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科技工程职业学院(2)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贵州省化工学校;
1992年,学校被评为贵州省重点中专。
1999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2002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独立建制的高职学院,名称为“贵州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2007年学院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中评为优秀;
2009年2月1日,更名为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高职学院建设单位”;
2011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将该校搬迁至贵州省清镇职教城[6]。
2012年,完成省级示范院校建设;
2013年,为了更好开展中职教育,按照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精神,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决将中专部拓展为贵州省化工学校。
2021年获批为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贵州省“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单位[1]。
根据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网2023年5月的信息显示,学院提供30个专业供学生选择。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专业设置 |
|
专业名称 |
分院 |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 |
化学与材料工程 |
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 |
|
城市水净化技术 |
|
技术监督与商检 |
|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
|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
|
化学制药技术 |
|
生物化工工艺 |
|
材料工程技术 |
|
工业分析与检验 |
|
水环境监测与保护 |
|
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 |
|
涂装防护技术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电子与信息工程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应用电子技术 |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
建筑工程技术 |
城市建设 |
建筑工程管理 |
|
基础工程技术 |
|
工程造价 |
|
工程测量与监理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专业设置 |
|
专业名称 |
分院 |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 |
化学与材料工程 |
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 |
|
城市水净化技术 |
|
技术监督与商检 |
|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
|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
|
化学制药技术 |
|
生物化工工艺 |
|
材料工程技术 |
|
工业分析与检验 |
|
水环境监测与保护 |
|
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 |
|
涂装防护技术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电子与信息工程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应用电子技术 |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
建筑工程技术 |
城市建设 |
建筑工程管理 |
|
基础工程技术 |
|
工程造价 |
|
工程测量与监理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数据显示,学院拥有509名专任教师,其中25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78人为副高级以上职称。此外,学院还拥有183名“双师型”教师和多位国家级、省级的优秀教学专家。这些专家包括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以及1名黄炎培杰出教师奖获得者,同时还有3名省级职教名师和3名省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据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5月数据显示,学院拥有100余个专业实训室,10门省级精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分院 |
获批年份 |
1 |
定量化学分析技术 |
吴筱南 |
化学与材料工程分院 |
2007 |
2 |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
厉刚 |
化学与材料工程分院 |
2008 |
3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周叙国 |
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 |
2010 |
4 |
CAXA模具设计 |
李莉娅 |
机械与电气工程分院 |
2010 |
5 |
有机化学 |
袁红兰 |
化学与材料工程分院 |
2011 |
6 |
商业展示设计 |
王春晓 |
城市建设与管理分院 |
2011 |
7 |
化工制图 |
王勉 |
机械与电气工程分院 |
2011 |
8 |
煤气化生产技术 |
许祥静 |
化学与材料工程分院 |
2013 |
9 |
合成氨生产技术 |
王成琼 |
化学与材料工程分院 |
2013 |
10 |
机械设计基础 |
黄立宏 |
机械与电气工程分院 |
2013 |
此外,学院还有2个国家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和4个省级骨干专业。
项目 |
专业 |
---|---|
国家重点专业 |
材料工程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
省级示范专业 |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分院 |
获批年份 |
1 |
定量化学分析技术 |
吴筱南 |
化学与材料工程分院 |
2007 |
2 |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
厉刚 |
化学与材料工程分院 |
2008 |
3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周叙国 |
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 |
