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码头

黄浦江码头

中文名称 黄浦江码头
地址 上海
目录导航

清朝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商宝顺洋行建造宝顺码头,长121英尺(36.9米),为上海第一个轮船码头。咸丰十一年,美商旗昌洋行建造旗昌码头,长70英尺(21.4米)。同治三年(1864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重建虹口码头,由驳船码头改为轮船码头。

同治五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的大型远洋轮船“鸭加门”号首次停泊虹口码头,自此,外贸进出口中心从外滩移到虹口沿江地带。同治九年,境内沿江依次建有汇源、怡和、旗记、伯维船坞、顺泰、海津关、同孚、虹口、耶松船坞、耶松船厂、宝顺、仁记等十几个外商码头和船厂。

19世纪70年代初,境内出现专门经营码头业务的码头公司,其中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在境内拥有顺泰、老宁波、虹口、同孚等码头。

19世纪70年代后,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组成,突破轮船码头均为外商把持的局面。同治十三年,招商局收购虹口兆丰路(今高阳路)东侧的耶松旧码头,改建成为招商局北栈码头,同年购进耶松老船坞。清光绪三年又收购旗记码头,把两处连接组成招商局中栈码头。北栈、中栈因吃水较深,经常停靠远洋轮船。

抗日期间

日军抢占中国码头,接管外商码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分别由外商和招商局收回,日商码头由中国政府接收,分配给有关部门管理、经营。

1948年境内码头状况表

码头名称 经营单位
黄浦码头 中央信托局
杨树浦码头(原大阪码头) 中国进出口公司借予美军使用
汇山码头 中国进出口公司借予美军使用
华顺码头(老宁波码头) 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
招商局第一码头(公平路码头) 国营招商局
公和祥码头 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
顺泰码头 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
马勒码头 英商租与民生轮船公司使用
招商局第二码头(外虹桥码头) 国营招商局
招商局第六码头(三菱码头) 国营招商局(借予海军使用)

解放以后

码头名称 经营单位
黄浦码头 中央信托局
杨树浦码头(原大阪码头) 中国进出口公司借予美军使用
汇山码头 中国进出口公司借予美军使用
华顺码头(老宁波码头) 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
招商局第一码头(公平路码头) 国营招商局
公和祥码头 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
顺泰码头 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
马勒码头 英商租与民生轮船公司使用
招商局第二码头(外虹桥码头) 国营招商局
招商局第六码头(三菱码头) 国营招商局(借予海军使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