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尔德·贝兰克梵

劳尔德·贝兰克梵

中文名 劳尔德·贝兰克梵
外文名 LloydBlankfein
出生地 纽约布鲁克斯区
出生日期 1954年9月20日
职务 高盛集团CEO兼董事长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6岁时贝兰克梵成功申请哈佛大学并获得奖学金入校学习。

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

1978年获得哈佛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8年大学毕业他找到了一份税务律师的工作。

1981年贝兰克梵从税务律师的岗位脱离出来,进入一个鲜为人知的商品贸易公司J.Aron工作,成为一名业务员。从一名普通业务员到一名金牌销售员,贝兰克梵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在短暂的时间内看到了自己生命宽度的快速拓展。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让年轻的布兰克费恩更加意气风发。但是他没有想到,不久J.Aron因为总体颓势无法扭转被高盛并购。就这样贝兰克梵连同J.Aron都变成了高盛的一部分。

劳尔德·贝兰克梵劳尔德·贝兰克梵被纳入高盛体系下J.Aron公司的业务有待调整和恢复,贝兰克梵在这一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司业务扩展到咖啡、金属贸易、原油、外汇交易等多个领域。

到20世纪90年代初J.Aron所创利润已经占到高盛财团总利润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J.Aron在高盛内部成为了一个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地方。伴随着J.Aron的崛起和快速发展的还有贝兰克梵,他在这期间的表现越来越受到高盛高层的重视。贝兰克梵当初的目标达到了,在高盛他不仅站稳了脚跟,还为自己日后的跃升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贝兰克梵所掌管的高盛的支柱部门——固定收益商品部创造了高达1270万美元的收益,而当时高盛董事长兼CEO的亨利·鲍尔森所负责部门产生的收益也不过只有960万美元。一时间贝兰克梵的名字变得响亮厚重起来。

劳尔德·贝兰克梵劳尔德·贝兰克梵1997年,高盛将J.Aron与其固定收益业务合并,建立了固定收益商品部(简称FICC),贝兰克梵被任命为这部分业务的主管。

贝兰克梵的领导大大增强了FICC的交易能力,且使其保持着快速恒定的增长态势, FICC的收入从1999年28.6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55.9亿美元。

2003年初,贝兰克梵成为高盛上市后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进入公司董事会的员工。

2003年12月,贝兰克梵成为高盛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2003年第四季度,FICC的收入达到11亿美元,约为高盛集团同期净收入的1/4。

劳尔德·贝兰克梵劳尔德·贝兰克梵2006年6月,高盛董事会宣布,任命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贝兰克梵为新任CEO兼董事长。2006年因为带领高盛继续乘风快速前进,贝兰克梵本人再获丰厚回报,年终奖高达5340万美元,也创下了华尔街投资银行年终奖金的新纪录。

2007年,贝兰克梵从高盛拿到6790万美元的收入,包括268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4110万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分红,从而成为去年华尔街最阔气的“打工仔”。与此同时,2007年《财富》全球25位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贝兰克梵排在苹果集团的乔布斯和新闻集团的默多克之后,高居榜单第三。

人物评价

2007年当美林、花旗、摩根等金融巨头纷纷被卷入次级信贷危机而苦不堪言时,高盛集团却在贝兰克梵的带领下显得平定和超然,在其他金融巨头焦头烂额之际,贝兰克梵却从这场危机中敏锐地发现了机会,看空美国次级房贷相关资产担保证券,及时采取逆向投资手法使高盛集团骄人盈利。贝兰克梵善于洞察机会且长于风险控制的才智折服业界,因此他被誉为“华尔街最聪明的CEO”。事实上的确如此,贝兰克梵的睿智、博学和对贸易的深刻洞察让他显然与其他身怀绝技的华尔街巨头们截然不同。劳尔德·贝兰克梵劳尔德·贝兰克梵

“贝兰克梵懂得如何冒险和规避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他所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很多公司想仿效高盛但是他们既没有高盛所创建的文化,也没有风险管理的专长,还缺乏对高层房地产资本市场的洞悉,”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Citadel投资集团的高管肯尼斯·C·格里芬如是评价。的确,贝兰克梵对风险的洞察和缓解能力让他能够不贸然行事,而是恰到好处扮演者2007这场金融风险中华尔街高级管理人士的角色。

当华尔街依然不断铸造钱币力劝公司企业进行并购并把他们带入公众视野时,真实货币也就是那些数目惊人的钱币却被用作贸易和投资的资本投放在那些高集成全球性的产品和十年前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战略规划上。那些涉及如此复杂领域的金融机构们在保证自己的底线的基础上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在运行着,业务甚至延及世界上很偏远的角落。但是没有一个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能出高盛之右,这也使得高盛在过去的五年里完成了一次自我重塑,把高盛从以咨询为中心转变为能够更加控制风险吸纳更多交易的公司,这包括私人股权投资,资产交易,同时还利用公司本身的资本使复杂的客户交易方式过程简便化。

高盛的这场转变,贝兰克梵充当了总设计师的角色。他表示这样做的促动力是因为1999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废止,这种萧条时期的法令禁止公司同时提供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服务。它的废止保护了如高盛这样小型咨询公司的核心业务使得高盛不需要像花旗这些金融巨头进行借贷。在这场转变中高盛的股东们、员工以及客户们都获得了高收益的回报。2006年高盛集团为员工开出的工资、红利和津贴总额达到165亿美元,平均每名员工收入超过62万美元。 2007年高盛全体员工的薪资与红利总额增加23%,达到202亿。

人物事件

2010年4月27日 因次贷危机中的不透明衍生品交易问题,高盛集团CEO贝兰克梵接受美国国会听证会的质询。

荣誉记录

2021年4月,劳尔德·贝兰克梵以11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524名。[1]

2022年4月,劳尔德·贝兰克梵以11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448名。[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