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江苏
民族:汉
宗教信仰:无
学历:法国博士
学位:法国博士
毕业学校: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西方历史文化系
现有技术职称:法语语言文学教授、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国际问题研究
行政职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兼任职务: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
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比较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作家协会外委会副主任
1. 《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
2. “Camps de concentration nazi au miroir de la littérature d’atrocité”( “从法国暴行文学看纳粹集中营”),博士论文,599页,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通过答辩,1995年由法国里尔第三大翻印发行。
3. 《简明法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4. 《法语TCF试题精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5. 《法语TEF仿真题精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6. 《法语听力入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5月。
7. 《法国国情阅读》(中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8. 《法语》(江苏省职称教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9. 《法语阅读理解·娱乐卷》(与许钧合作主编,本人排名第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月。
10. 《法语笔译实务》(3级),外文出版社,2005年4月。
11. 《法语听写450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4月。
12. 《法语心灵鸡汤·生活的艺术》,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月。
13. 《法语心灵鸡汤·枯叶的天堂》,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月。
14. 《法语阅读理解·科学卷》(与许钧合作主编,本人排名第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3月。
15. 《法语阅读理解·艺术卷》(与张兆中合作编著,本人排名第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9月。
16. 《法语阅读理解·经济卷》(与许钧合作主编,本人排名第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9月。
17. 《法语阅读理解·法律卷》(与许钧合作主编,本人排名第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9月。
18. 《法语阅读理解·文学卷》(与凌玲合作编著,本人排名第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
19. 《法语阅读理解·体育卷》(与张群合作编著,本人排名第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
20. 《法语阅读理解·文化卷》(与许钧合作主编,本人排名第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
21. 《西方文化史》(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22. 《彩虹之邦新南非》(参著),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6月。
23. “20世纪法国喜剧的演变及其背后”,《译林》2012·2月号。
24. “非洲孔子学院的挑战与机遇”,《“走非洲,求发展”非洲论坛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25. “浅析刚果(金)的传统社会结构极其传统文化”,《非洲考察汇报暨非洲农业和农村发展论文集》,2011年12月。
26. “丰富灿烂的,马里文化”《非洲考察汇报暨非洲农业和农村发展论文集》,2011年12月。
27. “走近南非传统文化”,《非洲考察汇报暨非洲农业和农村发展论文集》,2011年12月。
28. “尼日利亚文化面面观”,《非洲考察汇报暨非洲农业和农村发展论文集》,2011年12月。
29. “中非合作框架下文化身份的认同”,《非洲考察汇报暨非洲农业和农村发展论文集》,2011年12月。
30. “法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及其思考”,《第二届走非洲、求发展论坛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31. “法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及其思考”,《文化视角下欧盟成员国研究:法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
32. Signes rituels du théâtre chinois traditionel « opéra Kun », in Degrés, 2011
33.Simone de Beauvoir et son audace, inMéthode et pratique, réflexions sur l’enseignement du français, Globe Presse, 2011.
34. 《经典的诞生-〈追忆似水年华〉文学批评研究》序,外文出版社,2011年8月。
35. “地图比领土更有趣”,《外国文学动态》,2011年第2期。
36. 刘成富:“文学体裁变奏曲-观照法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新视角”,《跨文化对话》第25辑,2011年8月。
37. “玛丽·恩迪耶的非洲情节”,《外国文学动态》2010年第2期。
38. “法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及其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第5期。
39. “中国近10年来的法国文学研究”《东北亚法国文学:挑战与机遇”》,高丽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40. 《非洲孔子学院的挑战与机遇》,2010.11
41. “南非纪行”,《南京大学报》,2010年12月20日。
42. “我校“大学生创新项目”结出硕果,外院本科生王加走上翻译家之路”,《南京大学报》,2010年12月20日
43. “纪念何如先生”,《南京大学报》2009年11月20日。
44. “喧宾夺主的文学评论—20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文坛现象研究”,《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8年,原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
45. “法国文学与哲学合流现象之思考”,《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1期。
46. “穆勒法:法国新一代童话大师”,《文艺报》2008年6月7日。
47. 《红色巴西》中译本序,译林出版社,2007年12月。
48. “达尔富尔危机与北京奥运会”,《首届“走非洲,求发展”论谈论文集》,2007年6月。
