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宋光宗、宋宁宗这两位知名度并不高的帝王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部以光宗、宁宗为传主的时代史。光宁父子的统治时代共36年,上承孝宗,下接理宗。孝宗是南宋唯一欲有作为的君主,南宋历史是以孝宗禅位为分界线走向下坡路的,光宁父子正处在“欲有为”到“抵于亡”的历史转折期上。
父子两人,父亲是精神病患者,发病前迫不及待地准备禅代皇位,发病后恋恋不舍地拒绝交出君权,以一个精神病者的身份君临天下近三年;儿子则是一个智能庸弱者,难当重任,被拥立时尽管连呼“做不得”,却还是被赶鸭子上架。君主世袭制把这样的两位君主放在南宋的转捩点上,结局不言而喻。光宗的统治导致孝宗“乾、淳之业衰焉”,宁宗的统治由韩侂胄和史弥远相继专政。如果将宋孝宗淳熙内禅时的1189年与宋宁宗驾崩时的1224年的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作一对比,就能发现,经过三十余年缓慢顿渐的变化,南宋王朝已不可逆地从治世折入了衰世。[2]
虞云国,1948年生,浙江慈溪人。著名宋史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和理事,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术带头人,著名文史学者。曾赴日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