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

中文名 中信银行
外文名 CHINACITICBANK
官网 www.citicbank.com
成立时间 1987年4月20日
注册资金 4893479.657300万人民币
主要领导 方合英(董事长)
总部地点 北京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中信银行中信银行(3)1984年底,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董事长荣毅仁先生向中央专函要求在中信公司系统下成立一个银行,全面经营外汇银行业务。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先成立银行部,扩大经营外汇银行业务,为成立银行作好准备工作。

1985年4月,中信公司在原来财务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银行部,进一步扩展了对外融资、外汇交易、发放贷款、国际结算、融资租赁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银行业务。在银行部建立的两年时间里,得到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业务进展较快,通过办理人民币及外汇存款、贷款、进出口开证、国际租赁、有价证券及外汇买卖、外币兑换等业务,积累了一定经验,已初步具备了成立银行的条件。

1986年5月底,中信公司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将中信公司银行部改组成中信实业银行。

1987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成立中信实业银行。中信银行中信银行

1987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中信实业银行。总行设在北京。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任中信银行名誉董事长。

198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信银行为中信公司所属的国营综合性银行,是中信公司的子公司,独立法人。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国内外可设立分支机构,经营已批准的银行业务。

1987年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中信实业银行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1987年4月14日,中信公司董事长、中信实业银行名誉董事长荣毅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信公司原银行部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改为“中信实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于4月份开始营业。

1987年4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中信实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范围。

1987年4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中信实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

1987年4月2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中信实业银行工商营业执照。

1987年5月17日,新华社发布中信实业银行开业新闻。

1987年9月16日,中信银行在北京的国际大厦举行正式开业招待会。

1988年8月14日,中信银行首次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3000万元。

1989年4月,中信银行在国内首家同时开通路透社和美联社信息系统开展国际金融交易业务。

1991年10月30日,中信银行代表中信公司在日本东京第一次发行浮动利率日圆债券。

1992年3月,中信银行在国内首家开展速汇即付业务。同年5月,中信银行在国内设立第一台外汇自动取款机。

1993年7月,中信银行代理中信公司与财政部签订了1993年第2期国库券(非实物)承购包销协议,承销金额1.5亿元人民币,并首批取得了财政部认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

1993年7月29日,中信银行代理中信公司在美国纽约发行了2.5亿美元的扬基债券。这是自1911年以来,中国企业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发行的公募债券。

1994年3月9日,中信银行与美国运通公司合作开展速汇即付业务,是在国内首家开展此项业务的银行。

截止1994年,中信银行是中国唯一开展承销国外债券的金融机构。当时,已参加承销承销国外债券23笔,承销量达3.86亿美元。

1994年12月,中信银行代理中信公司向日本金融机构发行商业票据,成功筹措5000万美元和50亿日元贷款,这是中国企业以自己的信誉第一次在国外发行商业票据。

1995年11月,中信银行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共同担任了承销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亿美元小龙债的主干事,开创了中国金融机构参与承销外国公司债并担任主干事的先例。

1996年1月,中信银行作为首批会员参加全国统一同业拆借交易系统,第一个交易日即以迅速、准确的操作完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6月,中信银行在广州成功地推出了中国第一家全柜员制,实行面对面服务,并率先开办私人理财等商业银行新业务,专门为大额存款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1998年3月,中信银行与美国驻华大使馆签定了《中信银行代收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费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信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沈阳地区的分支机构代理美国使馆收取签证申请费。此项业务的开展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本行是国内独家开展此种业务的银行。

1998年6月,中信银行作为唯一被钓鱼台国宾馆邀请的商业银行参加了美国总统克林顿一行来访期间的接待工作。中信银行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规范化的服务标准、热情周到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赢得了“鼎力相助,服务一流”的赞誉和锦旗。

1999年,中信银行正式推出中信借记卡,实现了全国通、全行通、银联通,一卡多户、一卡多能、一卡多用。“理财宝” 以其复合式智能理财的优越性备受市场青睐,并被国家工商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注册商标,成为金融服务领域的第一个注册商标。

2000年,中信银行推出中信贷记卡,这是融信用授信、取款、转账、消费于一体的多功能银行卡,先消费,后还款,赋予持卡人真正的银行信用,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2000年7月,中信银行作为国内首家通过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认证的银行,正式开通网上银行服务。

