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云南商贸管理进修学院创办,是云南省创办较早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之一。
2005年5月9日,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名为“云南师达商贸管理学校”。
2008年6月,经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校名为“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2012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云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4年,经云南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专家评审,学院被确定为云南省特色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3]。
2016年3月,学院被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文明办命名为2015年云南省级文明学校。
2017年12月,云南省教育厅验收专家组对学院特色骨干院校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并获得通过,学院被确定为云南省级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4]。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数据,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开设了9个教学单位,4个产业学院、提供59个招生专业。此外,学院拥有4个特色专业群,为学生的专业选择提供多种多样的可能性[1]。
数字商学院 |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 现代服务学院 |
教育学院 | 建筑工程学院 | 公共基础学院 |
医学与健康学院 | 人工智能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数字商学院 |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 现代服务学院 |
教育学院 | 建筑工程学院 | 公共基础学院 |
医学与健康学院 | 人工智能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教职工人数为843人,其中专任教师550人,校内兼课教师80人,校外兼职教师53人,校外兼课教师7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146人,较2016-2017学年增加了59人,所占比例为26.55%;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392人,所占比例为71.27%;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12人,所占比例为2.18%。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19人,较2016-2017学年增加了25人,所占比例为21.64%;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250人,所占比例为45.45%;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77人,所占比例为14.00%;无职称的教师104人,所占比例为18.91%;“双师”素质型的教师173人,有云南省级教学团队1个,云南省示范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
云南省示范性技能大师工作室:云南省马薇艺术大师工作室、云南省冯建林烹饪大师工作室、云南省赵东陶艺大师工作室[4]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7)截至2020年10月,学院有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云南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云南省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2项,云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1个,云南省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云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1个[5]。
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汽车快修及美容生产性实训基地
国家级骨干专业: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会计实训基地
云南省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筑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维修
云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云南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烹调工艺与营养
云南省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护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云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金属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快修及美容生产性实训基地[4]
2017-2018学年,学院学生共参加各级技能大赛20项,其中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4]。
2021年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1]。
截至2019年1月,学院与云南小矮人汽车服务连锁有限公司、昆明食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元旅业集团、昆明诺士达集团、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达成了深度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培养[4]。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有云南示范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5]。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甲骨文(云南)OAEC人才产业实践基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示范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甲骨文(云南)OAEC人才产业实践基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4]
2019年,学校教师获得发明专利20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5项,纵向科研技术服务到款52.85万元。2020年,学院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7项[5]。
截至2020年10月,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109.1万余册,电子图书678361册,电子期刊120册,形成了以经济、工程、护理、医学、人文专业为核心的馆藏结构;涵盖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外事外语、旅游、计算机应用技术、文学、学前教育、文化、建筑工程、机电机械、汽车维修技术、水利水电、交通运输等多种类别的信息文献[5]。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的整体模式采用圆形图形。由两个同心圆构成两个主要区域,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用于表示校(院)名和学院的英文名。简练的字体使人在最短的时间里知道这个图案代表的主体,便于学院被世人知晓和对外交流。学校中文名称为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英文名称为YunnanEconomicsTradeandForeignAffairsCollege[6]。
修德,志学,强能,致用[6]
职务 | 名单 |
---|---|
创始人 | 肖薇 |
执行董事 | 顾震宇 |
执行校长 | 敬阳 |
党委书记 | 杨飞 |
党委副书记 | 张勤 |
副校长 | 顾婷、何汶纹、黄敏、伍源波 |
资料来源:2022年5月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官网[2]
职务 | 名单 |
---|---|
创始人 | 肖薇 |
执行董事 | 顾震宇 |
执行校长 | 敬阳 |
党委书记 | 杨飞 |
党委副书记 | 张勤 |
副校长 | 顾婷、何汶纹、黄敏、伍源波 |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4)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杨林和海口两校区办学的格局。学校占地面积57万4千多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1]。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杨林校区,位于在嵩明职教基地长松园片区科教文化产业园,2019年7月16日奠基开工,历时一年完成一期建设,二期建设也已启动。杨林校区整体风格为简欧学院建筑,典雅大气,红砖、白墙、绿树、碧湖……文艺气息扑面而来,占地651.52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校园绿地率高达40.04%。“树尖院校,森林校园”的绿色理念[7]。
学校2017年通过云南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省级特色骨干高职院校评审,成为云南省特色骨干高职院校。2018年被确立为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和被评为云南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高职教育管理15强。2019年,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共获得8项省级示范性成果,其中5项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成果。2020年,学校入选教育部“AI+ 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和教育部首批“鲁班工坊”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因就业工作成绩显著,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00所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高校。2021年,学校入选“云南省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双高建设单位;同年,学校牵头组建的云南经贸外事职业教育集团也入围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2022年1月,学校获得了“第一届云南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2023年4月,学校在校友会2023年中国高职院校排名第54位,同时被评为“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