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校训 学以致用、自强不息
中文名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现任校长 张征澜
外文名 Loudi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校址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月塘街727号
创办时间 2001年
本科专业 44个
录取批次 专科批
主管部门 湖南省
简称 娄底职院
类别 公办高校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学校大门学校大门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7年成立的邵阳专区农业合作干部学院。[4]

1979年,创建省部级重点中专娄底经济贸易学院。

1986年,创建娄底工业学院。

2001年8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娄底经济贸易学院和娄底工业学院合并组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6月,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运行。

2007年4月,娄底机电工程学院整合进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6月,在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该校被认定为“优秀”等级。

2008年6月,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入围湖南省省级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2016年2月,娄底卫生学院整合到娄底职业技术学院。[1]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7]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7月,设有12个二级学院,构建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医药卫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9个专业群。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护理、中医学等44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专业2个,省级楚怡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级精品专业3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IT改革专业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2门,优秀教材5部[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7月,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119人,其中专任教师629人。教授及正高级57人,副教授及副高级33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8人,聘请行业、企事业单位696名技术、管理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课程思政)1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双带头人标兵1人,省级技术能手4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获得者4人[1]校园一角校园一角

湖南省级教学团队(3个):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7月,学院国家骨干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专业2个,省级楚怡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级精品专业3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IT改革专业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2门,优秀教材5部;2019年、2020年入选湖南高职院校“教学资源20强”。2023年学校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合作开设“楚怡工匠计划”园艺本科专业[1]

建有医教协同育人培训基地50个,拥有附属医院5所。建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0个,其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认证培训)基地4个,省稳就业公共实训基地1个[1]

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开采技术[1]

省级精品专业(3个):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煤矿开采技术、护理[1]

  • 精品课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属机构 年份 类别
1 机械设计基础 阳尧端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国家级申报
2 基础工程施工 张小军 土木工程学院 2013 国家级申报
3 电视机电路分析与维修 谢完成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3 国家级申报
4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祖国建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国家级申报
5 猪生产与猪病防治技术 刘小明 农林工程学院 2013 国家级申报
6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成仲庚 农林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7 机电设备装配与维修 唐立伟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8 砌体工程施工 阳小群 土木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9 采掘运机械使用与维护 王志文 资源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0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李清奇 土木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1 矿井通风 赵尚书 资源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2 PCB设计与加工 谢 平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3 数控编程与操作 谢志勇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4 SMT设备操作与维护 刘国富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5 动物解剖生理 刘小明 农林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合作办学

根据2024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与400多家大中型企业及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每年邀请几百家用人单位在学院举行大规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部分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负责为合格毕业生推荐工作[1]医学院医学院

学术研究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属机构 年份 类别
1 机械设计基础 阳尧端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国家级申报
2 基础工程施工 张小军 土木工程学院 2013 国家级申报
3 电视机电路分析与维修 谢完成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3 国家级申报
4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祖国建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国家级申报
5 猪生产与猪病防治技术 刘小明 农林工程学院 2013 国家级申报
6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成仲庚 农林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7 机电设备装配与维修 唐立伟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8 砌体工程施工 阳小群 土木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9 采掘运机械使用与维护 王志文 资源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0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李清奇 土木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1 矿井通风 赵尚书 资源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2 PCB设计与加工 谢 平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3 数控编程与操作 谢志勇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4 SMT设备操作与维护 刘国富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15 动物解剖生理 刘小明 农林工程学院 2013 省级申报

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近五年校企合作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20个,获专利161项、软件著作权156项、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23项,2019年入选湖南省职业院校“服务贡献20强”。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有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等13个X证书参与试点;依托专业,服务社会,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安全培训与技术服务中心面向应急管理行业开展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50余个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在全省形成较大影响力。加强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育婴员、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等特色培训蓬勃发展[1]

截至2014年12月22日,该校获省厅级以上课题资助196项,授权专利6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授权30项,出版专著35部,获得省市级以上科研教研成果奖19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200余篇,其中CSSCl论文53篇,CSCD论文60多篇,SCl、El、ISTP三大检索论文38篇。[8]

2015至2016年度在上级主管部门对科研项目实施减量提质的新常态下,学院科研工作更加重视课题选题、论证、评审、申报等环节的协调、服务与指导,超额完成省厅级课题立项任务,其中应用技术研究课题占立项总
数的62%。如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台湾果桑“一年两熟”设施绿色栽培与综合利用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葡萄园监测系统研究》;湖南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南方无花果“双膜一网”设施优质栽培与加工利用技术研究》等。[9]

映天湖映天湖

文化传统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7月,该校图书馆藏书总量110余万册[1]

截至2021年5月,订有中国知网基础科学等十大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平台、超星“汇雅”电子书平台、超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超星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CNKI全球学术快报、超星学习通等电子资源。订有纸质报纸、期刊近1000种。[10]

  • 学术期刊

《职教与经济研究》《职教与经济研究》《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系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有“职教论坛”、“经济纵横”、“教育教学”、“应用技术研究” 、“德育在线”、“文学与语言”等栏目,并适时开设专栏。[11]

