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校风 开放、信誉、和谐、文明
中文名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校训 求实创新,知行至善
学风 尊师、守纪、勤学、实践
学校类型 理工类
官网 http://www.sxjdxy.org/
创办时间 1958年
录取批次 专科批
高职专业 47个
主管部门 山西省教育厅
知名校友 张秋利、张培华、许荣民
简称 山西机电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58年太原工学院(附属机械工业学校)创建。

1973年太原工学院(附属机械工业学校)改建为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

2002年山西机械工业学校升格为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6]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0个教学系部,开设47个专业(含专业方向)[1][7]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3D打印方向)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化工装备技术

数控工程系

数控技术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床再制造技术方向)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方向)

工业机器人技术

电气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矿山机电技术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

汽车工程系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汽车营销与服务

新能源汽车技术

材料工程系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金属材料质量检测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

经贸管理系

市场营销

连锁经营管理

电子商务

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8]

专业设置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数控工程系、电子电气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信息与管理工程系、材料工程系、基础部、思政部、产学研合作部等“五系三部”,开设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15个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9]

数控工程系

数控工程系现主要开设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三个专业。

数控技术专业创建于1986年,同年建立了华北地区首家数控技术培训中心(现数控技术实训中心)。2000年开始招收专科生并成为全国机械行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2003年成为教育部数控技术应用类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单位。2004年该专业成为山西省教学改革试点建设专业。2006年数控实训中心被评为山西省示范实训基地,《数控加工与编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20年的发展进程中,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数控人才,遍布省内外各大、中型企业,他们大多数已成为企业的骨干,为山西省数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从1998年开始设置,该专业面向现代模具制造企业以及大中型企业,以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毕业生主要从事一般冲压件、塑料件的工艺编制及模具设计、制造。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该专业面向制造业,培养从事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调试和维护维修的生产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数控工程系现有专职教师19人。专职教师中硕士和在读硕士12人;中、高级以上职称9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6人,其中1人为高级考评员,2人具有技师资格证书,8人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2人具有工程师职称,“双师型”教师占70%以上;2006年1名教师被评为山西省高职高专“教学名师”,3名教师被评为山西省高职高专“双师型优秀教师”

毕业生素质高,连续参加两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在山西赛区选拔赛中夺冠,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别举行的第一届、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学生先后两次获得山西赛区团体第一,5个工种团体第一、1个工种团体第三、4个个人第一、3个个人第二、2个个人第三,两次大赛共有9名学生代表山西参加全国大赛,1人获得第10名,5人进入前20名,我院获得: 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两次大赛中,共有10名毕业生,分别代表平阳机械厂等企业参赛,其中5名入选山西省职工组代表队参加了全国决赛。在2008年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产品部件的数控编程、加工与装配”和“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两个项目竞赛中,共取得两个第一、一个第二和一个第四的优异成绩。

数控实训中心现有数控加工实训室、数控原理实验室、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室、CAD/CAM实训室、模具应用实验室、模具拆装与测绘实验室,均可同时容纳40名学生进行实验或训练。实训中心配有加工中心、数控车削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注塑机床等数控机床16台,总价值700余万元;省内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有太原重型机械集团、中信重型机械集团等100多个。

数控技术(学制三年)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CAD/CAM软件应用,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

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制三年)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模具行业从事各种模具的设计、装配及模具数控加工等工作。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学制三年)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工作;数控设备的操作及维护工作;CAD/CAM软件应用工作;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

汽车工程系

汽车维修专业创建于1997年,2004年成立汽车工程系。现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二个专业,在校生600余人。2004年4月被国家教育部等6部委确定为“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汽车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26人,中高级职称占70%以上,20名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9名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2名教师获山西省高职高专“双师型”优秀教师,并长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担任本系实训指导教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6人,其中1人为高级考评员。

汽车工程系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建有汽车电工电子实验室、汽车电器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发动机实训室等实践教学场所,拥有帕萨特1.8T电控发动机实验台、自动变速器实验台、ABS实验台、安全气囊实验台、汽车防盗实验台等先进的教学实验实训设备,拥有汽车示波器、汽车电脑诊断仪、尾气分析仪、电子仪表校正仪等先进的汽车维修检测仪器,价值二百万元。建有50多个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如:太原汇港、大昌丰田、大同必高、榆次大众、长治广本、晶通别克等多个4S特约服务站。

多年来,汽车工程系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汽车后市场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2006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指定为唯一招收汽车专业士官的院校。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汽车维修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从事汽车检测、维修和技术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分析和解决汽车维修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一般技术问题的技能,具有再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自我终身发展和进一步提高的综合素质基础,以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求。

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修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汽车制造维修企业1~2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维修、检测企业、汽车使用和汽车贸易企业,技术服务与汽车工艺规程的实施工作,从事汽车修理,车间生产和技术管理、汽车售后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汽车后市场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管理及应用性人才。

专业技术能力:掌握现代营销技术和现代汽车结构、性能及使用维护知识,具有汽车后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预测能力;从事汽车及零配件的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汽车销售前台接待的能力;具有二手车估价与交易、车辆保险理赔的能力。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汽车销售公司、汽车专营店、汽车特许经销店、汽车授权销售公司、汽车配件销售公司、汽车保险公司、汽车租赁公司、汽车维修企业等。从事整车销售、配件供应与管理、公司业务接待、信息反馈、汽车市场调查及分析预测、营销策划、汽车出租、汽车精品、二手车估价与交易、车辆保险理赔等工作。

