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田

刘春田

中文名 刘春田
教学职称 教授
出生日期 1949年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人物经历

1949年出生。

1978年至198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

198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法学院任教。同年,开设了中国第一门系统的知识产权法课程,同年响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倡议,参与了中国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的顶层设计。(其间,1991-1992年在爱知大学、1996年在巴尔的摩大学进修)

1986年,与郭寿康教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知识产权教育与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2008年10月,该中心被授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金奖”)

2009年,刘春田教授主导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

刘春田是杰出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学科的奠基人,中国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的开拓者,知识产权法学中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国际知识产权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2]

人物逝世

2023年3月25日,刘春田赴美参加学术活动期间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75岁。[2]

社会任职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案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版权协会副会长,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副主席,跨国公司促进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西安、厦门、深圳等地仲裁委员会仲裁员。[1]

主要成就

刘春田长期致力于知识产权法的教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基本建设。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从80年代起,刘春田参加了中国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起草或修订等立法工作,其不少学术观点被立法采纳。他参与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制定工作。[1]

1986年,在原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高校专家目录制订工作会议上,刘春田教授作为法学学科组召集人,力倡建立知识产权法专业,使知识产权法得以成为法学新增二级学科。1987年,刘春田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倡导设立知识产权法第二学士学位,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知识产权法专业毕业生。1986年,刘春田教授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以“知识产权”命名的教材,并于2000年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知识产权法核心课教材。2011年,刘春田教授受聘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重点建设教材《知识产权法学》第一首席专家。在刘春田教授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打造了我国知识产权法通用教材最齐备的体系,包括司法部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统编教材、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教育部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主要课程教材、“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等。

刘春田教授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学科的奠基人。他毕生致力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研究,为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以注重基本理论和体系化为特色的人大知识产权学派。他勤于思考、慎于着墨,但落笔无陈言、成行皆妙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命题,例如权利对象与权利客体的划分、知识产权对象的“形式说”、劳动与创造的区分等,其理论深度已经超越知识产权法学本身而走向哲学,对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刘春田教授师从著名民法学家佟柔先生,具备深厚的民法学功底,注重体系化思维、强调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在民法理论的框架下研究知识产权,是其鲜明的学术特色之一。刘春田教授还主持编著了一系列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法学出版物,包括《中国知识产权评论》《中国知识产权文库》《中国知识产权判解研究》《世界知识产权法典译丛》《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报告》等。

刘春田教授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建设者,深度参与了中国《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所有知识产权单行立法的起草与修订,主持研究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专项课题,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上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讲授《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及其修改的有关法律问题》,并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供了法治方案。是对中国知识产权决策、立法、司法最具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

刘春田教授是知识产权法学国际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在其努力下,中国人民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持着长期的深度合作,知识产权学院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与邻接权教席的主要依托机构和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版物版本图书馆所在地。曾经主导举办了“中美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研讨会”“中美知识产权学者对话”“中美知识产权高峰论坛”“亚太知识产权论坛”、中欧知识产权学界合作机制、“东亚知识产权论坛”“中印知识产权论坛”等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与国际对话机制,为提升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做出了巨大贡献。[2]

主要作品

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春田主编作品刘春田主编作品

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律出版社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惯例海南出版社1993年11月

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12月

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6月

知识产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

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发布论文

谈《条例》关于两岸知识产权关系的规定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年4期

著作权法的若干理论问题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2期与刘波林合著刘春田作品刘春田作品

著作权的若干理论问题(续)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3期与刘 波林合著

关于我国著作权立法的若干思考中国法学1989年4期

论我国制定破产法的客观必要性中国法学1986年1期与江伟、甄占川合著

中国知识产权20年的启示法学家(京)1999年1期

1998年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1999年1期与金海军合著

合同法的几点启示法学家1999年3期

对知识产权为无形财产权的质疑中华读书报(京)1999年1期

论职务作品的界定及其权利归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6期与刘波林合著

简论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1期与刘波林合著

中国著作权法的研究与教育著作权1992年4期

著作权法实践中的独创性判断著作权1994年4期

中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中国专利与商标1991年3期

谈谈我国著作权立法的几个问题中国专利与商标1989年2期

1999年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2000年1期

法学专著

知识产权法-论点。法规。案例(21世纪法律教育法规丛书)/刘春田,2004-1-1版刘春田作品刘春田作品
  知识产权法(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刘春田,2003-2-1版
  知识产权法(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教材)/刘春田,2003-6-1版
  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1卷)/刘春田,2002-12-19版
  知识产权法(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刘春田,1999-6-1版
  知识产权法(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刘春田,2000-3-1版
  知识产权法教程/刘春田,1995-5-1版
  引文索引
  商标权权利用尽原则与平行进口问题研究 /滕之杰,,
  浅析一稿多投产生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谢智燕,,
  浅析现代公司的治理 /郝连忠,,
  浅析教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朱波尔,朱宏涛,
  论驰名商标的认定 /郑坤山,,
  论商业秘密的民法保护 /张成立,,
  论网络传输权的发表权性质 /赵莉,,
  默示许可与版权的权利限制 /赵莉,,
  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制度之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吕岩峰,,

荣誉记录

获奖时间 所获荣誉
2010年 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3年 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为全球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50人之一[1]
2014年 “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知识产权人物”(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选)、“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者”奖(中国版权协会评选)、“知识产权教育杰出成就奖”(美国商会评选)[2]

词条图册

获奖时间 所获荣誉
2010年 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3年 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为全球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50人之一[1]
2014年 “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知识产权人物”(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选)、“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者”奖(中国版权协会评选)、“知识产权教育杰出成就奖”(美国商会评选)[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