现任领导

校徽释义:

其一:象一只展翅飞翔的鸟,一方面喻意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另一方面喻意“天高任鸟飞”;

其二:象一只手,体现学院院的办学宗旨“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其三:手中的绿叶既喻指学院对学生的培育与爱护,又表示希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时形状为拼音字母“Z”,体现“职业”特征;

其四:图案上方的十颗星星,既喻意桃李满天下,又有和谐、完美之意。图案下方的数字“1979”,是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之一娄底供销学院的创办时间;

其五:内圈底色为天蓝色,是学院的基本色,象征飞鸟在蓝天自由飞翔。主体图案是银色,有“银领”之意,指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是高技能人才。整个图案体现出“和谐娄职、特色娄职”的理念。[3]校徽校徽

  • 学院校训

学以致用 自强不息[3]

释义: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语出《周易系辞》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意思是:透彻理解《周易》的义理,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是为了应用。在中国思想传统上,“学以致用”观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较早地培养了中国传统士人的家国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参与观念,使传统士子较多务实精神,较少浮泛、不切实际的玄想。

针对高职学院来说,“学以致用”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定位的精炼表达。“产学结合”、“订单培养”彰显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对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学以致用”的“学”,既是知识技能之学,又是理想道德之学;“学以致用”的“用”,既是知识技能之用,又是理想道德之用。同时,“学以致用”的“学”,还是有用之学,能用之学,是勤奋好学之学,是讲究方法之学;“学以致用”的“用”,是学了能用,学了会用,是敢于运用之用,是善于运用之用。在这里,崇德尚能,强调勤学善用,学用相长;学无止境,用无止境。“学以致用”,意既在训导学生,也在勉励教师:教师之学、之教都在致用。这就要求所有的教和学都要以是否致用为标准,使教与学的过程和内容更接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使培养的学生能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实现“零距离”就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3]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体运行,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君子以天道为榜样,激励着自己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

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拼搏向上,艰苦奋斗,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强不息,不仅是民族的精神,也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只有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才能笑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才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勇敢向前。只有每一个人都继承并发扬这种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才会汇成巨大的民族精神的潮流,推动的民族再度走向繁荣和富强,这个古老民族的再度振兴才会最终出现。

当代大学生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顺境,不自傲,不自满,不得意忘形;面对困顿,不绝望,不自卑,不放弃。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才能成为社会的脊梁。勇于担当,永不言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尤其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高职院校学生,更要有一种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神,不攀附屈从,不妄自菲薄,增强心理承受力,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去实现壮美的人生理想。[3]

  • 学院校歌

校歌歌谱校歌歌谱踏着青春的节拍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来了。我们是共和国未来的脊梁, 我们来了。我们是共和国的未来脊梁。 吮吸,吮吸,知识的甘露; 积蓄,积蓄,创业的力量。吮吸,吮吸,知识的甘露; 积蓄,积蓄,创业的力量。学以致用,自强不息。学以致用,自强不息。播撒勤奋的种子,铸就银铃的荣光; 播撒勤奋的种子,铸就银铃的荣光,银铃的荣光!

踏着青春的节拍迎着初升的太阳, 我们来了。我们是共和国未来的脊梁, 我们来了。我们是共和国的未来脊梁。 用青春承载,承载青春的理想。展翅,展翅,四面八方。 用青春承载,承载青春的理想。 展翅,展翅,四面八方。学以致用,自强不息。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永远的辉煌;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永远的辉煌, 永远的辉煌![3]

校区环境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朱忠义

院长

张征澜

党委副书记

王健龙

党委委员、副院长

金建雄、游新娥、申晓伟、欧芳

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副院长

周志和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左学

曾任领导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朱忠义

资料来源:2021年1月11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官网[2]

学院荣誉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朱忠义

院长

张征澜

党委副书记

王健龙

党委委员、副院长

金建雄、游新娥、申晓伟、欧芳

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副院长

周志和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左学

报考条件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创办于2001年8月。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万人,校园占地面积900余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1]

娄底位于湖南中部,毗邻长株潭地区,系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湘黔、洛湛铁路、沪昆高铁、沪昆高速、二广高速、长韶娄高速、娄怀高速贯通全市,乘高铁到省会长沙仅40分钟,乘火车可达湖南任一市州,交通十分便利。学院位于娄底市中心城区,校园环境优雅舒适,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1]

词条图册

2021年7月,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党支部被授予“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2年1月,拟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12]

2022年3月30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实训基地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3]

2022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荣获“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14]

学院获得荣誉

☆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

☆湖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

☆湖南省智能制造稳就业公共实训基地

☆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湖南省对外劳务特色培训基地

☆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院

☆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

☆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认证培训基地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

☆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湖南省高校易班建设先进单位

☆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教育部“1+X”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质省级基地

☆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院

☆湖南省文明高等学院

☆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单位

☆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优秀单位

☆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湖南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

☆湖南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

☆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资料来源[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