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所属专业在我院办学历史最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教学理念先进。现有专业教师34人,中高级职称占90%以上,25名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为适应新的职业教育形势,全系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与企业工程实践锻炼,十余位教师攻读硕士或硕研毕业。同时,我系长期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实训和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本系将秉承优良传统,严谨治学,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努力开拓,不断追求创新,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就业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有较大发展,办学特色鲜明。

机械工程系主要培养适应装备制造业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现开设四个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四个专业,在校生1500余人,其骨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被列为山西省教学改革试点建设专业。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教授、副教授职称及硕士学位拥有者比例居学院其他专业前列,大多具有双师型素质。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呈现出令人欣喜、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学生就业形势喜人。

我系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在校内外建有金工实验室、控制实训室、CAD设计室、机械拆装实训室、机械制造实训中心、材料成型实训中心等实践教学场所,拥有先进的生产训练设备价值近千万元,并将陆续投入资金用于扩建及改造实训设施。同时我系还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教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积极承担学校和社会课题,并建有80多个实习、科研及就业基地。多年来,机械工程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生产、技术、管理一线的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在金属材料成型及过程控制等领域,能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技术能力:具有各类热加工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成型与控制、塑性成型与控制、焊接成型与控制等必需的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领域内从事材料与工艺设计、加工制造、应用研究、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

师资力量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3D打印方向)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化工装备技术

数控工程系

数控技术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床再制造技术方向)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方向)

工业机器人技术

电气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矿山机电技术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

汽车工程系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汽车营销与服务

新能源汽车技术

材料工程系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金属材料质量检测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

经贸管理系

市场营销

连锁经营管理

电子商务

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8]

教学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副教授及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28.74%、“双师型”教师占90.29%,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电气自动化技术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有省级劳模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1人、“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卓越贡献人物”1人、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3人、“双师型”优秀教师16人、山西省劳动模范1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三晋技术能手”23人、山西省“三晋英才”9人、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1]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18年)

山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数控技术应用教学团队、电气自动化教学团队

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张亚军、常海平、裴炳文

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翟肖墨、李粉霞、赵军、牛志斌、崔树平、张亚军、张广红、王龙义、韩静国、李锋刚、师素文、郭学会、宋志平、闫波、李潞生、赵亮、董海涛、薛玉荣[10]

合作交流

质量工程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5个专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建设专业群建设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3个专业为全国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等3个专业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骨干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等3个专业为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等7个专业为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智能焊接技术等4个专业为山西省特色专业;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3门;建有8大专业实训中心142个实训室、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

国家级骨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9]

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市场营销

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山西省特色建设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山西省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

山西省精品课程:机械CAD/CAM、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与应用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

教学成果

2020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院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2项,学院还获得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比赛全国一等奖;全国首届“华航唯实杯”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第六届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健美操锦标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专业课程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11项、最佳设计奖1项;第二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11]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12]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24项,其中特等奖5项;在国家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20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35项,山西省一等奖93项,连续5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机床装调及技术改造”项目国家一等奖,大赛获奖全国排名第46位[1][13]

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高职数控专业‘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3]

学术研究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高职数控专业‘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3]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与吉利集团、中国重汽大同齿轮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室建设。与泰国万开技术学院、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泰国山西机电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取得留学生招收资质,承担了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来自赞比亚、刚果(金)等20多名外籍员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育训任务。 

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

文化传统

2019年,学院《基于磨料流加工技术转子零件去毛刺工艺研究》等2个项目申报立项为2019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质量诊断分析》等5个课题申报立项为2019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纵向课题到款50余万元。技术服务到款100余万元,2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获得授权[13]

学校领导

馆藏资源

根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各类藏书51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7.5万册,电子图书13.6万册;期刊590余种,报刊100余种[14]

校区环境

校徽

校徽总体外形设计为双层圆形,寓意团结、同心、严谨、规范。外层圆由中英文组成校名,内层主体造型以拼音“S”、“J”及“闪电图形为设计元素,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形成含蓄、动感、飘逸、简洁的整体造型,包含了学院所在省份及机、电为主的专业特点,同时也是手拉手的造型,寓意学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主题造型颜色选用红色,象征前途光明;内层圆的“V”形曲线似打开的书本,下方的绿色色块是成长的嫩芽寓意学院发展,蓝色色块似参天大树,寓意人才的培养。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校旗

校旗采用舒同体字“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置于旗面正中位置。旗面为红、绿两色,红色旗面使用白色舒同体字校名,绿色旗面使用红色舒同体字校名,寓意学院有着无限的活力。 

校训

求实创新,知行至善 

学校荣誉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邸峰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宋志平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海增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葆宏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军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广红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粉霞

报考条件

学院座落于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古称“上党从来天下脊”的历史名城长治市,由主校区、东湖校区、易通环能“厂中校”和长治高新区科技工业园“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组成,占地面积35.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1亿元。学院建有8大专业实训中心142个实训室、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000多万元[1]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4)

词条图册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先后获得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山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单位、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山西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具有招收国际留学生资质以及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建设团队[1]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15]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的“模范单位”。

山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的“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也是全省唯一连续两次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

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单位。

山西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

山西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山西省“五星级教职工代表大会”荣获单位。

山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

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

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山西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考点”;“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等10个工种的国家级职业技能培训点和鉴定站。

山西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1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