49. “浅谈非洲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首届“走非洲,求发展”论谈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50. “法国女权主义作家波伏瓦再认识”,《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术年会成果荟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
51. “从法国海外文学看黑人世界”,《新时期中非发展关系与前景》,中国非洲问题研究所,国家经济合作杂志社,2006年9月。
52. “喧宾夺主的文学评论—20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文坛现象研究”,《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
53. 论萨特文学创作的"互文性",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2期。原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四期。
54. “深刻的思考 系统的探索 -《翻译论》评介”,《外国语》2004年第5期。
55. “法国文坛华人文学的崛起 -以戴思杰、山飒为例”,《译林》2004年第6期。
56. “塞奇·布鲁梭罗:无与伦比的故事大王”,《西格里德与隐秘的世界》,接力出版社,2004年7月。
57. “短篇阅读:和长篇扳手腕”(访谈),《天津青年》,2004年10月31日。
58. “从获奖作品看法国文学走向”,《评论》2004年第1期。
59. “热内·夏尔:歌唱生活的夜鹰”,《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
60. “文字游戏的背后:对世界末日的思考——论雷蒙·格诺文学创作的风格和主题”,《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61. “试论萨特文学创作的‘互文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四期。
62. “文学文体变奏曲-现当代法国文学的一个新视角”,《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原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63. “《布莱西特的情人》获龚古尔前后”《译林》2004年第2期。
64. “文字游戏的背后:对世界末日的思考——论雷蒙·格诺文学创作的风格和主题”,《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5. “访法随感”,《南京大学报》2004年2月20日。
66. “塞林文学风格研究”,《国外文学》2003年第3期。
67. “从纳粹集中营带回来的话-评当代著名美国犹太作家埃利·维埃泽尔的文学创作”,《外国文艺》,2003年第6期。
68. “文学文体变奏曲-现当代法国文学的一个新视角”,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69. “塞林:创造口语文学奇迹的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70. “杜拉斯:追求绝对爱情的人”,《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
71. “由情节过渡到了‘横切面’—现代派文学诗性特征的另一个视角”(论文),《外语研究》2003 年第2期。
72. “《游荡的影子》游出了文学桂冠”(论文),《译林》2003年第二期。
73. “对话、交流与建设:评《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74. “论20世纪反文学,以普鲁斯特、罗布格里、尤乃斯库,索莱尔斯为例”,《贵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75. “米歇尔·福柯对雷蒙·鲁塞尔的解读”(论文),《法国研究》2002年第2期
76. “译界确实需要对话—评《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外语与外语研究》2002年第12期。
77. “信息”与“意义”的关系,(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五期。
78. “吕芬的《红色巴西》及其它”(论文),《译林》2002年第四期。
79. “荒诞性背后的严肃性—对尤奈斯库戏剧风格的再认识”(论文),原载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转载于《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摘要》。
80. “法国作家索莱尔斯与文本写作”(论文),原载《法国研究》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81. “乔治·巴塔耶:文学与哲学结合的典范”(论文),《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2期。
82. “论中国文化对20世纪法国文学的影响”(论文),《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83. “荒诞性背后的严肃性—对尤奈斯库戏剧风格的再认识”(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84. “法国作家索莱尔斯与文本写作”(论文),《法国研究》,2001年第2期。
85. “试论普鲁斯特的文学创作”(论文),《扬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86. “不是现实主义,胜似现实主义”(论文),《外语研究》,2001年第4期。
87. “论圣·琼·佩斯笔下的中国文化参照”(论文),《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88. “马尔罗笔下的跨文化价值”(论文),《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99’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出版社,阿尔德瓦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89. “走近安托南·阿尔托”(论文),《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
90. “观照过去,影响未来--试论米歇尔·布托的创作风格与艺术观”(论文),《国外文学》,2001年第2期。
91. “德里达究竟解构了什么?”(论文),《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92. “来自地狱的声音—试论萨缪尔·贝克特创作主题与风格”(论文),《译林》,2001年第5期。
93. “试论娜塔丽·萨洛特在心理描写上的新突破”(论文),《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94. “普鲁斯特创作风格的再认识”(论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95. “试论克罗德·西蒙的意识流小说”(论文),《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96. “译界确实需要对话---兼评《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2001年5月。
97. “试论米歇尔·布托尔的文学创作”(论文),《新疆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98.Derrière la Révolution Chinoise. Réflxions sur les Conquérants et la condition humaine d’André Malraux, inLes écrivains français du 20 siécle et la Chine, Artois Presses Université, 2001.