2000年10月28日,长沙市湘财城市信用社变更为中信实业银行长沙分行。胡罡担任副行长,主持全面工作[10]

2001年,中信银行协助中信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一笔总额为人民币35亿元的10年期债券。这是本行首次作为主承销商承销的第一笔债券。

中信银行中信银行2001年7月和9月,在中信银行的积极倡议下,国内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业务、资金、信息、管理、人才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精诚合作和优势互补上达成共识,共同签署了《长沙宣言》和《苏州协议》。

2001年7月,中信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按照第一资本进行的排名中,位居全球最大的银行排名第318位。在著名国际咨询公司穆迪的“财务实力评级”中,中信银行荣获国内商业银行最高评级。

2002年1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向中信银行颁发商标注册证书,确认中信银行“理财宝”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可的注册商标,核定的服务项目范围包括信用卡发放、信用卡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

2002年2月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被中央金融工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国金融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02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按一级资本排序排出了全球最大的1000家银行,中信银行列第291位,首次进入全球银行300强。

2002年11月28日,IBM总包中信控股公司、中信银行统一信息平台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此项合作标志着本行成为中国首家整体引进国际先进核心业务系统,实现软硬兼备的完整数据大集中的银行,同时该项目也是IBM在中国最大的服务项目之一。

2003年7月,中信银行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最新排名中平均资本利润率位居国内各银行之首。

2003年10月6日,“2003中信家家乐——帕拉丁幸福之旅”活动胜利闭幕。

2003年11月25日,总行营业部国际业务贸易项下收付汇量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2003年12月8日,中信银行在京举行中信STAR信用卡新闻发布会,王军董事长将首张中信STAR白金卡发给了新浪网总裁兼CEO汪延先生。

2004年4月1日,银监会批复同意中信实业银行增资至140亿元。

2004年12月,中信集团公司向中信实业银行拨付资本金25亿元人民币。

2005年3月25日,银监会批准中信实业银行增资至177.9亿元。

2005年11月25日,中信实业银行正式更名为中信银行。

2005年底,中信集团公司向中信银行拨付资本金86亿人民币。

2005 年7 月,英国《银行家》杂志按一级资本排序排出的全球最大的1000 家银行中中信银行名列第200 位,进入了全球银行200 强。同时中信银行在中国商业银行排名中位居第七位。

2006年1月,中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该刊物评选的2005年度中国十大金融人物,中信银行陈小宪行长入选。

2006年3月,由中国《银行家》杂志对国内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排名,中信银行在参评的13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位居第四位。

2006年6月,国际金融界的权威杂志英国《The Banker》在京首度发布了“中国银行业100强”排行榜,中信银行以其2005年末的业绩位列中国银行业第七位,同时在资产排名、最新平均资本利润率排名中亦位列第七,最新实际利润增长率排名位居所有上榜银行的第二位。

2006年6月,中信银行获得ASIAN BANKER主办的 “2006年度亚洲零售金融服务卓越奖” “战略及执行卓越奖”。

2006年6月,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FCI年会上,中信银行被评选为最佳出口保理商服务质量进步奖,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FCI奖项的银行。

2006年6月,中信信用卡客服中心荣获由中国信息协会、亚洲客户服务协会、广东省信息协会、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共同主办,中国最佳客户服务评选组委会具体承办的“2005-2006中国最佳客户服务评选活动”之“中国最佳客户服务中心奖”。

2006年6月,中信银行“出国全程通”金融产品获得由《经济观察报》和香港管理专业协会联合举办的“2005-*2006年度中国杰出营销奖”银奖。

2006年7月,英国《The Banker》杂志中“世界1000家银行”的最新排行榜中,中信银行一级资本排名再度提升12位,从2005年的200位升至188位,同时总资产排名也由152位升至134位。

2006年8月,中信银行被亚洲货币(“AsiaMoney 2006 FX POLL”)评为中国地区最佳外汇交易服务银行,这是外汇交易服务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一项评奖。

2006年9月,在“首届上海陆家嘴金融文化节暨第三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2006年会”上,陈小宪行长获“2006年中国十佳金融新锐人物”奖,同时中信银行亦获“2006中国十佳金融成长机构”奖。

