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古栈道全长近60公里。瞿塘峡段从奉节县草堂河口东岸起,至巫山县大溪对岸的状元堆山,长约10公里;巫峡段从巫山县对岸起,至川鄂两省交界处的青莲溪止,长30公里;其余则零星分布在西陵峡中。栈道包括道路、石桥、铁链、石栏等,高出江面数十米。过去,每至洪水季节,川江便禁航,三峡人民依绝壁一锤一凿,开凿三峡栈道,才使三峡的交通得到改善。随着长江航运的发展,这些栈道退出了历史舞台。三峡工程蓄水后,大部分古栈道将因水位抬高而长眠江中。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全长 420公里。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贬到巴蜀地带做汉王,就是沿子午道返回汉中。途中他听张良的主意,烧了走后的栈道,以防止项羽南侵,又可使项羽不疑心刘邦北上。子午道的沿途有蔡伦墓祠和张骞纪念馆。
褒斜道,南口在汉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县的斜谷,通称褒斜谷,全长470公里。栈道南端叫小石门,北端叫大石门。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汉武帝大加修凿褒斜道250公里,从而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盛况。当时开凿山石不是用铁器或火药,而是原始的“火焚水激”法。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雅士的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1971年修建石门水库,17万方主要石刻移入汉中博物馆保存。
金牛道,又叫蜀栈,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北起陕南勉县,南至四川巴中大剑关口。此道川北广元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诗人李白赞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这一段。
陈仓道,北起宝鸡的陈仓,南到汉中勉县。
古栈道又称阁道,位于广元城北25公里朝天镇南北的明月峡和清风峡中,濒嘉陵江东岸峭壁上,是古代四川一陕西之间开凿的水栈遗迹,朝天关山险水急,其北为清风峡,下行为明月峡,在两峡的峭壁上可见上、中、下三排石洞,在中排孔洞插以木枋作为梁架,上铺木板为路,下排石孔插以撑木,支撑中层梁架,上排石孔插以木枋,搭遮雨板。两处栈道保存完好,山景秀丽,大可饱览古代蜀道"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的风光。
史载,秦惠王欲伐蜀愁蜀道险阴,诈称秦国愿送"金牛"和美女给蜀王。蜀王贪财好色,命王丁力士开设栈道,秦便乘机命司马错、张仪伐蜀,蜀遂亡。可见古栈道始凿于先秦,《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历代续有修葺。今阁道已废,但岩壁上洞孔犹存。洞分上中下三层排列,中层孔洞用作插木桩,上铺木板以作行道;下层作支撑孔眼;上层用以搭篷蔽雨。每个洞孔约30厘米见方,深50厘米左右。远观栈道,宛如凌空廊阁,故又有云阁之称。游人观览此处,可领略到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描写的壮丽景象。 翠云廊 翠云廊在川陕公路两侧,古柏夹道,青苍一色,素有"蜀道奇观"之称。这些古柏,大可合抱,形如苍烟,或背负悬岩,或耸立山头,或在路旁,形成一条绿荫覆盖的"翡翠长廊"。
中国历史中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故事说的是:刘邦取汉中后于公元前206年按大将韩信的计谋,派少数人修栈道,以转移镇守关中西部雍王章邯的注意力,暗地里沿着西边艰险的陈仓道(即秦栈),北出大散关,攻占了陈仓城,进军咸阳。
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川陕之间的栈道始建于战国时代,拓展于秦汉两代.由于古代战火焚烧和2000年的蚀毁,古栈道留下斑斑痕迹,引人今人的感叹。
古代的蜀道中,90%的主体在汉中境内。主要有:
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全长 420公里。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贬到巴蜀地带做汉王,就是沿子午道返回汉中。途中他听张良的主意,烧了走后的栈道,以防止项羽南侵,又可使项羽不疑心刘邦北上。子午道的沿途有东汉发明造纸的蔡伦墓地和西汉出使西域使者张骞的墓地。
褒斜道,南口在汉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县的斜谷,通称褒斜谷全长470公里。栈道南端叫小石门,北端叫大石门,两个石门通长16.3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当时开凿山石不是用铁器或火药,而是原始的“火焚水激”法,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栈道。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不士的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1971年石门所在地因修水库,有17万方主要石刻移入汉中博物馆保存。