99. “浅谈亨利·米肖的诗歌创作风格”(论文),《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00.“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宣读于“全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2001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1年8月,南京大学。
101.“论法国当代现代派文学的诗性价值”(论文),宣读于江苏省“新世纪中外文学研究与展望研讨会”,徐州师范大学,2001年11月。
102.“用现时的瞬间体验来反映漂浮的世界----介绍法国作家阿兰·罗伯-葛里叶”(论文),《译林》,2000年第6期。
103.“试论克罗德·莫里亚克的反文学理论与实践”(论文),《法国研究》,2000年第2期。
104.“由社会语言向内心语言的转换—论罗兰·巴特的文学语言观”(论文),《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05.“把一生献给了‘怀疑的时代’---简论法国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论文),《当代外国文学》,2000年第4期。
106.“论文化差别”,宣读于第二届中法跨文化研究会,收入《企业与传播》文集,广州外语外贸大学,2000年6月。
107.“法国作家克罗德·莫里亚克与反文学”,宣读于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会“20世纪外国文学回顾研讨会”,2000年11月,江苏南通师范学院。
108.“法国海外文学概观”(论文),《译林》,1999年第5期。
109.“屈辱走向尊严—评马尔罗的《征服者》和《人的命运》”(论文),《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辑,1999年第36卷增刊。
110.“从一句翻译实例谈再创作”(论文),《译林书评》第11期,1998年11月。
111.“加拿大与移民政策”,宣读于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学术年会,1998年6月,山东威海。
112.“埃利·维埃泽尔与纳粹集中营”,宣读于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20世纪法国文学回顾研讨会”,1997年7月,江西井冈山。
113.“历史的证词—评韦科尔的《海的沉默》”(论文),《当代外国文学》,1996年第4期。
114.“集中营中的对立:‘我们’与‘他们’”(论文),《法国研究》,武汉大学法国研究所,1996年第2期。
115.“法国当代集中营文学”(论文),《译林》,1996年第3期。
116. “论跨文化企业中的文化差异”(修订版论文),《企业与传播》,开利益出版社(Maison d’éditions Quaille),2001年9月。
117.“1995---法国旅游业又一个丰收年”(论文),《中国旅游报》,1995年2月27日。
118.“论跨文化企业中的文化差异---从翻译所使用的媒介语言的局限性说起”(论文),《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第4期。入选中宣部重点管理的中央级报纸《中国改革报》编撰的《中国21 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集。
119.“法国园林的文化内涵”(论文),《中国旅游报》,1996年8月3日。
120.“新南非面临严峻的挑战”(论文),《江苏外事》,1996年第5期。
121.“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动力—记南非最大的支柱产业—制造业”(论文),《国际经贸消息》,1996年4月18日。
122.“南非矿业的社会经济效应”(2)(论文,合写),《国际经贸消息》,1995年12月21日。
123.“南非矿业的社会经济效应”(1)(论文,合写),《国际经贸消息》,1995年12月28日。
124.“位居世界榜首的法国旅游业”(论文),《江苏外事》,1996年第2 期。
125.“新南非面临的挑战”(论文,合写),《迈向21世纪的非洲》,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1995年12月。
126.“南非城市边缘棚屋区透视”(论文,合写),《迈向21世纪的非洲》,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1995年12月。
127.“记忆缺失的悖论”,《跨文化对话》第28辑,2011年7月。
128.“对话与面对面交流的挑战,永远在宁夏”,《跨文化对话》27辑,2011年5月。
129.《逆流河》,《读者》,2008年第14期。
130.《逆流河》,《读者》,2008年第14期。
131.“作者简介”、“目录”,《跨文化对话》第15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
132.《最后的王国》(摘译),《译林》2003年第2期。
133.“作者简介”、“目录”,《跨文化对话》第14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
134.“作者简介”、“目录”,《跨文化对话》第13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
135.“作者简介”、“目录”,《跨文化对话》第12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
136.“作者简介”、“目录”,《跨文化对话》第11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
137.“作者简介”、“目录”,《跨文化对话》第10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138.“作者简介”、“目录”,《跨文化对话》第9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139.“作者简介”、“目录”,《跨文化对话》第8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5月。
140.“中国人的眼光以及绿蒂、谢阁兰和莱热之所见”,《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99’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出版社,阿尔德瓦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141.“寻求沟通的语言”(译文,合译),《跨文化对话》,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5月。
142.“更新人类文化学研究方法,重估中国文化传统对人的认识”(译文),《跨文化对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10月。
143.“法国的生物伦理与生物法”(译文),《跨文化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10月。
144.“世界杯:教头无归路”(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5月13日。
145.“普氏:要做大国的绊脚石”(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5月3日。
146.“肯佩斯:阿根廷对荣誉如饥似渴”(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月6日。
147.“斯托依奇科夫的最新企图”(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4月2日。
148.“佩雷拉:我们瞄准8分之一的决赛”(译文),《体育时报》,1998月29日。
149.“喀麦隆:先把奥地利拿下”(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4月15日
150.“感受世界杯”(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6月3日。
151.“野心:米亚托维奇泄露天机”(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4月15日。
152.“怀疑射向克林斯曼”(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4月15日。
153.“环球奇境”(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4月15日。