2010 |
4 |
CAXA模具设计 |
李莉娅 |
机械与电气工程分院 |
2010 |
5 |
有机化学 |
袁红兰 |
化学与材料工程分院 |
2011 |
6 |
商业展示设计 |
王春晓 |
城市建设与管理分院 |
2011 |
7 |
化工制图 |
王勉 |
机械与电气工程分院 |
2011 |
8 |
煤气化生产技术 |
许祥静 |
化学与材料工程分院 |
2013 |
9 |
合成氨生产技术 |
王成琼 |
化学与材料工程分院 |
2013 |
10 |
机械设计基础 |
黄立宏 |
机械与电气工程分院 |
2013 |
项目 |
专业 |
---|---|
国家重点专业 |
材料工程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
省级示范专业 |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
根据2023年5月官网数据显示,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和国际合作,与中石化、浙江吉利集团、贵州磷化集团、航天林泉电机、中伟新材料等多家国内大型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与浙江大学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建成中德智能制造赛训中心。
截至2015年7月,该校教师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职教项目、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16项,院企合作科研项目30余项。先后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贵州省教育成果三等奖及省职教科研课题一等奖、三等奖等奖项[5]。
序号 | 课题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批准单位 | 立项时间 |
1 | 王成琼 | 高职学院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 贵州省教育厅 | 2014 |
2 | 徐元琳 | 新媒体环境下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研究 | 贵州省教育厅 | 2014 |
3 | 吴红娇 | 高职院校专业性别隔离现状研究 | 贵州省教育厅 | 2014 |
4 | 王成琼 | 贵州煤制备水煤浆技术的应用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5 | 刘春 | 碘海醇中间体及原料药的合成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6 | 周玮 | 白酒工业与城镇化胁迫下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水质水量变化及安全阈值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7 | 冉全 | 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8 | 袁志 | 贵州精品水果果面微环境中可食仿生膜信号分子诱导保鲜机理及应用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9 | 李光喜 | 高速永磁无刷电机转子轴系动力学特性及结构优化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10 | 王勉 | 高精度电能质量智能监测装置的研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序号 | 级 别 | 课 题 名 称 | 负 责 人 | 立项时间 |
1 | 中共贵州省委重大问题调研课题立项 | 贵州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研究 | 张义明 | 2012年2月 |
2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微生物净化机理及功能强化研究 | 罗芳 | 2012年4月 |
3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TC21钛合金固溶时效过程中相变规律研究 | 朱红 | 2012年4月 |
4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水书文字识别应用研究 | 董芳 | 2012年4月 |
5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涂膜在食品保鲜技术上的应用研究 | 陶希芹 | 2012年4月 |
6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煤电结合联合制黄磷和多用途砖 | 冉隆文 | 2012年4月 |
7 | 贵州省教育厅规划项目 | 贵州工业强省战略下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架构的研究 | 许祥静 | 2012年9月 |
8 | 贵州省教育厅思政项目 |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动机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罗珞 | 2012年9月 |
序号 | 级 别 | 课 题 名 称 | 负 责 人 | 立项时间 |
01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山地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处理研究 | 蒙桂娥 | 2011年5月 |
02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适合聚脲涂料的高铁桥梁混凝土封闭底漆开发 | 杨 熙 | 2011年5月 |
03 |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 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 何亚平 | 2011年11月 |
04 |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载体研究 | 徐元琳 | 2011年11月 |
05 | 中国职教学会子课题 |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方法研究 | 张俊玲 | 2011年10月 |
序号 | 课题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批准单位 | 立项时间 |
1 | 王成琼 | 高职学院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 贵州省教育厅 | 2014 |
2 | 徐元琳 | 新媒体环境下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研究 | 贵州省教育厅 | 2014 |
3 | 吴红娇 | 高职院校专业性别隔离现状研究 | 贵州省教育厅 | 2014 |