金牛道,又叫蜀栈,金牛道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北起陕南勉县,南至四川巴中大剑关口。此道川北广元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诗人李白赞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这一段。
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米仓道全长250公里,绕山越岭,攀行其间,如腾云驾雾。
党骆道,北从西安周至开始,翻越秦岭,至汉中洋县。
陈仓道,北起宝鸡的陈仓,南到汉中勉县。
连云道,北从宝鸡凤县,南到汉中的褒城。
祁山道,北从甘肃天水,南到汉中。
荔枝道,从汉中西乡县出发,翻巴山,到汉中镇巴县(定远厅),再到四川万源。
石门栈道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全长235公里,是古代沟通南北的军事要冲。人们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见其险要了。又称“褒斜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栈道,始建于春秋而兴盛于西汉隋唐。它北起关中眉县斜峪关,经太白过秦岭穿越石门,出褒峪关入汉中,全程约500余华里。据传其盛时“五里一阁、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共修有各类建筑6000余座。
明月峡先秦古栈道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嘉陵江谷口,最险处莫过于朝天明月峡的“嘉陵云栈” 。嘉陵云栈乃在两峰对峙的峡谷悬崖绝壁处凿石打孔,穿木为粱,横梁立柱,架阁作栈。 栈道凌踞于湍流之上,出没于云雾之中,故称“云栈” 。明月峡先秦古栈道是迄今全国所有栈道中,地理位置最险要、形制结构最科学、保存最完好、最具古栈道风貌的一处。
长空栈道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山腰,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被喻为“华山第一天险”。
与其他栈道不同的是,鬼谷栈道全线既不在悬崖之巅,也不在悬崖之侧,而是全线都立于万丈悬崖的中间,给人以与悬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觉。凭空伸出的玻璃眺望台有4-5米,从玻璃台可以看见下面,让人望而生畏。
麦积山石窟多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由崖阁、摩崖龛、山楼、走廊、小洞组成,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洞窟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
笔架山十里悬空栈道堪称井冈山一绝,可将五百里井冈山尽收眼底。栈道依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而建造,随山势而旋转,一侧是千尺奇峰,悬崖绝壁,一侧是深谷涧壑,万丈深渊,险要处仅可容身。
青云栈道拥有“绝壁览胜”一大景观,位于海拔1700米处,全长3100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行走其上,有平步青云之感。悬空的栈道横亘于悬崖峭壁上,如盘云的游龙。崖壁上,迎客松及各类灌木点缀左右,形态万千,是最受游客喜爱的景致。
悬空栈道如带子般缠绕在岩石上,在此可观太姥山山海相连的壮美景观。如果清晨登山,雾气还未散去,人走在悬空栈道上犹如踩在云端。
南江大峡谷两岸山峰险峻,只剩头顶那一线青天。上千米的悬空栈道在眼前左右晃动着,栈道在几座铁索桥的连接下,时左时右摇晃,盘绕在南江两岸悬崖绝壁上。颤颤巍巍地走在曲折栈道上,每迈一步都显得艰难。低头是湍急的流水,大有山雨欲来之势,浪打浪的急流在脚下奔走。这看似摇摇欲坠的栈道让整个人晕乎乎的,好在有惊无险。
此栈道在山西省宁武城西70公里处涔山乡张家崖村西的翔凤山上,在峡谷阳面的悬崖绝壁中间,此栈道的特点是:一条栈道能将悬棺、悬空寺(仙人洞)、龙王庙、大石门天堑连串起来,一会儿踏木栈,一会儿钻石洞,一会儿过吊桥,既有欣赏悬桥时的惊奇肃穆,又有朝拜寺庙时的虔诚凝重,还有观赏林海时的心旷神怡,更有颤过吊桥时的胆战心惊。
古栈道其实是一部活的中国历史,方方面面都浩如烟海,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有目的寻访,会大有收获。沿途估计众多,有心者会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