154.“电话风暴”(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5月20日。
155.“法国电视奏响序曲”(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4月15日
156.“比耶克:到法国谱写新篇章”(译文),《体育时报》,1998年5月20日。
157.《主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
158.《斯汤达》(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159.《卡尔·马克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160.《找死专卖店》,凤凰出版社,2010年1月。
161.《路易十四的情敌》,凤凰出版社,2010年1月。
162.《克莱尔的私人生活》,凤凰出版社,2010年1月。
163.《萨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164.《陀思妥耶夫斯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165.《马尔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166.《叔本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
167.《逆流河·托梅克》(他版),接力出版社,2008年3月。
168.《逆流河·汉娜》(她版),接力出版社,2008年3月。
169.《沙龙传》,译林出版社,2007年5月。
170.《20世纪哲学于哲学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
171.《汉娜·阿伦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172.《大雨大雨一直下》(与解华合译,本人排名第一)接力出版社,2006年4月。
173. 《科学的社会用途》(与张艳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74. 《一般艺术》
175.《害羞的小幽灵》,接力出版社,2005年7月。
176.《小狗放一屁》,接力出版社,2005年7月。
177.《淘气的小怪兽》,接力出版社,2005年7月。
178.《黑猫鲁鲁》,接力出版社,2005年8月。
179.《自由奔跑的小野马》,接力出版社,2005年8月
180.《章鱼的眼睛》(与陈寒合译),接力出版社,2004年7月。
181.《食墙的白蚁》(与陈寒合译),接力出版社,2004年7月。
182.《迷幻变奏曲》(剧本,与张群合译),载于《外国文艺》2004年第3期。
183.《军事谋略》(与张群、凌玲合译),陆军指挥学院,2003年6月。
184.《海军军事训练法》(与焦宏丽、张燕合译),海军指挥学院,2003年6月。
185.《科学》(译著、与张群合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
186.《家》(译著、与凌玲合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
187.《消费社会》(译著,与全志钢合译),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188.《陆军合同战术学基础》(译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
189.《江苏投资者之友》(译著),江苏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年4月。
190.《摩托化步兵旅对野战阵地防御之敌战斗》(译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
191.《摩托化步兵旅野战阵地防御战斗》(译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1月。
192.《高科技与现代局部战争》(译著,与邱健合译),陆军指挥学院,1998年8月。
193.《现代城市人民防空》(译著),陆军指挥学院,1999年8月。
194.《高科技条件下的作战指挥》(译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195.《军用文书写作》(译著,合译),陆军指挥学院,2000年12月。
196.《作战表图》(译著,合译),陆军指挥学院,2000年12月。
197.《作战计算》(译著,合译),陆军指挥学院,2000年12月。
198.《参谋业务》(译著,合译),陆军指挥学院,2000年12月。
199.《摩托化步兵旅江河防御战斗》(译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1月。
200.《摩托化步兵营对野战阵地防御之敌进攻战斗》(译著,合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
201.《科学的种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202.《天文-孩子们的游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203.《中国国情简编》(审定),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1月。
1. 2001年,“法国‘新小说‘研究’”获全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系列论文优秀奖。
2. 2001年 “20世纪法国现代派文学研究” 获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
3. 2003年“新世纪法语高级口译人才的培养”项目获得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4. 《中西文化思想》于2002年度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群。
5. “20世纪法国文学”2003年、2006年获南京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6. “20世纪外国文学”获江苏省第二届“方正思奥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三等奖。
7. 2003-2004年度获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科研一等奖。
8. 2003-2004年度获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一等奖。
9. “20世纪外国文学”光盘获得中央电教馆第八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2004年12月。
10. “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新世纪法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2004年江苏省高等教学成果奖。
11. “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法语),获南京大学2004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2. 2004-2005年度获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科研一等奖。
13. 2004-2005年度获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科研一等奖。
14. 2005-2006年度获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科研一等奖。
15. 2006-2007年度获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科教学一等奖。
16. 2006-2007年度获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科研一等奖。
17. 《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获江苏省高校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6年12月。