4 | 王成琼 | 贵州煤制备水煤浆技术的应用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5 | 刘春 | 碘海醇中间体及原料药的合成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6 | 周玮 | 白酒工业与城镇化胁迫下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水质水量变化及安全阈值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7 | 冉全 | 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8 | 袁志 | 贵州精品水果果面微环境中可食仿生膜信号分子诱导保鲜机理及应用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9 | 李光喜 | 高速永磁无刷电机转子轴系动力学特性及结构优化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10 | 王勉 | 高精度电能质量智能监测装置的研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14 |
序号 | 级 别 | 课 题 名 称 | 负 责 人 | 立项时间 |
1 | 中共贵州省委重大问题调研课题立项 | 贵州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研究 | 张义明 | 2012年2月 |
2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微生物净化机理及功能强化研究 | 罗芳 | 2012年4月 |
3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TC21钛合金固溶时效过程中相变规律研究 | 朱红 | 2012年4月 |
4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水书文字识别应用研究 | 董芳 | 2012年4月 |
5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涂膜在食品保鲜技术上的应用研究 | 陶希芹 | 2012年4月 |
6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煤电结合联合制黄磷和多用途砖 | 冉隆文 | 2012年4月 |
7 | 贵州省教育厅规划项目 | 贵州工业强省战略下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架构的研究 | 许祥静 | 2012年9月 |
8 | 贵州省教育厅思政项目 |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动机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罗珞 | 2012年9月 |
序号 | 级 别 | 课 题 名 称 | 负 责 人 | 立项时间 |
01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山地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处理研究 | 蒙桂娥 | 2011年5月 |
02 |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 | 适合聚脲涂料的高铁桥梁混凝土封闭底漆开发 | 杨 熙 | 2011年5月 |
03 |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 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 何亚平 | 2011年11月 |
04 |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载体研究 | 徐元琳 | 2011年11月 |
05 | 中国职教学会子课题 |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方法研究 | 张俊玲 | 2011年10月 |
截至2023年,现有馆藏纸质图书245046册,电子图书50万册;拥有超星电子图书,博看期刊,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知网硕博论文等电子资源[7]。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为内刊。2006年9月创刊,原名为《贵州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后因学院更名于2009年9月更现名。主要刊登主要刊登化工、机电、管理、建工、电信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学术论文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及教研论文[8]。
校训
修德砺能 精工铸艺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修德”:修,原意为“美好”。《离骚》语“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后来“修”字引申为学习、培养。《大学》语:“君子好德,藏焉修焉”。“德”指道德品行。
“砺能”:砺,原意为名词“磨刀石”和动词“磨”,后来引申为“锻炼、磨练”。《尚书》语“砺乃锋刃,无敢不善”。能,指才干和技能。
“修德砺能”含义为:“修德”表示我院师生要学习、培养高尚道德品行,追求美好精神境界;“砺能”表示我院师生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要不断学习,提高技能,在专业技术方面精益求精。
精工铸艺:精工意指精湛的技术,精细的工艺,精密的设备:艺出自《周礼·保氏》,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精工铸艺意为以工为主的高职院校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治学严谨,注重实践,体现学业和社会责任的统一,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校徽
1、球形的标志涵盖了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限发展的特征,突出了学院的实力。校徽
2、标志图以“贵州”的“G”、“工业”的“工”字进行变形。只管表达了学院的地理位置、学院特征,又寓意了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贵州未来的工业发展中不断输出优秀人才。
3、标志内图形就像一只在天空翱翔的凤凰。“凤,神鸟也。”古人赋予她全身各部位以深刻的吉祥寓意。比如,凤冠似灵芝表示事事称心如意;凤嘴可鸣叫动人的声音,呼唤凰的到来,即所谓的“凤求凰”,因此是美好爱情的象征(暗喻学院将会吸引更多的学子求学);长长的尾羽如绶带象征着长寿;双翅似大鹏展翅,表示事业发达、前程远大;凤身如鸡身代表着吉祥。
校歌
校歌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歌《跨越》。
黔山筑水,深情滋养,悠悠吾校桃李飘香,春风化雨,教学相长,敬德修业志气飞扬。
师强生优,雄心高昂,勃勃吾校生机焕发,职教立业,我为栋梁,精技报国豪情万丈。
跨越工职院人,跨越工职院人。心手相连,合力争强,事业荣光,大道辉煌。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蔡志坚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贺华中 |
党委副书记 | 万山、徐国庆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董平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梅松、胡宗超、宋奕、谢兵 |
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 | 刘林 |
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 | 龙明堂 |
资料来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