院

本科

音乐表演、歌舞表演(音乐系)、歌舞表演(器乐)、歌舞表演(声乐)

消防救援学院

专科

消防救援技术

参考资料:[13]

师资力量

院系名称

办学层次

专业设置

建筑工程学院

本科

工程造价、智能建造工程

专科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

专科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学院

本科

网络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

专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动漫制作技术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本科

大数据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

专科

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商学院

本科

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经政法学院

本科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法律、金融管理

专科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法律事务

艺术学院

本科

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专科

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文化与传播学院

本科

学前教育、网络与新媒体

外语学院

本科

应用英语、应用日语

专科

商务英语、商务日语

体育学院

专科

运动训练、休闲体育

健康与家政管理学院

本科

健康管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专科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体育学院

本科

休闲体育

音乐学院

本科

音乐表演、歌舞表演(音乐系)、歌舞表演(器乐)、歌舞表演(声乐)

消防救援学院

专科

消防救援技术

参考资料:[13]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55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08人、副高职称教师231人、中级职称教师257人,博士学位教师92人、硕士学位教师554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专任教师人数的57.34%。同时,学校还聘请了一大批来自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引育一批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教学名师、教授、博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具有行业或企业经验和背景的技能型人才。[1]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建有工商企业管理、机器人技术、软件工程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建设工程管理5个专业群,建成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12大实验实训中心,有各类实验实训室250多个。现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平台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1个,市级特色专业1个。[1]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群[14]

省级重点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中山崇高现代制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

市级特色专业:电子商务[16]

学术研究

截至2022年6月,自2019年以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校外竞赛中累计获奖464项;其中,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40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优秀奖11项;获得省级竞赛奖项308项,其中省级特等奖7项.一等奖(金奖)33项、二等奖93项、三等奖137项、优秀奖38项。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决策咨询基地、省级博士工作站、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此外还设有广东省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个,省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5个。[1]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圆梦园孵化城[17]

省级大学科技园:长春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肇庆分园[18]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业机器人及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

省级决策咨询基地: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16]

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本科职业教育研究创新团队等

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广东省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

省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融媒体演播中心 等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1月,近三年,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项33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立项231项,其中省部级、市厅级重点以上项目36项;横向科研立项72项;省部级政府采纳的咨询报告5篇;公开发表论文1015篇,其中北大核心以上期刊论文93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9部;获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68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1]

省级高校科研项目(部分)

项目/课题名称

所属类别

负责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粤西北地区“三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培育研究

重点领域专项

王凤兰

中医药养生与智慧养老的相关性研究

特色创新类项目

裴国清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东省乡村夜间经济发展研究

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

黄肇丹

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本科思政教育研究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项目

李成

参考资料:[20]

市级社科规划项目(部分)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所属类别

负责人

1

肇庆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重点项目

王子飞

2

肇庆人才环境分析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以高新区为例

重点项目

刘英

3

肇庆融媒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重点项目

王敏

4

新时期肇庆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法治化路径研究

学科共建项目

文川

5

粤港澳大湾区西江生态屏障肇庆治理对策研究

——基于西江流域生态公益诉讼治理共同体的视角

学科共建项目

陈益华

6

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打造肇庆红色文化新地标

学科共建项目

梁伟莹

7

肇庆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社区家庭教育基地建设

学科共建项目

沈丽

8

文旅融合背景下肇庆地区博物馆文物活化路径研究

学科共建项目

何燕芳

9

肇庆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技能型人才数据挖掘及对策研究

学科共建项目

管艺博

10

职教本科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学科共建项目

尚越

参考资料:[21]

文化传统

项目/课题名称

所属类别

负责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粤西北地区“三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培育研究

重点领域专项

王凤兰

中医药养生与智慧养老的相关性研究

特色创新类项目

裴国清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东省乡村夜间经济发展研究

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

黄肇丹

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本科思政教育研究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项目

李成

参考资料:[20]

现任领导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所属类别

负责人

1

肇庆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重点项目

王子飞

2

肇庆人才环境分析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以高新区为例

重点项目

刘英

3

肇庆融媒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重点项目

王敏

4

新时期肇庆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法治化路径研究

学科共建项目

文川

5

粤港澳大湾区西江生态屏障肇庆治理对策研究

——基于西江流域生态公益诉讼治理共同体的视角

学科共建项目

陈益华

6

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打造肇庆红色文化新地标

学科共建项目

梁伟莹

7

肇庆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社区家庭教育基地建设

学科共建项目

沈丽

8

文旅融合背景下肇庆地区博物馆文物活化路径研究

学科共建项目

何燕芳

9

肇庆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技能型人才数据挖掘及对策研究

学科共建项目

管艺博

10

职教本科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学科共建项目

尚越

参考资料:[21]

校区环境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229.4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42.57万册、电子图书86.86万册。[1]

学术期刊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学报》常设的栏目和选题有:专访专稿、研究与探索、教学研究、教法与学法、德育教学、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22]

学校荣誉

学校标识

校徽校徽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校徽由黄色、黑色和白色组成,底部有英文名及创校时间;中间部分,采用盾牌结构,外部由黄色包裹,寓意学校在牢不可破的城墙下包裹着,学校师生在里面被安全的保护着;里面左上角有一本书,寓意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们要多打开书本学习;右上角有七颗星星,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燃。[23]

校训

重知识、更重能力、尤重品德

办学精神

海纳百川、坚韧执着

办学理念

务实、创新、信息、国际[3]

报考条件

职务

姓名

校长、党委副书记

和飞

党委书记、副校长

丁勇

副校长

苗德华、丁孝鹏、刘志坚、陈伊娜、江雪珍、方泽强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卢景值

董事长

谢建平

参考资料:[2][24]

词条图册

职务

姓名

校长、党委副书记

和飞

党委书记、副校长

丁勇

副校长

苗德华、丁孝鹏、刘志坚、陈伊娜、江雪珍、方泽强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卢景值

董事长

谢建平

参考资料:[2][2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