2007年1月,经中国政府批准,中信银行整体改制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2月31日依法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将完整承继中信银行的资产、负债、机构、业务等,并将继续从事原经营范围和业务许可文件上批准/核准的业务。中信银行已有的营业机构、商号、商标和咨询服务电话等保持不变,由股份公司继续使用,各项业务照常进行。

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在沪港两地交易所同步上市。是继工行后又一家A+H同步同价上市的内地银行,也是A股市场上第九只银行股。

2008年9月中信信用卡客服中心荣膺2008年中国区唯一一家 “全球最佳呼叫中心”。标志着我行信用卡客服中心已跻身全球优秀呼叫中心前列。

2008年11月12日,由和讯网主办的“2008和讯银行卡发展与营销论坛暨中国信用卡测评发布会”在京举行,中信银行信用卡在此次测评中荣获“最佳发卡银行奖”,并同时获得“白金卡奖”、“金卡奖”两项单项奖,成为此次测评的大赢家。

2009年1月12日,中信银行荣获“第五届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十大影响力品牌”。

2009年1月30日,陈小宪行长出席中国与西班牙在金融、航空、能源、电信等领域合作签字仪式。

2009年1月31日,中信银行荣获《高尔夫周刊》“年度对高尔夫影响最大品牌”奖。

2009年2月,陈小宪行长连续第四次当选年度“中国十大金融人物”。

2009年2月,中信银行荣获2008年度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优秀交易成员”等称号。

2009年2月,中信银行首入英国《银行家》杂志品牌价值百强。

2009年2月12日,中信银行荣获“中国最具人气房地产金融信贷机构”奖。

2009年2月18日,中信银行成功推出多银行资金管理系统。

2009年2月28日,中信银行在“2008中国金融营销奖”颁奖典礼上喜获“最佳企业社会责任奖”等四项荣誉。

2009年3月03日,中信银行私人银行深圳分中心隆重开业。

2009年3月05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荣获VISA国际卡组织“2008年度卓越经营奖”。

2009年3月12日,中信银行与铁道部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09年3月15日,中信银行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08年度银行间外汇市场7项大奖。

2009年3月17日,中信银行荣获第二届中国理财总评榜四项大奖。

2009年4月,中信国航知音信用卡荣获“金融产品十佳奖”。

2009年4月09日,中信银行新一代现金管理服务平台成功上线。

2009年4月15日,中信银行在2008年监管评级中位居前列。

2009年4月18日,中信银行荣获《证券时报》最佳投资银行奖。

2009年5月,2008年中信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完整性在同类别银行中排名第一。

2009年5月,中信银行与中信集团及集团一全资子公司签订股份收购协议,同意以135.63亿港元现金对价收购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70.32%股权。

2009年6月01日,中信银行西安异地灾备中心机房正式启用。

2009年6月03日,中信银行个人网银5.2版本正式上线。

2009年6月25日,中信银行首推出国金融专属借记卡“回卡”。

2012年8月7日,在陈小宪执掌中信银行八年后,中信银行将迎来其新的掌门,建行执行董事、副行长朱小黄将出任新的行长,对朱小黄的任命很快将宣布。

2013年荣获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焦点中国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品牌500强。

2014年3月11日,中信银行联合支付宝首发100万张网络信用卡[11]

2015年,将推出中国首个跨境人民币支付平台[12]

2015年11月,中信银行与百度合作,共同设立直销银行,该直销银行拟定名称为“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方为中信银行和福建百度博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暂定20亿元人民币,拟由中信银行绝对控股。

2015年11月18日,百度与中信集团在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百度与中信集团旗下中信银行发起设立百信银行。这是中国首家由互联网公司与传统银行深度合作、强强联合发起的直销银行,标志着百度在金融服务这个容量最大、最具增长潜力的垂直服务领域迈开了里程碑式的一大步。百信银行的设立在中国银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具有标志性意义,开创了“互联网+金融”的全新模式[13]

2015年12月1日起,中信银行客户迎来“网银转账全免费”时代。该行宣布,即日起正式推出个人网银境内转账全免费的惠民服务,所有该行客户通过个人网银办理境内转账业务,包括异地和跨行转账均享受“0”手续费的优惠[14]