18.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9. 2007年被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20. 《法语阅读理解》教材于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江苏省教育厅2007年12月。
21. 主持的项目“国际交流创新型法语人才培养”获南京大学2007年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2. 2010年9月获得南京大学“石林奖教金”。
23.2011年“20世纪哲学与哲学家”获江苏省人文社科三等奖。2011.3
与国际会议
1.2010年5月11日,刘成富教授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了题为“法国文学纵横”的讲座。
2.2010年9月7日,刘成富教授应江苏省组织部的邀请,为江苏赴法考察学习的干部做了一场有关“法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讲座。
3.2010年9月28日,刘成富教授应南京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南京大学团委的邀请,与历史系胡阿祥教授、法国文学评论家Michel Verne在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题为“月是故乡明-中西文化中关于‘家’的意象”的讲座。
4.2010年9月27日、29日,刘成富教授应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学生会的邀请,分别做了有关“法国文化”、“法国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的讲座。
5.2010年9月9-10日,参加在南京大学举行的国际研讨会“全球化语境下的中韩当代文学交流与互动”。
6.2010年10月24-27日,参加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在苏州大学举办的“法语专业高年级教学”研讨会。
7.2010年11月16-24日,参加外交部在南非组织的“纪念中非合作论坛10周年研讨会”,发表论文:“非洲孔子学院的现状与思考”。
8.2010年12月2日,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学术报告“法国经典文学之思考”。
9.2010年12月9-12日,参加在高丽大学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东北亚法国文学:挑战与机遇”,发表论文:“中国近10年来的法国文学研究”。
10. 2011年9月17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学院举办讲座:“法语与法国文化”。
11. 2011年8月9-17日,赴南非参加美国杜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联合举办的国际会议“中非合作与公共外交”,宣读论文“文化身份与中非合作”。
12. 2011年8月9日-9月9日,赴南非、刚果(金)、刚果(布)、加蓬、马里执行外交部农业与乡村发展考察任务。
13. 2011年9月28-10月2日,赴东京参加亚洲大学国际研讨会“身份、民主和全球化”,宣读论文“后殖民主义文学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14. 2011年10月24-25日,在南京大学高研院参加南京-阿尔多瓦论坛,宣读论文“文化身份与法国现当代文学”。
15. 参加南京大学-阿尔多瓦大学论坛“法国理论”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法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16. 2011年11月20日为泰州干部培训班做了一场“法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报告。
17. 2011年11月30-12月4日赴云南大学参加教育部外指委法语分会和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联席会议暨“新世纪法语人才培养”研讨会。
18. 2011年12月9日,参加在南京大学举办的“非洲考察汇报会暨非洲农业和农村发展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走近南非文化”。
19. 2012年2月18日应邀赴如东中学参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并作大会报告“西方文化与非洲”
1.与里昂第三大学教授联合指导博士生黄小彦的论文。
2.与巴黎第七Julia Christva教授联合指导博士生段慧敏的论文。
3.与巴黎第四大学Jean-François Louette教授联合指导博士生徐梦瑶的论文。
与教改项目
1. 1996年教育部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法国历史文化研究”。
2. 合作承担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罗兰·巴特研究”(参与),成果形式:“系列论文”。
3. 承担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国‘新小说’研究”,该项目获全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系列论文优秀奖。
4. 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
5.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教改项目“20世纪外国文学”(主要合作者),2001年,成果形式:“光盘”。
6. “20世纪法国文学现象研究”,2002年南京大学人文社科项目。
7. “新世纪法语高级口译人才的培养”,合作主持2003年苏省高校教改重点项目。
8. 横向项目“外语教学研究”。
9. 主持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基金项目子项目:“法语水平测试电子题库的建设”。
10. 主持2005-2008年江苏省高校教改重点项目“外语人才国际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11. 主持南京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学创新基地特别项目《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子项目:《现当代法国文学研究》。
12. 南京大学“985”二期资助项目研究生核心课程《当代法国文学》。
13. 担任国家人事部项目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培训教材之《法语笔译实务(三级)》主编。
14.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从当代法国文学看文化身份认同”。
15. 主持“法语教学与研究”。
16. 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项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创新研讨会”。
17. 主持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人才管理中心)“法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8.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身份与现当代法国文学”。
19. 主持南京大学课程教改学项目“新生研讨课”。
20. 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项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创新研讨会”。2009年。
21.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子项目“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文学研究”。
22. 主持2011年南京大学教改项目“拔尖外语人才国际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22.外交部非洲考察项目“农业与乡村发展”,2011年。
23.参与江苏省教改项目“多元化‘拔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