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底部增氧,气泡小、上升缓慢,与水体接触面大,提高水体含氧量。彻底改变塘底层缺氧现象,加快有机物的氧化,从而降低有害气体对养殖品种的伤害,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同时,底部微孔增氧噪音小,不会使养殖品种产生应急反应。在此条件下,养殖品种活力增加,摄食量提高,从而提高生长速度减少养殖周期!
设备图(3)传统增氧机是靠机械运动搅动水面增氧,其增氧效果局限于表层局部水面,从而无法达到真正缺氧的底层。当缺氧开机时,鱼虾大量靠近增氧机,反而使其局部缺氧严重而达不到增氧目的;其机械运动易造成鱼虾伤亡。微孔增氧是经岸边的动力供气给水底的曝气管增氧,其爆出气泡小,上升缓慢,与水面的接触面大,全方位立体静音大幅度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从下而上的气流能延长饲料在水中的漂浮时间,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安装采用一亩多盘,一机多亩的方法,与传统比较能耗低。
叶轮式、水车式、喷泉式、射流式等增氧机械,增氧的机械效率以水车式为好,同时可推动水体流动;池塘底部难以达到要求的溶氧水平,约水深1米以上效果较好;
液氧增氧,主要用于工厂化养殖场合;
通过移植植物或施用微生物制剂进行光合作用增氧;
过氧化碳、过气化物增氧,主要是救急用,时间长了会有负面反应,体色变白,活力下降等.
1、提供养殖动物呼吸所需溶氧,保证养殖动物正常代谢、生活和生长发育;
2、氧化有机质,降低有机质的含量,防止其在缺氧的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氨氮、硫化氢等;[1]
3、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的大量繁殖,从而引发养殖动物疾病;
4、解毒作用;氧化有毒有害物质,使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或低毒低害物质;
1、真正实现立体增氧,增氧效率更高,尤其是池塘底部的溶氧水平提高,整个池水的溶氧分布更加均匀
2、通过池塘底部溶氧水平的提高,可以氧化底质及下层水体中的氨氮和硫化氢、有机质等,提高防病能力
3、由于整个池塘水体的溶氧均匀分布,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养殖,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养殖设施利用率
4、推动池塘养殖模式的进步(缺点是捕捞问题)
罗茨鼓风机,主通气管(镀锌管、钢管PVC管,直径75毫米左右,)微孔管(散气用,聚氯乙烯管或纳米复合橡胶管——直线管或盘管,直径10毫米左右),阀门定时开关,通气软管(网纹管,透明软管)。[1]
鼓风机出口处安装分气装置或在鼓风机主管道上安装排气阀门;充气管为单池布置或多池关联;主管道与充气管间有阀门控制,便于调节气量;充气管道单侧排列为主或呈“丰”字型排列,或纳米橡胶管盘管设置。微孔管铺设距池底10厘米,以防淤泥覆盖或堵塞;用木桩或石块等固定,防止漂移。
因素:一是水深即水压;二是气泡直径。
一般而言,水体越深即水压越大则氧的呼吸率越高;气泡直径越小则氧的呼吸充越高;但对设备的冲气压也要求也越高,即动力要求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