2017年4月13日,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信银行副行长兼财务总监方合英表示,今年中信银行将有更多资源向个人信贷业务倾斜,将保持个人住房贷款的合理增长,大力发展以房地产抵押和信用数据为风控核心的贷款业务[15]

2018年10月14日,中信银行联合腾讯云推出手机银行智能语音服务产品,帮助视障用户体验无障碍移动金融服务[16]

2019年6月21日,中信银行伦敦分行开业仪式在英国伦敦举行[17]

2020年1月26日中信银行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5000万元,用于武汉、湖北乃至全国范围内肺炎疫情防控、肺炎病情救治和医护人员保护[18]

2022年3月24日晚间,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中信银行发挥集团协同优势,全面打造“新零售”体系,实现信用卡业务的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其中,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亿张,率先成为“亿级”股份制发卡行;交易量、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不良贷款量、率双降,资产质量提升,盈利能力双位数增长,与国内经济平稳发展、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节奏同频共振。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132.39万张,较上年末增长9.40%;信用卡贷款余额5,277.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5.10亿元;信用卡交易量27,801.35亿元,同比增长14.05%,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591.28亿元[19]

2022年4月22日,基于中信银行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的正式上线。同期,中信银行“绿·信·汇”低碳生态平台正式启动[20]

2023年,中信银行已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21]

主要业务

中信银行向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托管业务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向个人客户提供零售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出国金融、电子银行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企业、机构及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22]

组织文化

文化理念

企业愿景:建设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尊严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

经营理念:以客为尊”,秉承“平安中信、合规经营、科技立行、服务实体、市场导向、创造价值[22]

企业标识

品牌诠释:诚信 尊贵 稳健 发展

中信银行中信银行(3)标识源自中国印。印的第一含义喻示诚信,中国印在中国古时称为玺,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是中华数千年文化博大、精深的结晶,体现中国人的智慧、积极向上的追求。印的主色调为红色,也代表上涨、增长、发展。

组织机构

分支机构

信银国际

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23]

机构领导

董事会

方合英: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9][5]

曹国强:非执行董事

刘成: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行长[6]

黄芳:非执行董事

王彦康:非执行董事

何操:独立非执行董事

钱军:独立非执行董事

廖子彬:独立非执行董事[24]

陈丽华:独立非执行董事[25]

监事会

魏国斌:外部监事

孙祁祥:外部监事

刘国岭:外部监事

李蓉:股东代表监事

程晋升:职工代表监事

陈潘武:职工代表监事,监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

曾玉芳:职工代表监事,监事会监督委员会委员[26][27]

高级管理

刘成: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行长[6]

胡罡:党委委员、副行长、风险总监

谢志斌:党委委员、副行长

肖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吕天贵:党委委员、副行长

陆金根:业务总监

张青: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

刘红华:业务总监[28]

人员编制

本行已成为一家总资产规模超8.5万亿元、员工人数超6万名,具有强大综合实力和品牌竞争力的金融集团[1]

所获荣誉

所得荣誉

时间 得奖
2019年8月5日 获2018〜2019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29]
2020年7月 中银协表彰2019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百佳评估获奖名单中,中信银行荣获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成效奖[30]
2021年10月 被评估认定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31]
2022年9月9日 入选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32]
2022年11月 入选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机构名单[33]

所得排名

时间 得奖
2019年8月5日 获2018〜2019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29]
2020年7月 中银协表彰2019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百佳评估获奖名单中,中信银行荣获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成效奖[30]
2021年10月 被评估认定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31]
2022年9月9日 入选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32]
2022年11月 入选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机构名单[33]

争议事件

2019年12月12日,《汇桔网·2019胡润品牌榜》发布,中信银行以300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57,上榜2019金融品牌价值全国排名第17[34]

2019年12月,中信银行在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企业)指数100榜单中排名第59位[35]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发布,中信银行排名第140。

2020年2月,2020年度“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发布,中信银行排名第21位[36]

2020年3月9日,2019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发布,中中信银行排名第11位[37]

2020年5月,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113[38]

2021年1月2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胡润品牌榜》,中信银行以230亿元人民币品牌价值排名第84[39]

2021年5月,中信银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第128名[40]

2022年5月12日,中信银行位列福布斯2022全球企业2000强第148名[41]

2022年7月,中信银行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升至19位[42]

企业业绩

2019年1月11日消息,宁波银监局近日公布关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存在违规办理代发工资业务的行为。宁波银监局决定对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罚款人民币20万元。

2021年2月5日,中信银行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被罚2890万元,此外,14名相关责任人一并收到央行的罚单[43]

2021年3月11日,山西银保监局公布了一张银行业罚单,中信银行太原分行因违规提供兜底承诺,被处以600万元罚款[44]

2021年3月19日,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罚单,中信银行因池子控诉控诉其擅自泄露个人流水事件被处罚单450万元[45]

2021年11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福建百度博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度”)与中信银行新设合营企业违反《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基于调查情况和评估结论,决定对中信银行罚款50万元,系顶格处罚。该罚单被行业视为银行业反垄断第一案[46]

2023年12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行政处罚显示,因涉及56项违法违规事实,对中信银行总行罚款15242.5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62.59万元,对分支机构罚款6770万元;罚没合计22475.18万元 。对此,中信银行表示,此次处罚所涉问题均发生在2019年及以前年度,该行已根据监管意见,全部完成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本次行政处罚的决定,与前期司法机关对时任行长孙德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依法判决,都充分体现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该行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坚定执行。中信银行表示,将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坚持依法合规、诚实守信、稳健审慎、守正创新的经营理念,坚守风险底线,筑牢内控防线,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努力当好维护金融稳定的主力军,为国家金融、经济安全与发展作出中信贡献[47]

2024年1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2023年12月29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被处罚款40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一、部分重要信息系统应认定未认定,相关系统未建灾备或灾难恢复能力不符合监管要求;二、同城数据中心长期存在基础设施风险隐患未得到整改;三、对外包数据中心的准入前尽职调查和日常管理不符合监管要求,部分数据中心存在风险隐患;四、数据中心机房演练流于形式,部分演练为虚假演练,实际未开展;五、数据中心重大变更事项未向监管部门报告;六、运营中断事件报告不符合监管要求[48]

企业投资

2020年3月26日,中信银行发布年报,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875.84亿元,同比增长13.79%;净利为480.15亿元,同比增长7.87%。基本每股收益0.95元。公司拟每10股现金分红2.39元[49]

2020年4月23日,中信银行披露一季报,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15.09亿元,同比增长8.65%;净利润144.53亿元,同比增长9.36%;每股收益0.3元。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80%,比上年末上升0.15个百分点[50]

2021年3月25日,中信银行公布的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947.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489.80亿元,较上年增长2.01%[51]

2021年8月25日,中信银行披露了2021年半年报。公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5.92亿元,同比增长3.51%;实现归属于中银银行股东的净利润290.31亿元,同比增长了13.66%,旗下百信银行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04亿元[52]

2021年10月28日晚,中信银行披露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27.25亿元,同比增长11.85%;前三季度净利润417.56亿元,同比增长13.1%[53]

2022年3月,中信银行披露了2021年年报,报告显示,2021年实现营收2045.57亿元,同比增长5.05%;净利润556.4亿元,同比增长13.6%[54]

2022年10月27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1604.26亿元,同比增长3.37%;归母净利润471.03亿元,同比增长12.81%。其中,第三季度营收520.32亿元,同比增长4.89%;归母净利润145.79亿元,同比增长14.57%[55]

2023年8月24日,中信银行公告,上半年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60.67亿元,同比增长10.89%;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5%,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15%,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61.74亿元,营收同比下降2.05%[56]

2023年10月26日,中信银行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2.28亿元,同比下滑2.62%;归母净利润514.33亿元,同比上涨9.19%[57]

2024年3月,中信银行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058.96亿元,同比下降2.6%;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70.16亿元,同比增长7.91%;基本每股收益1.27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56元(含税)。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18%,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7.59%,比上年末上升6.4个百分点[8]

战略合作

2020年4月,投资第四范式的总额达2.3亿美元C+轮融资[58]

词条图册

2020年6月,中信银行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本次签约,中信银行将与中信集团成员单位共同为宁德时代及上下游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全面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59]

2020年8月14日,百信银行、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和苏宁金融三方联合,成功落地苏宁生态供应链项目并完成首笔放款,该项目落地有助于为生态内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动力和活力[60]

2020年9月3日,格力集团与小米集团、中信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约定在产业基金、金融服务、产业投资、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6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